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人,没有归托依靠,就觉得心思摇摇动动,没有靠托了。一定要归依佛、法、僧三宝,才可以有着落。所以受三皈依,是学佛的第一步,回向过后,一定再要念这种三皈依,一堂功课,才可以算有一个结束,才可以算得圆满。但是念三皈依的时候,每念到一段的末一句,就应该拜一拜,等到三段一齐念完,拜完起来的时候,再问一个讯,就算圆满了。问讯,是出家人的话。“讯”字,同“问”字一样的意思。问讯的样子,同在家人作揖差不多的。先把两手合拢来,放在胸前,再放下去,到膝盖地方,再拱手上来,到眉心地方,所以叫做问讯,是取问侯的意思,也就是显明白恭敬的意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解:自己皈依了佛,应该要发愿,盼望众生,大家明白佛的大道理,发出最高的道心来。
释:修行的人,不独是自己顾自己,一定要顾到众生,才可以算是发菩萨心,发大乘心。所以要发大愿心,盼望众生,大家都明白佛的大道理。体解的“体”字,是体贴到的意思,就是明白的意思。
大道,就是佛的道理,无上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心,度脱众生的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解:自己归依了佛法,应该要发愿心,盼望众生,大家的知识,都能够进到佛经的深固幽远,最奥妙的道理里头去。道理不是粗浅的,所以叫深。佛法不可以破坏的,所以叫固。有坚固的意思在里头。神秘的真理,不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幽。没有穷尽的,所以叫远。奥,是深奥。妙,是极好。使得大众的智慧,象海一样的大,一样的深。
释:经藏,就是佛经,所说的都是佛法。既然归依了佛法就应该一心一意的在佛法里头用功。“深入”两个字,就是认真用功。自己的心,同了佛经上所说深妙的道理,都觉得相合,没有一些抵触的意思。既然心能够同佛经上深妙的道理相合,那么自然智慧一天增长一天,直象海一样的大,一样的深了。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解:自己归依僧,应该要发愿心,盼望众生,大家都做大法师。许多的出家人,都归他管理,并且大家都和合在一块儿,一些没有妨碍。
释:“统”字,是总共的意思。“理”字,是管理的意思。譬如做了寺院里头的方丈,那么所有寺院里头的出家人,就都归他管理。现在既然归依了僧,就应该盼望众生,大家将来都能够做大方丈,或是做大法师。所有出家的人,一齐都归他管理。并且大家都是很和气的,合在一块儿,你不碍我,我不碍你。
和南圣众。
解:“和南”两个字,就是顶礼。先把两手合拢来,放在胸前,再把右手移开,慢慢的向下,身体也慢慢地弯下去。右手按着了地,再把左手也按着了地,头便在那两手中间,叩至地上,再把两手召开来,放在头的左右两边,慢慢的翻转来,手掌向上稍停一刻,手在翻回来按着地上。把身体慢慢的起来,仍旧把两手合拢来,放在胸前,再照前面所说的样子拜下去,这个叫做顶礼,也就头面接足礼。因为头着了地,两手分开,放在头的左右两边,是接住佛的两足的意思,所以叫接足。这种礼拜是最恭敬的。显出恭敬的意思来。“圣众”是许多的圣人,所有一切的菩萨、罗汉,都包括在里头。起初先拜佛,中间念经,末后拜一切菩萨,同了贤圣的僧人可以显出从起初到末了,总是敬礼三宝的意思。
释:这一句,实在并不在《三皈依》里头的,念《三皈依》的大众,只要念到一切无碍,就完了。这一句,是应该敲馨子的人唱的,是叫各人一齐顶礼菩萨、罗汉,同了一切贤圣僧,拜三拜 ,就算功课完了,各人都可以退了。
《阿弥陀佛》白话解释黄智海居士 演述
印光法师 签定 悟真子 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