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时自己就在想,放生时以何种发心为开始,以何种回向为结束,可以使放生功德殊胜圆满。这是第一个问题,师父。
以什么为开始呢?就是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以这个开始。以什么回向呢?就是以不回向为回向。因为你回向都是有目的的,我既然放生,众生和自己一体了,那还存在回向的问题吗?那就不存在回向的问题了。所以说,这个放生问题一定要尽量努力吧,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到无相的放生,但是我们尽量去思惟、去这么看,看久了我们就会慢慢体会到这里深深的意义了。因为这个意义它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得通过长期地放生。
放生还有一个争夺的问题。因为你要放它,它同样有被杀的业力,所以说放生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应该有时候豁出生命去做,甚至要像祖师大德,有时候不择手段地去救。包括过去有一个金山活佛啊?是哪个大德?是哪个我记不清楚了,他曾经看到一个饭店门前有一缸鱼,去跟饭店说,店主也不放,最后和尚没办法怎么办?把这个缸给推倒了,都给放到河里去了,因为河就在饭店前面。最后他怎么办——我就趴着叫你打一顿得了。有时候就得采取一点手段,去把这个放生完成。
还有一个居士去放鸽子,去买众生,提前说好了多少钱一个。后来卖鸽子的人一听说他放生就不卖给他了,你说多少钱买我就不卖给你,说:“我这给饭店留着。”他俩就僵持不下了。这个居士说,我多给你钱。“多给钱也不要,就是不卖。”所以这个是因为众生的业力的关系。最后这个居士怎么办?告诉自己的司机再找两个人,连喊带吓唬他,说:“你赶紧地拿个棒子,把他那个床子给砸了,把人也给我打了。” (编者注:床子,方言,意为做生意的小铺面,这里指贩卖众生的摊位。)那个卖鸽子的人说:“得了,你别打我,赶紧给你吧!”(众人笑)虽然这个手段有点过分,但是必要的时候——我不是赞成啊,但我希望能把众生救下来。宁可挨骂、挨打,甚至背点因果也应该救护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