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打马虎眼儿"的出处原来在这儿啊!--河南--中原--历史--方域民俗!长知识了!
不知在那本书上看到过“彭祖八百寿考”的句子,人寿800岁,当时甚异之。读了佛经之后才知道毗婆尸佛时代人寿是8万岁,尸弃佛时代是7万岁。。。,伽叶佛时代人寿也有2万岁,只是到了我佛释迦牟尼时代人寿不过百。因此,现在来看这个叫彭祖的老祖宗的“八百寿”,也就不疑了。又新知道其住处在“河南许昌市鄢陵县”,和三宝光明行师兄是老乡,就更增了一个实地根据!在这一轮人类文明的劫期中800岁肯定是吉尼斯世界记录!
至于三国时的魏都,今天也知道了是在许昌!那么“建安七子”也是那时候的文坛盛事么?那个吟着“观沧海,龟虽寿”的枭雄哦!
陶公也在那里隐居过?
真的是“黄河啊母亲!”--您孕育了--
“这里民风淳朴,古道热肠,人心向善,人才辈出.”
这不--我们的三宝光明师兄,喝着黄河的水,就挥洒出了不让古人的才华和聪慧!从一则地方殡葬民俗“打马虎眼”的考证中,发出了学佛人独有的睿智和慈悲!请看原文--
“不过,这种打马虎眼儿的习俗,不也是在给我们活人表法吗?
不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吗?
要不然,就是后人斗胆在阳间帮你打马虎眼儿,不要说阎王执法如山,就是到阴间能打这个马虎眼儿,流下去一部分,其他大部分的水还要一气喝完,受得了吗?
想想都难受呀!
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呢?
正是:苍天有眼,明察秋毫,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
要"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不但是宝贵的水,就是其他的物件儿,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当然,对于那个"真金难买"的光阴,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福慧双修,要争分夺秒!
阿弥陀佛!
原我们在我们的修行中,正念正修,念念分明,一步一个脚印的真修实练,千万不能给苍天大地,千万不能给阎王老子,千万不能给佛祖菩萨,千万不能给芸芸众生,"打马虎眼儿"呀!”
好文章啊,真是发人深省!
(我还能说什么,赶快在其他的群中转发此帖,人更多的学佛人共享,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