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推荐]祖师语录
我们应该学普贤十大愿去修行今天讲普贤菩萨十大愿,一是赞叹普贤菩萨的愿力、功德,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样去学,怎么样去修,也就是我们修行可以照普贤菩萨十大愿修。
一者礼敬诸佛
第一愿“一者礼敬诸佛”,我们的身体礼敬诸佛,非但有功德,而且能够消除我们身体所造的业障。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对谁恭敬,我们心就朝着谁,我们对佛恭敬,心就朝着佛,要不然,我们这辈子心到底朝向谁呀?可能方向也乱七八糟,你喜欢什么就朝向什么,看见好吃的东西起贪心,心朝着吃的东西,看见好穿的东西起贪心,心朝着穿的东西,看见好玩的地方起贪心,心朝着玩的地方,某人使你对他产生爱好、敬仰,你心就朝着他,如果这是一个善知识,还能给你得到利益,如果他不是善知识呢?你就会受到他的危害。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对人容易祟拜?这个道理很简单,是因为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什么,让你高兴,你就会对他欢喜,听他话,对他很信仰,很恭敬,好比一个病人到医生那里去,说:“我病看了很久怎么还没有好?”医生说:“你身体太虚了,所以病好得慢,你应该多吃点营养。”病人一听到吃,就听进去了,医生叫我吃营养,全为我好啊。病人有时候也想不通:“医生,我吃了很多营养,怎么身体还这么差?”“因为你虚得太厉害了,吃这点营养不够,还要吃,吃得越多越好。”病人更听得进去,哪个人不喜欢吃啊?医生叫我吃,我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了,为了病好,回家每天鸡呀鸭呀肉呀拼命地吃。家人稍微有点牢骚:“好吃的全给你吃了。”他理气直壮地说:“医生说的,我要增加营养,你们身体好,少吃点没关系。”所以假冒的善知识,就是用这一套来迷惑你,这叫“投你所好”。其实这个医生懂什么呀?你吃得太多了,吃了不合适的东西,对病反而没好处。佛是我们的导师,佛弟子心要朝向释迦佛,善知识讲法不能跟释迦佛讲法的原则违背,否则你就是假善知识,如果你讲的法跟释迦佛讲的话一样,那是代如来宣化,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听从。我们应该要懂得,礼敬诸佛的作用就是要使我们的心朝着释迦佛。释迦佛还告诉我们,还应该礼敬一切诸佛,其他的佛都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完全圆满,完全平等。只礼敬,不学习,好比在搞私人关系“礼敬诸佛”,就好比向老师行个礼,表示恭敬老师,为什么要恭敬老师,行个礼?因为你是学生。学生要跟老师学习。佛教也是这样,你当一个佛弟子,是释迦佛的学生,我们恭敬佛,目的就是要跟佛学,因为佛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伟大,所以礼敬诸佛,一方面心要朝向佛,一方面要跟佛学习。
二者称赞如来
“二者称赞如来”,我们要赞叹佛的功德。佛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佛有十个称号,我们念到《忏悔文》,里面就有佛的十个称号,比如称“世尊”,也是佛,“天人师”也是佛“调御丈夫”也是佛,“应供”也是佛,他一共有十个称号。可以称佛,也可以称如来,也可以称世尊,比如可以称“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释迦牟尼世尊”,也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这都可以,但是不要称释迦牟尼佛祖。大家懂了以后要广泛地给别人说说。现在有很多人写书,因为他有文化,有的书还是有水平的呢,可是提到佛的时候就称“佛祖”,一看佛祖两个字,就知道这个人不是佛弟子,只是门外汉,最多给他一个称号,叫“常犯错误的佛学专家”。我们要赞叹如来的功德,如果不懂佛法,你怎么赞叹啊?人家问你一句话:你说信佛好,好在哪里?讲不出来,或者只会讲一两句极其通俗的话,“佛会保佑你呀。”好比唱:天下只有妈妈好,问他:“妈妈好在哪里呀?”“因为妈妈给我吃糖。”“还有呢?”“巧克力。”“还有呢?”“还有嘛奶油糖。”说来说去糖。说佛好又说不出佛好的地方来,真像一个无知的小儿,这样的佛弟子一点作用也没有,后世的众生脑子可不简单啊,现在不是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大家拼命在提高文化水平,问你一句:佛到底好在哪里?听来听去只会讲保佑。只知求佛保佑,怎能突出佛教的伟大.保佑有什么希奇?信神也会保佑,信土地公公也会保佑,信鬼嘛也会保佑,这样越到后来,佛教就越没人信了,或者把佛看成和鬼神差不多,怎么能突出佛的伟大呢?说“佛是万能的”真是罪过,还有的人,为了要说佛好,就乱说一通,到后来人家知道你胡说八道,更加不信佛了。比如现在有人说:“佛是万能的。”