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 觉海之光 》 [复制链接]

11#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一.名人论佛教

  世界战乱的根源,是由于某些国家贪婪心太重,权利心太浓,恃强凌弱,称王称霸,以致发展残酷的战争。摩西十诫已经提及,但道理没谈透,故没能收弭兵之效。独有佛说非常究竟,特别是佛教戒律非常精粹。假使能使佛教普及,则世界大同就可拭目以待了。
                        
                        ——弗郎基博士(荷兰)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们得到安乐,并使生活成为合理。使人类确知战争是野蛮愚痴的最良方法,无过于宣传佛教之道理及见解。佛教不强人盲从,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谛观,则未有不怡然焕然,心安理得者。  

                        ——弗那多博士(斯里兰卡)

  现在世界急需拯救。我以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圣洁,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乔治·万雷(美国) 

佛教是医治“崇尚”摩登病良药。在我们这个痛苦疲劳的欧洲,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诺曼裴耐斯教授(英国)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克里(英国学者)
  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巴格尔(世界著名学者)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TOP
12#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一.名人论佛教

    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阿诺德爵士
    
    佛就是其所宣说的所有美德的化身。在他四十五年间成功而事件繁多的传教生涯中,他将所有的言说都付诸于实践,任何一处都不曾发现过人性的弱点或发泄过任何低劣的感情,佛陀的道德准则,是世间所知道的最完美的道德准则。
                              ——马克思.缪勒(德国学者)

    最让人吃惊的一点,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棵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的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摩尼.巴格西

    佛教的教义,由今研究而得知,极为简单明晰,并与现世观念最吻合,他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韦尔思(英国史学家)

   佛教在其长远的历史中,无时不在向前迈进。他不但保持了与近代科学之并进,并且超出而立在科学的前面。佛教在今日,正如科学一样,崭新而适用。何以故?因为佛教是以颠扑不破的真理为基础故。
                                                        ——萨拉乃浮夫人(美国)

    佛教的生活准则,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净化与安乐,并使生活充实.美满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指导致和平,使人类确知非正义战争是野蛮行为。佛教不强人盲从,而是引导人们的思想,接受其教义。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学的道理深思谛观,尽皆会达到心智开悟而感到心底光明。
    佛之教义,不仅为东方人所设,并为一切西方人所需要。凡能精研佛法者,皆能得到不可思议之智慧及思想威力。今时机已至,东方人应速将大乘佛教昭示西方,西方人应速起研求之。东方对世界文明之大贡献,盖即大乘佛教是也。
                                                        ——曼特森夫人(德国)

    宗教与科学是相互排斥的,两者不能通融。这大半是由于某些宗教信守神的启示,它们固步不前,不肯去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则。唯独东方的宗教——佛教,它提出了因果律和缘起法,能从事研究佛教和人生,并经得起科学的推理和验证。所以佛教是启发人智慧的宗教,只有它可以与科学相提并论。
                                                    ——克里柔夫人(英国)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TOP
13#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一.名人论佛教
  
  佛教意义的高尚,道理的纯正,对于法国很多意识纯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满意于宗教信条的人和真正的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种很大的吸引力。我们既看到现在全世界的混乱与痛苦,又感觉到适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更可唤起人类,使注意佛教的这件工作是怎样的急切了。
                                            ——隆斯佩雷女士(法国)

    我觉得各种经典之中,博大精神,莫如佛经。
                                            ——曹聚仁(现代作家.学者)

    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
                                            ——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
     宗教.哲学二字,原系西洋名词,译过中国来,勉强比附在佛法上面。但彼二者,意义既各殊,范围又极隘,如何能包含得此最广大的佛法?正名定辞,所以宗教.哲学二名都用不着,佛法就是佛法,佛法就称佛法。
                                             ——欧阳竟无(近代佛学大师)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他正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们智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世纪千年相交之际,他在多元文化中,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定会作出东方文明度辉煌的独特贡献。
    佛法是佛留给众生的宝贵遗产,是佛教文化的精神中
    二千年佛法是宝藏,到这座深山中探宝,一定会有难以想象的收获。
                                             ——赵扑初(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TOP
14#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一.名人论佛教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能”.“觉悟”的意思。因为佛陀的含意,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中国字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
    “法”是佛教里面的一个代名词,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总代名词。
    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学术,不是哲学,那佛法究竟是什么呢?佛法就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哲学有能觉,有所觉,这是哲学。佛法也有能所,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这是非常非常难懂的。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讲到高级的时候,万法一如,性相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讲能所不二,这是我们现在在哲学里面所没有的。所以它不是哲学,它可以包括哲学,它在哲学之上。哲学不能包括佛法,佛法可以包括哲学。这两个字简单的解释,也就是我们对于一切万事万法,有智能,能够正确的认识,能够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明了,这叫做佛法。所以常说佛法无边,当然是无边。因为一切万法没有边际,对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个叫做佛法。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

*知觉名佛菩萨,不觉为凡夫。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以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修学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事修六度,遵普贤行愿,归心净土。佛之教化能事毕矣。

                                                               ——净空法师
TOP
15#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二.名人与佛教 1.梁武帝与佛教:

