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通透的一段话:
“有这么一种可能,你焦虑了一辈子,既没死于天灾,也没死于人祸,更没死于重大疾病,你所焦虑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
人这一辈子,总在跟影子赛跑。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可偏有人把悲苦提前预支了三十年。那些夜半惊醒的冷汗,翻来覆去的辗转,原不过是一场杞人忧天的独角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上所有堵心的话,都是自己先在心里搭好了台子,请人来唱的。”
老祖宗早看穿了这套把戏。杞国人抬头望天,忧了半辈子陨石碎颅,临了却被颗酸枣核噎得直瞪眼。今人又何尝高明?揪着明天那点儿不确定,倒把眼前的日子过成了钝刀割肉。林语堂看得通透:“借来的愁,比欠下的债更磨人”。
话说透亮些:焦虑是懒人的勤快。真刀真枪的麻烦没空上门,倒花大把时辰给空气当保镖。《菜根谭》有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事儿来了接招,事儿过了翻篇,偏有人把潭水搅成浆糊,硬说是未雨绸缪。
《淮南子》写过九方皋相马的故事。旁人盯毛色量蹄高,老人只看精气神——结果千里马在眼皮底下溜了三回。如今满街教人“防患未然”的营生,倒像给稻草人穿盔甲,活活把今日压成磨盘。刘震云说:“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记住:那些悬在头顶剑,九成九挂着棉线。当你在脑中铺好万劫不复的绝路,现实正朝岔道撒丫子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