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 觉海之光 》 [复制链接]

61#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修身八则




光阴不惜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


酒色赌博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官行贿赂致罪悔,富不俭用贫时悔


不孝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




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空了 在 2006-7-13 18:52:55 编辑过」
TOP
62#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治家格言



记住家和万事兴


无须终日口不停


知足常乐家和睦


诸事共商莫相争


自尊自爱同相敬


心里不要藏阴影


福不奢淫贫守节


免丢廉耻败名声


教养子女养品德


儿女对你更尊敬


人人都能照此做


自然福至家门中




[MP=400,50]http://media1.91vc.com/Space/2006/06/19/fqyy_02/1513846_20060627225349.mp3[/MP]



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空了 在 2006-8-30 20:04:41 编辑过」
TOP
63#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悟的人生




能吃亏的人是有福的人


能施舍的人是富贵的人


富贵人不占便宜


占便宜的是穷人


怨人的人是恶人


聪明的人不生气


爱生气的人是愚人


富贵的人不发脾气


爱发脾气的人是贱人


能容忍的人是快乐的人


能爱人的人是幸福的人


看破放下是有智慧的人


不做恶事是明白因果的人


能修身立德是长寿的人


爱骂街的人是没福的人


爱打人的人是断命的人


**嫖娼来世不是人


能学佛的人是有觉悟的人


能念阿弥陀佛的人是有福慧的人




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空了 在 2006-7-22 19:09:23 编辑过」
TOP
64#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慧海慈航——供奉佛菩萨像的意义(图)



  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内涵是教育性多于宗教性的。高层次的宗教强调人与神的关系,低层次的宗教强调人与鬼的关系。但是佛教并不强调人与神鬼的关系,佛教强调人对自心的了解与净化。佛教不否认有神鬼的领域,神鬼与人一 样,都是不圆满的;佛教强调不论人也好,神鬼也好,最重要的还是不断的净化提升,臻至圆满。这种达至圆满(自觉、觉他、觉满)的境界,我们称为佛。所以“佛”这个字,也是“人”字旁,即强调凡夫就是成佛的起步。


  所以佛教最不赞成迷信(“迷”刚好是“觉”的相反,“佛”这个字即指觉)。


  但是,有很多人都说佛教迷信。他们说:“佛寺中都供奉佛像,菩萨像,那还不算是迷信吗?”


  佛寺中供奉佛像有两个意义:第一是纪念、感恩的意义。佛弟子们为了表示感谢佛陀圆满的教育,所以立像以示纪念,感恩。假如说立像供养就是迷信,那么,在家中摆设祖先的照片,早晚鞠躬或供奉鲜花水果,也算是迷信吗?那么在皮包夹内放着自己亲友家人的照片,以作纪念安慰,也算是迷信吗?林肯纪念堂中供奉林肯总统坐像,也算是迷信吗?假如真的有求这个纸像、木像或水泥像产生保佑作用的话,那就的确有迷信成份了。但那是因为观念上走错了,所以成为迷信。立像供奉本身的意义并不是迷信的。


  供奉佛菩萨像的另一个意义,是更有教育价值的,就是——见贤思齐。所谓“见贤思齐”就是看见佛菩萨的形像,便对佛或诸位菩萨的慈悲、智能及大愿生起一种敬佩之心,并鼓励自己也应该跟随着这些好榜样,净化自已的习气恶业,使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诸佛菩萨一样,以智能与慈悲去帮助众生,贡献社会大众,使大家过着快乐和平的生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比较用威力去命令或用眼前利益去吸引更来得有教育价值。


  至于佛案上供奉花、果、水、香等供品,都各有其教育的意义,(佛案前是不宜用鸡鸭等杀生物品作供奉的)我会借着这短短的篇幅,继续为大家说明。希望大家(包括佛教徒)不要产生迷信的见解,同时,也不要辜负佛陀智信的教育。



TOP
65#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供具的教育意义】http://www.dfg.hk/gb/zjjy/2/ffcs-4.htm




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象水一样的清净、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佛菩萨不闻、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再者,「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教育。



[wmv]http://tgbbs.hndt.com/banzou/清净法身佛.mp3[/wmv]

TOP
66#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在我们的世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有行善的,必然就会有行恶的,放生有放生的善报,捕杀有捕杀的恶果,这里各自都有不同的因缘在其中,不是随意可以改变的,惟独用我们的真诚心,好好修行,诵经念佛给他们回向,包括给捕杀者回向,依此培养我们的平等心和慈悲心,希望将来众生得到好的转机,相互解除冤仇,有缘与佛,离苦得乐。
  在放生的过程中,被放生的动物得到了皈依,深深的种下了佛的种子,无论被捉于否,都成为了佛的弟子,待到机缘成熟时,来世会成为学佛修行者,将来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腿成佛。当然,我们应存一颗众生不被捕杀的心,希望它们远离危险苦难,只有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了成就,众生才能更有希望的脱离苦海,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坚持不懈的修行,就会得到圆满的结果!祝福所有的众生!阿弥陀佛!



