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转帖]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知性法师述(第九品)
此佛在过去庄严劫千数中、第九百九十八尊。释迦佛于彼初种相好因。毗婆尸。此云维卫、亦名胜观。不堕者、全仗佛力、若有男女、闻而执持、任运超升。焉得退堕之苦哉。故常生等云者。
(庚)七宝胜如来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久远劫前、佛号宝胜者、七如来之一也。宝有世间宝、出世间宝。世人万物尊贵为宝。出世以法契利群生。容易了生脱死为宝。此如来誓愿力、拔济众生。闻名者、竟不随苦。称念者、千生离苦、证无上道。妙乐者、即无上道之异名尔。
(庚)八宝相如来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宝相者、世间一切皆是虚浮之相、唯有人人本具之宝相。唯佛与佛、亲自证得。圣贤仰之若珍宝也。闻之生恭慕、敬仰之心者。便有效修之羡意。后至臻得果位矣。阿罗汉、有大小权实、不可偏指纯小实者。
(庚)九袈裟幢如来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袈裟、此云不正色染。乃僧伽黎等、三衣之色相。绕帷佛身若幢。形相立名。凡五七九等诸条、披之外身、内心起忍辱念。有灭罪生福之利。若人闻之、而知罪福、仿乎离生死之法。岂仅百大劫耶。
(庚)十大通山王如来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妙高峰为山中之王。有八万四千高广之大。四宝所成、映森罗明彻为之通。譬报身佛、巍巍之高广。众行功德所成。能通法身、应身之理用。一佛既然、佛佛皆尔。故闻此佛名、遇无量佛说法。依法修持、必成正觉之果海也。
(己)二总指诸佛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
净月者、佛身不染尘为净。随机应现似月。对机立名也。○山王者、胜应身、业识观之、若山王。仰瞻者、获福无量、以身相立名也。○智胜者、世智出世智、乃至二十一种智、悉得。胜于诸佛故。以智慧立名也。○净名王者、自他诸障断尽、清净自在。以断惑立名也、○智成就者、修德功成、性德体就。都由智力而得。以智照显立名也。○无上者、十通号之一、佛佛皆具、有惑所断、为有上士。惑穷理极、称无上士。以位尊立名也。○妙声者、四辩八音咸妙、唯声散布于外、群机闻之骇动。经云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以招机施教立名也。○满月者、如十五夜月、圆满具足、以表智断二德立名也。○月面者、佛面如月、视之无厌、人人堪爱。以相好立名也。○总指云有如是等、不可说诸佛。悉地藏因行之中、于此佛佛化处。都行孝顺之道。亦于佛佛座下、发大愿、担荷六道。承诸佛之咐嘱者、明矣。
(己)结益。分三(庚)初念一多佛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
总明前等、诸佛、德沾众生。无论那尊佛名、于心易念、有缘者、念之可也。或天人男女现未群机。能念一佛。或念多佛。功德不可以凡情测度也。生时叨光安宁。死时神识超升。自此得大利益、永后终不退堕于恶道也。
(庚)二为他念佛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
人至毕世之时、伴侣中一人为其高唱一佛之鸿名。提病人之正念者。使命终人正念昭著、不落邪思。便除五无间之罪。况诸小狱之余报乎。○是五下、重显念佛之功、灭罪之力。若多人念、功尤来大。念多佛名、妙力更胜。何罪业而不灭。何神识而不超升哉。直须自他俱利也。
(庚)三自念获灭
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他人代念、尚有若此功能。况自己称念、自修自得罪福焉测乎。自称者、理解之人、称理念本性佛。众生与佛同体之真性、周遍法界。无福无罪。焉有获灭之可得哉。自念者、事行之人。须执持鸿名勤身不倦。亦不可须臾远离。获福无量、除灭宿世业障。当知应须拳拳于事行。不可著理而弃事也。设法忏罪为成佛因竟。
(丙)第十明作福、须回向。(丁)初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