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空了学佛心语集》(之二)——自然现妙法 诸法空无我
答两位师傅的问题:
1.问:“余亦尝求古仁人之心,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应该是佛法的哪一重呢?至今修不到,望大师指点迷津~ ”
答:首先谢谢两位师傅的回帖!
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个普通学佛人。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了解佛法,我便一窍不通了!我只能随心所遇的回答了。望多指教!
古仁人之心:古:本来、仁:性德,是人本来具足的纯净纯善,人应当除掉后天不良的习气与毛病,物见本色,回归本来的面目,回归真实的自己。
不以物喜:物:身外之物,虚妄不实,变灭不定,了不可得。喜:冲动之心。
心性不定,随相而动,喜怒无常,得失心重,患得患失,有阴有晴,心无主宰,被物摆弄。不以物喜,物随心动,平常是道,真心永恒。
不以己悲:自然法界本一体,一切众生是自己。心胸宽广无小我,为他就是为己利。万物缺一难独立,生命都是共同体。宇宙和谐心平等,不以己悲真妙智。
************************************************************
2.问:“好多啊,趴在桌上吐舌頭中~
禪語很入得詩,我想請教:禪詩若是追求文學價值是不是就戒犯綺語了?偈子不拘於格律,有沒有別的要求?”
答:有要求.就是用心,用真诚心!
只要一心向善
一切没有界限
真诚方能感通
清净其意自见
佛法博大精深
超出文字语言
只能用心感悟
无须舍近求远
本性具足智慧
人人性德圆满
只因烦恼重重
闭塞智光难现
佛法不是语言和学问所能理解的,因为语言和学问都是有限量和范围的,任凭如何表达也无法说尽佛法的真谛,我们用语言和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佛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我们可以利用文化了解和传达佛法,但决不可将佛法当学问去研究,归根结底,佛法是心法,是不可言表的,我们使用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是手段,是过程而已!真正的的目的是回归真心,找回真实的自己。
如有不对之处,请两位师傅多指教!阿弥陀佛!
学 人:空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