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正的修行人,不爱交流,不凑热闹,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寡言,清静自然。越修越不敢说话,这叫修口;越修心越空,如如不动,无一人一物,这叫修心;越修越不敢高调,认真做事,低调做人,这叫修德。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止语是上等智慧,止心是上等自律。真修者不涉及别人的因果,允许一切发生并接纳,不圆悟道净土。一改相就改,相一改命就改,相由心生。修心修德,修的就是德行配位,人世间最大的修行,修的就是德。
修行不是远离尘世,而是在尘世中修一颗不染的心。真正走在修行路上的人,不显山不露水,不执着于形式,不苛求于外境。他们安静地吃饭、睡觉、做事,心却始终清醒。日常点滴都是道场,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别人看不明白,以为只是普通,却不知那正是功夫所在。
修口,不是完全不说话,而是不说无益之语、不传是非之词。言语背后是心念,多言往往源于内心的不安与匮乏。止语,是让心回归澄明,让每一句话都经得起因果。当你真正守住口业,便发现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你终于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也更能听懂他人的未言之语。
修心,是让纷纷扰扰的念头渐渐沉淀,如浊水静置而自清。不再被情绪拉扯,不再被外境转动,只是看着、听着、感受着,却不被带走。如如不动,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不执着感觉。真正的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所不容。这时才会明白,万物本自一体,何来你与我、内与外。
修德,是行住坐卧皆合乎道,不刻意却自然得体。做事不张扬,做人不出头,并非畏缩,而是谦卑。真正有德之人,不需标榜自己,别人自然尊重;不需争取什么,该来的总会来。德行积累到一定程度,言语越来越少,行动越来越稳,气质也越来越静。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自带祥和,能安抚人心。
人世间的种种遭遇,无一不是修行的契机。顺境不贪,逆境不怨,一切只是经历,一切都可以接受。不过多介入他人的因果,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慈悲。真正的接纳,是心中没有对抗,如大地承载万物,不择净秽。
修行到最后,修的其实就是自己。没有神奇法术,没有玄妙理论,只是回归本来的样子。一言一行,起心动念,皆是修行的道场。当你真正开始改变内在,你的面相、气场、命运也会随之转变。相由心生,命随运转,德配其位,自有天知。
修行的尽头,是无修无证,平常心是道。不用说自己是在修行,却时时刻刻都在修行中。不用强调自己有多善良,却自然利益他人。不用追求开悟,却已然清醒活着。这人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修成一颗踏实、平静、光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