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感情求佛母修准提,算是邪念么
我是为了感情,有点不择手段了,的确有点可笑,学佛一段时间了,自认为还算本性纯良,但怎么就为了一个人轻易放纵了私心。。。真的是说不清~
他让我拥有了一份幸运,因我为了这点爱求了很多位师父,当然,不乏高僧大德,不是为了邪门歪数,而是为了化解,如果无缘就让我忘了吧,如果有缘就请菩萨成全,这样来回反复,好痛苦~
几天前,我梦到一个红衣人,用毛笔写字,然后我问他,您是?他反而问我,你想知道什么?我说我想知道我该学什么法门,因为我已经乱了~他就用笔在一个屏风上写“七俱胝...”第三个字还没写完,我就被吵醒了,当时是暴怒,因为还有好需要问的,感觉是菩萨垂怜来着,不过还好,菩萨指给我一条明路,修准提。。。
我不知道该求什么,该想什么~
我诵经大概2年多了,诵地藏经为流浪动物求福,诵大悲咒为六道众生求解脱,可如今却为了自己的私欲修准提咒,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若菩萨能听到我心里的声音,求您保佑,我只想求得一份自己的幸福,只是单纯的喜欢一个人,希望今生共度,仅此而已~
师兄好:
佛母已经告诉您答案了
。
建议您看看学院王院长的《学佛缘起及简历》,链接是:
http://www.zhuntifa.com/ztfBBS/showbbs.asp?bd=1&id=1326&totable=1
这里摘录一段:
一 对佛教的现实作用以及利益对象的思考
佛教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佛教的出世法部分,以其理论的高深、博大、“不可思议”——是对人生价值极致的充分阐述及修证部分。这方面,佛教独步于其他宗教之上。对于内行人来讲,这是毫无悬念的!
佛法的内容不管有多么博大渊深,作为佛教这种存在形式,毕竟是存于世间的,所谓“佛法不离世间”。加上号称“无缘之慈,同体大悲”,佛教必然有其他的现实功能。比如对现实社会的发展起到应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等。
如果说,佛法的出世法部分是皇冠上的明珠的话,那么,也是因为首先有整个皇冠的基座,才能显出明珠的珍贵来!
佛教人群中,以出家人为最尊最贵。出世法的闻、思、修、证,往往以他们为主体。如果把出家众比为那颗明珠的话,那其他三众,就是皇冠的基座。
这个最上层的群体,是建立在数量庞大的四众弟子中的其他三众基础之上的。这个人群,是维持佛教存在、发展,最重要的群体。只有这个群体的存在、素质提升,佛教才有可能兴旺发达。这个群体的兴衰,直接决定着佛教本身的兴衰。因此,真正利益这个群体,对与佛教维持、发展有着莫大意义。
可是,目前的现实,不知是否与佛教主流阶层的引导有关,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遗憾,就是轻视自身的基础,请示对这个群体的真正利益。
这中遗憾,集中表现在学、修两个方面。就是说,现实中,无论是四种众弟子对佛教经典学习、引导等“学”的方面,还是在具体佛法的修持方法——“修”的传播上,表现得都很突出。
在修行理论上,尤其是对经典的解释上,现在的主流舆论,大多是始终强调出世思想的宣扬。只要是某人一旦皈依,来不来就是要有“出离心”、动不动就是对“看破、放下”等等的强调;言下之意,就是处处随时要想着出离娑婆世界。从佛陀对人们的终极教育上来讲,是非常正确的。但不讲具体情况,对任何人、任何事,一味强调这个,就使佛教对家居士群体现现实功用方面,全方位利益他们方面,显得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家人,有很多社会责任,家庭义务,人情世故的应酬,也很多。要他们都真正一一放下,岂不是等于叫他们各个都出家,才做得到?!
有人说的对!现在佛教的慈悲,往往表现在对动物上,比如提倡大量的放生;体现在对天道、鬼道众生上,比如日渐兴盛的火供、供天、放焰口;可是,独独对现实中存在的、对佛教兴衰起莫大作用的居士群体,没有真正的慈悲!
这种不慈悲,除了表现在上述的,在教育居士方面,过多强调出世法的引导外,对于在家人所修的具体佛法法门、方法,也没有真正做到慈悲。也是以出家人的专业模式、专业水准,来要求、指导在家人。这好比,对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锻炼人群,用竞技型体育的标准来进行训练、比赛。其结果是浪费人力、无力、财力,两不讨好,没有得到各得其所的结果!
现在的教界,没有为进入现代社会,面临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时间精力越来越紧张居士们,设身处地地考虑、设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修行法门、方法,而在思想引导上、具体方法上,都是用适合出家人所修的法,让在家人修学。至少,佛教界的主流思想,还没有转到这方面来。帕坦加利
积分:463
持咒本身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嘛,楼上的师兄说得非常好。楼主这么做该。
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namosaduonan,
三藐三菩驮,/sanmiaosanputuo,
俱胝喃。/juzhinan。
但侄他,/dazhituo,
唵,拆隶、主隶、准提、娑婆诃。/an,zheli、zhuli、zhunti、suopohe。yzhenyu1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非常正确,只有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在佛菩萨加持下成为现实,我们才会生起真正的信心,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才有说服力。
赞叹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