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天下父母,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所在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放手。独自去经历风雨,孩子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彩虹。
有了孩子之后,就像有了“软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正因为这份深沉的爱,我们总是止不住地担心孩子。
不要过度担心你的孩子,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天命所在。
我们过分的担心,会成为孩子的“束缚”和“负担”。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要相信他、祝福他,孩子的人生自然会精彩。
养孩子不需要过度关注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有智慧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3个字:缓、稳、信!
尊重孩子的节奏,慢慢来。与其担心孩子“脱轨”成长,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终究会越变越优秀。
作为父母,我们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情绪稳定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在乎,更容易培养出坚韧、从容的性格,让孩子的人生精彩绽放。
给予孩子信任,尊重孩子的选择。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孩子长大之后遇到抉择时,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纠错
当教育孩子认知一个事物时,不要反复纠错、反复教育。
如果孩子的认知水平低,就不足以对应事物的错与否,反复纠错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造成自我价值的缺失。
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和积累,将自己的认知慢慢提升。
让孩子去试错
经验和教育本质上是试错和纠错的循环过程。
孩子通过犯错和纠正,才能积累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傻白甜,以后让社会去鞭打他。
管教孩子不是管孩子和教孩子,而是管住自己不随便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试错,学会自我评价,并在自由选择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守好自己的本心,别让你过度的担心变成孩子的阴影
有些家长只要看到负面的新闻,就忍不住往自己孩子身上想,晚上睡觉就不安生,这就是“习惯性担心”。
越担心,就越感召,让事情一步步走向成真,出现关心则乱的结局。
有一种很玄的现象:你越担心什么,什么就越容易发生。
人都有磁场,父母的念头,对孩子的磁场影响力最大。
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你的一颗安定之心,胜过万千焦虑和担忧。
万事皆有转机,要看见孩子、尊重孩子天性,这才是父母最大的远见。
担心,是用恐惧为孩子铺路。祝福,才是真正用信念为孩子造梦。
父母看到的是事,孩子主张的是自我。父母“想开了”,意味着孩子又一次撑大了成长空间。
你的孩子,自有万丈光芒,终将照亮自己的路。未来自有安排,风雨自有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