1.梁武帝与佛教:
    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虔诚佛事,以佛法制国,并拜法云.云光.宝志三大高僧为师。他的皇后虽然美丽,却嫉妒心强,又诽谤三宝,年轻时即已死去,堕为巨蟒,因此托梦给梁武帝请求超度,梁武帝依据佛经著成十卷忏法(俗称梁皇宝忏)
    又在造完水陆大斋的仪轨后,梁武帝手捧仪轨跪在佛前,极其虔诚的祈祷:若仪轨合乎圣理,则使佛前灯火不点自明,否则灯火仍然黑暗。说完拜下,刹那灯火通明。
    又梁武帝在会约禅师前受了菩萨戒,当时向禅师顶礼时,请禅师向外保密,于是禅师也合掌入于净瓶中,后又化为五彩云朵而出,禅师也请梁武帝保密。
    梁武帝坚持日中一食,并从大菩萨戒出发,发心断除酒肉,并昭示全国僧人都断肉食素,使素食成为汉地佛教流传至今的一大优秀传统,
    梁武帝还三次舍身寺庙,讲经说法。
TOP
16#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二.名人与佛教 2.白居易与佛教:

2.白居易与佛教: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新乐府体”诗风,他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为香山居士。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曾请教过鸟巢禅师,问道:“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禅师说:“三岁孩童会说,但是八十岁老翁为必了解其意。”
    到诗人晚年老眼昏花,看经书很费力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一生从政,虽然信佛十分虔诚,也做了不少善事,但还是浪费了许多的光阴,于是他发愿以后不再吟诵诗文,而一心一意地来学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即使有许多的达官贵人来讥笑,仍不管他人的任何看法和闲言碎语,只是老老实实专心专意地来念阿弥陀佛。他在脍炙人口的<< 念佛偈 >>中是这样写的: “日幕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日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TOP
17#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海之光>> 二.名人与佛教 3.禅悦的诗人王维

3.禅悦的诗人王维:
    王维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兼善于属文、作画,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精通,他在朝廷里所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大乐丞。
    王维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杀戒。他赞扬蔬食可以养护人的慈柔清净的志趣,可以有益于澹泊物欲,怡性安神。对那些有兴致尚试过退隐生活的人,但却因口腹之欲而捕兔钓鱼的行为表示不满。王维的素食选择是与他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紧密相关的,他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宇宙苍生本来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
    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续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 维摩诘所说经 >>,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世尊称许的大居士。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字,可以观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王维一生遍访名僧大德,“以玄谈为乐”,颇有证悟,并得神会之认许,托他作<< 六祖能禅师碑铭 >>,该文后来成为研究禅宗史的重要史料。
    王维不仅栖心于禅门之参究,也曾留意于摄机最广的净土法门,留下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称赞净土的文字,如<< 画西方阿弥陀佛变赞 >>、<< 西方变画赞 >>等。
    安史之乱后,晚年的他更是苦行斋心,“不衣文采”,除饭僧施粥米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可以说是万缘放下,唯以佛法自励。临终正念分明,又甚从容,可证他平素修持之功确实非比寻常,令人赞叹。其一生与佛教的殊胜因缘及对于佛学义理、特别是禅宗的深究亲行,可称是一代诗人中之绝唱。
TOP
18#

Re:[推荐]《 觉海之光 》

4.岳飞与佛教 (1)出家未成 千古遗憾
民族英雄岳飞驻军江洲期间,常到庐山东林寺礼佛参禅,并特请该寺主持高僧慧海上人,二人论佛谈禅,来往密切。由于经常置身于晨钟暮鼓的佛家道场,便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在《记浮屠慧海》一诗中表明了“归休终作赤松游”的愿望,即告诉慧海上人,他打算抗金复国之后,与僧衲朝夕相处,终生参禅问道。可是正当他意气风发、所向无敌的时候,却被秦桧一伙陷害身亡,终成千古遗憾!
TOP
19#

Re:[推荐]《 觉海之光 》

4.岳飞与佛教 (2)岳飞遇难 道悦西归

    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岳飞大破金兵于朱仙镇,欲直捣黄龙,不幸遭秦桧假金牌回召。班师上路,岳飞顺便到长江金山寺拜访道悦禅师。禅师劝岳飞不要回京,就此出家免是非。岳飞一向忠君爱国,谢绝了禅师的好意。临别时禅师送他一偈:“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回京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其父子下狱。到临别时,岳飞才悟出道悦禅师的一片天心:那年是十二月二十九过年(岁底不足),同时天降大雨(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就是秦字。父子在狱中听到雨声知道大难临头,果然被斩于风波亭。
    秦桧得到岳飞临刑前曾发出“未听道悦和尚一句劝”的感叹,便大怒,派何立前往捉拿道悦和尚。老和尚在何立到来之前,从容的留下一首偈:“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写完,即刻端坐圆寂。何立见状,无可奈何。
TOP
20#

Re:[推荐]《 觉海之光 》

《觉净之光》——名人与佛教 (5.戚继光超度亡卒)

    明朝抵御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军营里或行军途中,每天都不间断地诵经学佛。一天晚上梦里,他部下一个士兵对他说:“大帅,我已阵亡,请求为我超度!”戚将军到兵营中查问,果然此人已为国捐躯。戚将军选择夜深人静之时,认认真真地诵念《金刚经》,回向亡卒。结果,亡卒来托梦,对戚将军千恩万谢,说他已得到超度。


[SOUND]http://bbs.liaohe.net.cn/UploadFile/2005-8/2005825212045345.wma[/SOUND]


[right]「该帖子被 空了 在 2006-2-3 19:31:18 编辑过」[/righ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