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常通透的一段话:“一个家庭里,父亲优秀的,孩子不一定优秀;母亲优秀的,孩子基本不会太差。道理很简单,因为母亲是陪伴孩子最久的人,孩子最容易受母亲影响。”
这话说得透亮。父亲是座山,孩子抬头看;母亲是条河,孩子日日趟。山再高,未必能教会走路;河再浅,却能把石头磨圆。
老话说“宁要讨饭娘,不要做官爹”,话糙理不糙。母亲的手是孩子的第一本书,翻得勤了,字迹就印在骨头上。父亲在外头闯荡,带回来的是绫罗绸缎;母亲在灶台边转悠,熬出来的是筋骨血肉。
不是父亲不重要,而是母亲离得近。孩子摔了,父亲教他别哭;母亲却知道,得先揉揉膝盖。鲁迅写“母爱如佛”,佛不在庙堂高坐,就在油盐酱醋里蹲着。
但别误会——优秀的母亲不是非得琴棋书画样样通。能把日子过明白,教孩子分清黑白,比什么都强。钱钟书说“好的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掌舵的多半是那个不声不响的女人。
养孩子像种地,父亲撒完种子可能就去赶集了,母亲却得天天蹲在地头,拔草浇水看天色。秋后收成如何,全看这份日日不断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