这句话真是罪过啊,我们认为佛比神高,神还是一个凡夫众生,佛是修菩萨道成就的,一切都圆满,神有圆满吗?信神的人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神是万能的。”说佛是万能的,那岂不把佛说成神了吗?简直胡说八道。如果佛是万能的,那么你奶奶唸了几十年的佛怎么还会死啊?你说万能嘛,什么都做得到嘛,你只要求佛,要不死就不死喽,从古以来多多少少人信佛,就说清朝、明朝、唐朝,信佛的人多多少少,那时禅宗信的是自性佛,后来普及的是净土宗,唸的是阿弥陀佛,怎么全死了?而且怪了,信佛的全吃饭,不吃饭他也觉得肚子饿,还生病,释迦佛自己也生病,那怎么说佛是万能?要赞叹佛有戒定慧,断智悲,法报化三身的功德真正要赞叹佛,就要知道如来的功德,如来有戒定慧的功德,断智悲的功德,法报化三身的功德,还要知道,佛、菩萨过去发的大愿的功德。
三者广修供养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归纳来说,有财供养、法供养。财供养培福,法供养增长智慧,两种供养都要修,但是了生死靠智慧,度众生也靠智慧,成佛更加要智慧圆满,所以普贤菩萨说:“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佛弟子如果不听佛法,哪来智慧?现在有些人号称大法师,却叫人不要多听法,还提出“唸经不必求懂”,不懂还起什么作用呢?买了一架电视机,因为不懂,“请问电视机怎么开?怎么关?频道怎么调呀?”这个人回答他:“买电视机不必求懂”。可是不懂还是要开啊,结果怎么样?讲法的人讲得跟佛不一样,就是魔说,所以要懂就得听佛法,学佛法,学佛法是学佛的法,如果人讲的法跟佛讲的不一样,这就不是佛法,是魔法,释迦佛说“离经一字就是魔说”,伪经不能唸法供养呢?要听佛说的正法,不能听邪法。有人说诵经也是法供养,可不能唸伪经,《三世因果经》是伪经,很多善知识都在批判会集本,这种“经”东拼西拼,怎么可以称为经呢?法供养第一,要广修法供养 要广修法供养,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法要广大,弘法也要广大。在观世音菩萨圣诞日,给你们讲观世音菩萨的发愿文,普贤菩萨圣诞日,给你们讲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所有的法门都是佛讲的,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广大弘扬。假如心量特别小的人叫大家不要广学多闻,结果只学一种,那么别的法门都没人学,好比树枯死了,你再要救它也救不活了。等到观世音菩萨圣诞日要你讲一讲观世音菩萨发愿文,“我讲不来,没学过。”要你讲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也讲不来。要你讲药师佛十二大愿,也讲不来,那不是这些法全都没有生命力了?这是促使其他广大的法门早日死亡。说其他法门用不着,等于说佛的智慧没有你大,比如爸爸开了十个工厂,交给十个儿子去发展,其中一个儿子私心杂念,只想自己发展,还去搧动哥哥弟弟厂里的人都帮他发展,结果九个厂全关门,只有他一个厂发财,爸爸如果活着就要说:“十个厂是我十个心愿,十个厂都有不同的贡献,现在怎么只剩了一个厂,我死了眼睛也不闭呀。”如果其他法门都用不着,那就等于说佛的智慧没你的大。
四者忏悔业障
“四者忏悔业障。”普贤菩萨的愿力要令众生业障清净,我们忏悔业障一般都是修普贤菩萨的忏悔法,百字明咒就是普贤菩萨忏悔法。最可怕的是过去的罪不知忏悔,现在的过失也不改正,每天造的恶业又使罪障一天天加重,死后堕入恶道无有出期。忏悔就是认错改过,要恳切 忏悔就是认错改过,再也不做了,但是说话要算数,不要上午忏悔过了,晚上又做了。
五者随喜功德
五者随喜功德。”众生最大的毛病“妒忌”,看见别人比自己差就高兴;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不高兴,妒忌。凡是有妒忌心的人必然会走上动瞋恨心的道路,而且必然会致成心地谄曲。一个妒忌会引起很多的烦恼恶业。修行人应该反过来做,别人做好事,要为别人高兴;别人成绩比我好,也要高兴;别人功德比我大,要随喜他人的功德;你成功了,你进步了,我也为你高兴。这就是修随喜功德,慢慢就能改掉妒忌的习气,随别人的欢喜而欢喜就叫随喜。
“六者请转**”,讲经说法必须要有请。佛教跟别的宗教不同,别的宗教做广告,佛教非但不做广告,你想听法,还要你自己去请法,请求善知识给你讲点开示。一般情况下,你不请他不说,这不是善知识架子大,这是对法尊重,法是要你自己求的。菩萨常为大众请法,有时也会不请自说.但有时候大众不知请法,所以在法会上,菩萨就起来请如来演说法要,这是菩萨代大众请法。也有在没有人请的情况下,善知识觉得有说法的必要,就跟大家讲一点法,这叫不请自说,佛有时候也是这样。学生要求法,不要变成老师请你来学法如今末法,情况又不同了,众生对法的爱好冷了下去,就成了只拜佛,不学法,众生对法的爱好逐渐冷下去了,认为法要不要并不重要,如果你已经懂得法,是个智慧非常大的修行人,那么抽个时间专门以礼拜的方式来用功,止住妄念,这也可以,但在不懂法的时候首先要学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