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观心


  一个冷雨霏霏的下午,心血来潮,专程去看望住在郊外的慧晶。同住在一个城市,今年以来居然仅见过一次面。可堪告慰的是我们友谊坚固,君子之交淡如水,决不会因不常见面,疏远了心的距离。她健谈,我健听,一旦谈话进入忘我之境地,早将时空置之度外。三只狗躺在慧晶的脚边,以同一姿态,两爪向前,脑袋贴著地,眼中闪著棕黄虹彩,俨然也是她的忠实听众。

  耳中响著九字真言,心中念著九字真言。她把个人真实的经验,率直道来,其吸引和感动的力量,不啻在心地上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她说:一天单独在路上走,忽有一声音在她耳边清清楚楚地说道:「你还是念九字真言!」空巷中回响著自己的脚步声,附近的确一个人影也没有。她纳闷地寻思著:从哪儿来的这种直接无凭的命令?什么叫「九字真言」?刚才声音明明白白地说:「你还是念九字真言。」可见自己老早就念过。於是一团疑情,尽在心中翻滚。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九字真言究何所指。不久之後,一个清静的早晨,在佛前上香礼拜,抬头看看墙壁上挂的一幅火中红莲地藏王菩萨的画像,无意间念出上面九个大字:「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才恍然大悟,喜不自禁。正是踏破芒鞋无处寻,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她一向就在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大凡有亲朋去世,她总以念圣号回向超度,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位被回向者,必定在梦中出现一次,打个照面,以後再不复见。给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童年时代,家中的一个男佣,此人忠实伶俐,当她两三岁时,经常带著她玩,或背著出去逛街。後来离开她家,参加了部队,其时内战频繁,不久即战死疆场。去年她忽然忆起这位童年忠仆,想他战死客地,流落异乡,茫茫黄沙白骨,谁去超度祭祀?因此发愿念一个月地藏王菩萨圣号,回向这位阵亡孤魂。一夜忽然梦见一个面善的青年,穿一身藏蓝衣裤,站在她的面前,毕恭毕敬,面带笑容,轻言轻语地说:「我就是某某」说完,即点头而去。

  再是,她有次气喘病发作,发烧昏睡之中,见一乡下老太太,手提竹篮,在空中徘徊不去。她看到这陌生人撞进,心中虽奇怪,却懒得去理睬。後来不知怎么地,这老太太坐到她的床边,摸摸她的手。她也就自自然然地说:「我难过得很,请你替我看看病,给我点药吃吧!」老太太把竹篮上的一块布揭开,里面有一些黄色花蕊似东西。并告诉她说:「你不用吃药了,刚才已给你吃过。」她什么时候吃过药,也莫名其妙。过後,有人介绍一位医生为她治疗,所开的药,竟一模一样如那种黄色花蕊的形状,她的病从此即未再发。

  她侃侃而谈,我听得入神,听得忘我。转而惭愧的无地自容,更悔悟道心肤浅,修持不力,欠专欠诚……她是一位有异赋的人。她诚信、坚毅,决定去做一件事,必贯彻始终,百折不挠。所谓诚则灵、专则精,锲而不舍,金石为开。她所以会有这些神秘的遭遇,常有不可思议的灵验出现,这决不是无稽的神话,正是她修行的结果,心力的报酬。自己和她一比,真可称得上是一段冥顽不灵的木石。乾枯的心地,需要法水来滋润,脆弱缠杂的情识,需要智慧来强化梳理。她倾心相告,没有一句劝善,没有一句说教。但是撼动心灵的力量,不可限量。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她专诚的念佛,念《金刚经》、念《心经》、念菩萨圣号回向他人。心力的反射,自然获得灵感,细想来又并非神秘不可思议。


聋闻佛声

                            聂云台


  恽铁樵君为中医革新派之前辈,南洋公学毕业後,曾任湖南优级师范英文教授,後充商务印书馆编辑,研究医学,尤精於仲景伤寒论,治疗颇著良效。因读予之文字,通讯来访,遂成契友。然对於予之劝入学佛,殊不谓然,屡函辩论。二十三年秋,予赠以净土圣贤录一册,後来函云:初读一遍,仍旧不信;继自思不信之故,殆由我见执著,何妨信以为真,遂再读两遍,心颇悦豫。旋又读予所赠地藏本愿经十余日,不怀疑贰。忽於农历九月观音诞日晨四时,闻磬一声,继以念佛,字字清晰。然恽君耳聋十数年矣,虽耳边大叫,不能闻声,今闻念佛之声,连续数十句,其音胜妙,生平所未闻。初疑系其夫人念课,而尚在旁床未起,惊诧之余,不觉全身颤抖。次早四时,闻声如故,遂随之而念佛。其日下午坐楼下,闻声如前,皆先磬一声,後念佛号。一日食蟹,而次晨佛声不作,乃默祷云:「愿此後终身不食蟹。」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七声,磬声旋作,佛声随之,继续半年余,日日闻声不辍。初自以为大小脑之病态,然不闻他种声,故知为地藏菩萨灵感,导之令其念佛。二十四年三月遣人送来二百元,托予代印地藏经,嘱予序述其事,以报佛恩,当时曾屡以书来,自述其异。其夏六月,先生逝世,恽夫人及公子述逝时情形,实录如下:先生逝之前三四日,自言将去,吩咐後事,甚清明,又命家人勿哭,须人人帮同念佛。逝之晨,忽昂首有所视,告家人言:「汝等见此大帐簿否?」家人问帐簿写何物?又翘首注视,良久答言:「所写甚多,字看不清。」後又言:「我乃往善处,汝等勿悲。」又言:「我已能知过去未来事。」家人请其略说,答云:「不可说,汝等但加紧念佛。」自亦念佛不停。气将绝时,已不能出声。口唇仍继续动,盖仍在念佛也,决为往生净土云。

  谨按先生前为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编辑,文字中每有讥讽佛法者,至於闲谈随意讪笑谤佛,尤为常事。其夫人念佛已有十数年,先生辄指以告友人云:「渠欲生西方,我则将生东方。」此盖自命开明而轻笑佛教徒为迷信者之常态也。然以夙世善根因缘,因文字与予相契,终得闻佛法而受其实益。蒙菩萨垂慈接引,以极聋之耳,日日闻佛号,使彼於所最反对之念佛往生法门,不得不起信仰。且数月佛声不断,使之不得不感觉鬼神及佛菩萨之常在左右而生畏惧,因而至诚忏悔,夙业潜消。其所见大帐簿,即一生善恶等业也。此帐簿初不待他人书之,吾人一动心念,即已自著笔於其上,帐簿上,吾心之影也,乃至天堂地狱,亦皆唯心所变现。罪苦刑罚,净土极乐,一一皆自业所感也。当生死关头,为一生善恶业之发现。常人当此,大抵神志昏乱,不能自主;况加痰风喘搐,虽欲矫强作态,勉为镇定,而不可得。惟精修净业者,逝时身心泰然,虽有重病,此时不感痛苦,故能从容念佛,不为俗累业缘之所障碍。读者勿以为临终能清明念佛为轻易平常之事,而忽视之也。。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铁樵先生为人忠直,勇於赴义,其治医学,念念济人,此亦其净业成就之正因也。二十四年六月廿九日,聂云台记。

  上稿原刊入地藏经之後者,当时予挽以一联,漏未附入,兹补录如後。联云:「千载伤寒纷聚讼,仲景殆所痛心,大著今传,群疑应释。」「十年爆竹不闻声,弥陀忽然入耳,一蒙得悟,众聋皆聪。」上联叙先生伤寒学著作,下联叙此事颇切当。庾寅夏聂云台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