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一段话:
“你手里有四五百万,儿女盼着你死;你一月退休金八九千,儿女害怕你死;麦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病人怕急胀,下雨怕天亮。父母越是有钱,子女越是孝顺;父母越是没钱,子女越是现实;只要是钱给够了,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委屈。”
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自古以来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美德,一个人如果不孝顺,那他肯定为世人所不齿,被人看不起。
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骨子里“孝”的基因已经很淡薄了,长大后,不管父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人会把父母当成是累赘,认为自己的困境都是父母带来的。
金钱成了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人老了,有退休金,有存款,儿女还愿意表演孝顺,如果身无分文,又一身病痛,有多少儿女还能演得下去?
所以啊,一定要提前为自己做打算,不管你多么爱你的子女,他们长大后大概率都不会同样地爱你。社保要交,这是老年后的基本保障,存款要有,这是你活着的底气。哪怕到时候,子女不愿意伺候,也能给自己选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
千万不要掏心掏肺的,把自己的存款都拿出来早早地给了孩子,更不要提前把房子早早地过户给儿孙,人性和感情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人呐,还是得靠自己。
人怕老来穷,年纪大了,不赚钱了,但花钱的地方就多了,身体就像一台即将报废的机器,需要时不时的维修保养,儿女的生活压力很大,哪还有余力来帮衬你?
年轻的时候别挥霍,为自己攒一笔钱,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是享受晚年最基本的条件,尽量不要给子女添麻烦,年轻人也不容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现实,得接受,别抱怨。
到了六七十岁,日子过一天少一天了,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儿女有空就来看看你,没空打个电话也行,就算是长时间不问候你,也不要太伤心,自己出门走走,找老朋友,老邻居说说话,喝喝茶,也挺好。
人生到最后,就是自己跟自己过,自己哄自己开心,看开看淡,知足常乐,无病无灾的走过这一生,就是天大的幸福了,别奢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