TOP
67#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放生仪规/P>

洗于佛前置杨枝、水盂,捻香、燃灯,种种供养。然后以慈悲心,视所放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观已,默念想云:一心奉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降临道场,加持此水,其大功勋,沾洒所放众生,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
◎一、香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唱、念皆可)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三称、三拜
◎二、持咒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称
大悲咒
   一...三遍 心经 一遍
   自始至此、大众同念。此下至念弥陀圣号之前、皆为主法一人白念。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三、启请 香花迎 香花请(先捻香三炷、然后手持香花供碟迎请)
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三请、更执手炉仰白。无手炉则合掌)
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莲池诸大士等。惟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水中
   陆上
   空飞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入死门、弟子○○等、发慈悲心、修菩萨行、赎其身命、行放生业、并为称扬宝胜如来十种通号、解说十二因缘法相、忏悔宿业。(俗用)代受三皈、发四弘誓愿、念弥陀圣号、仰乞三宝、威德冥加、哀怜摄受
四、称名 南无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说法 诸佛子、我今为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令汝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同于诸佛、证大涅槃。
甲、生相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乙、灭相 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五、忏悔 诸佛子、汝等多生障重、堕在畜生、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汝当随我、求哀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
◎六、皈依 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知皈依、所以轮回三有、堕畜生身、我今为汝、(僧用)授与三皈法
   (俗用)代受三皈法、汝今谛听、诸佛子等。
皈依佛┌皈依佛两足尊┌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皈依法离欲尊∣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皈依僧众中尊┘皈依僧不堕畜生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三说


◎七、发愿 诸佛子、再为汝等、称四弘誓愿、令汝得闻、依法发愿、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遍
◎(此时打大磐一下、长跪合掌、然后压磐、接念)
◎八、求愿
   南无常住十方佛法僧(一遍)
弟子○○一心求哀仰愿
十方三宝、慈悲加持、怜悯护念。
甲、愿所放众生、既放之后、永不遭遇网捕吞杀、获尽天年、速生净土。
乙、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顿悟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解冤解结、救世救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提,觉也。觉悟因果,不昧生佛一如也。)
丙、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福慧增长、三学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为度众生、救护众生、常如己想、毕竟今生、得生安养、广度众生、共证真常(打大磐,拜下。起立后,压磐。举唱)
九、念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击楗槌,众随同念。)
◎十、洒水  南无阿弥陀佛(主法者持水盂,以杨枝净水,沾洒所放众生身上。)
◎十一、放生  阿弥陀佛(改念四字佛号,随即开笼放鸟,或持器出外放生。)
◎十二、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TOP
68#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放生简易仪规



 放生简易仪规一


  1、先加持一杯大悲咒水,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口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三遍。


  2、再为它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为什么要对众生说三皈依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另一条是慧命,放生不但是救它生命,亦要救它的慧命。说三皈依给它听,下一生就不入地狱、不做饿鬼、不变畜生,免堕三恶道受苦;如得人身,发菩提心,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这就是救它的智慧。又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


  放生简易仪规二


  然放生亦有妙法,可使放生果报变得更大更奇。笔者有一朋友周建镐,他在就读逢甲土木系时,久为听觉障碍所苦,耳膜烂得只剩一半,每欲听人言,必得挨近人身,手张耳朵倾听,方有所闻。他亦常行放生,后笔者教他,欲放生时若照著放生仪规(亦可用佛门必备课诵本之蒙山施食部份代之)放生,可使功德更大,事后没多久,在其毕业前,他的耳病奇迹性地痊愈了。


  照一般放生,活物放生后再转世仍是活物,然照著“放生仪规”放生,可令活物转世为人,与圣门结下深缘,所以功德更是无量,其仪规内容大致如下:(若无注明者,每一步骤诵三遍)


  (1)(杨枝净水)演净科仪赞文一遍。


  (2)大悲咒一遍。(亦可代以六字大明咒百八遍)。


  (3)启请佛菩萨圣众。


  (4)代活物皈依三宝。


  (5)代活物忏悔罪业。


  (6)代活物发四大弘愿。


  (7)代活物发四大自性弘愿。


  (8)讽诵七佛圣号,闻者可升人天。


  (9)诵般若心经一遍或三遍,替活物开智慧。


  (10)诵佛号、诵往生咒,愈多遍愈佳。


  戒杀吃斋之最高表现即是放生,吃不了素者,亦可放生积功补过。举凡求寿求子、求健康、求智慧,欲消灾解厄,想行事顺利,试种种法,效果不显著者,可力行放生,必能感应迅速,圆满所求。何以故?人生最重自由,众生界亦复如是,给众生解脱自由,即是给自己如意自在,是故宽宏大量,处处给人方便者,无乃这亦是一种放生。


  跋注:


  一般人以“环(境)保(护)”之理由“鼓励人们不要放生”,说“放生是破坏生态平衡”,这固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前世杀业重者,就只能靠放生、修法并用,才能消灾解厄,其他方法难以取代,所以只要“放生”的善士大德能顾及“环保”的要求,多放生些可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生物,有助于农作物生态成长的生物,依照专家的统计建议来放生,例如:放生(一些国家政令所努力培育、保护之)稀有动物(台湾悔花鹿...),少放生一些肉食性、残暴性动物(毒蛇、食人鱼...),也少放生一些野外求生能力不强之动物,以避免“放生即是放死”,这样又可达到“放生”目的,同时又兼顾及“环(境)保(护)”之目标,可同时两全其美。


  注1:若欲消灾的话,要呈回向文,请佛菩萨作主,功德全部回向给自己的业障,彻底地释解冤结,使自己消灾解厄延寿。其原因乃在若只是口头功德回向业障,此等冤亲债主领受功德之后,事后可能会耍赖,再来找麻烦,若有呈回向文的话,回向文即变成有凭有据的证明文件,无法耍赖,故于行善之后立即呈回向文。



TOP
69#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MP=400,50]http://www.fowang.org/MP3/mituozan.mp3[/MP]


正法时期。戒律成就。
像法时期。禅定成就。
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大集经


    末法亿亿人修行。
罕一得道。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大集经


    当来之世。经道
灭尽。我以慈悲哀愍。
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
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TOP
70#

回复:[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慈航(增订本)

战德克著




 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
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
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
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
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
那么,
请你研究佛经,
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什么是佛教


  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