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法师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的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

  十七年中,玄奘备历艰辛,忍饥挨饿,越沙漠,度雪岭,顶风暴,斗盗贼,九死一生,从未考虑过回头。玄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伪经,求真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十七年后,玄奘被当时通缉捉拿他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国礼迎回长安,长安百姓人山人海,塞街满巷,互相践踏,争相一睹这位后来被神话成为“唐僧”的智者和勇士。

  玄奘回长安后潜心译经十九载,手不辍笔直至圆寂,身后留下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译本,这些佛经广泛传布到中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为促进佛教在东方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一位有真实记载的历史人物会像玄奘一样,变成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玄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玄奘留给中国人的,远不止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经译本,也远不止广布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的大乘佛教,它更是一种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一种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