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光菜根谭--慈悲、智慧、忍耐(星雲大师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


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一個


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於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歷,


而在學力。


『學習吃虧』能養德,『人我互調』能慈悲;『當然如此』能


自在,『享有就好』能常樂。


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淨土,


修行以無得為涅槃。


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學問在虛心下可以進步。


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長壽,主要


指延續慧命,而非長命百歲。


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做事擔當要有勇


敢心,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


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


銅爛鐵也能成鋼。


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


之分,修道時沒有聖凡之界。


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


事。本份,照顧當下;過頭,失去未來。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


做人,不自私是淨化的身心。


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己之不重人。


不想改過的人,無法調教;不想向善的人,無法得度。


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不願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


理是無知。


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鄰和睦,處處是淨土。


水入汙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


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勢利導,以為疏通之則;人之


性,在有所獲得,故當喜拾布施,以為結緣之方。


牙齒以堅硬易毀,故聖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聖賢貴


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聖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聖賢


貴深。


思想要國際化,生活要律儀化,語言要古典化,學習要現代


化。


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淨,忍辱可以自他得益,


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以言語譏人,取禍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術;以勢力


折人,招尤之未遠;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


以拾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


以忍為力,則不懼。


求學讀書要: 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點緣,讀


懂一顆心。


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


等於無事。


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


人為善、從善如流。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


後五分鐘的人。


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


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


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金錢可


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


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


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舖,但買不到睡


眠。


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勤快能換萬擔糧,用心擁


有全宇宙。


用兵擇其勇,用人擇其才,用理擇其道,用錢擇其德。


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


歷久彌深。


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


真性實,必得自在。


目中有人助緣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中清淨和諧多,心中有


佛歡喜多。


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養生之道,在於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於吃


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淨化;自我實踐,不向


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


朗。


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閒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


讀。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


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為人父母,要心甘情願養育子女;為人師長,要心甘情願作育


英才;為人學生,要心甘情願承受教誨;為人子女,要心甘情


願孝養父母。


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兇,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


不可太急,聽發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無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為難。


自己不學好,別人幫不了;自己要學好,誰也擋不了。


勇氣須從一念中求,仁慈須從行儀裡找。


生活的教育重於知識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於功利的教育,普


及的教育重於特權的教育,自覺的教育重於接受的教育。


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


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儀;思想如流,必須清澄。


作家在稿紙上耕耘,農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師在黑板上耕耘,


禪者在心地上耕耘。


人我相處之道,靠生活教育來訓練;自我提昇之道,靠思想教


育來啟發。


事事肯放過他人則德日昇,事事不放過自己則學日密。


沒有新觀念,不會有進步;沒有大格局,不會有遠見。


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


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


擔當。


依附得人,可獲終身快樂;投靠非類,將造一生之殃。


受社會教育,為一家謀生;受心靈教育,為萬眾化導。


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


心病,以七聖財來豐富內財。


幸運,總是垂青於勇敢的人;福報,總是降臨於厚道的人。


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


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所謂學問,在於治事,事不治,縱學無益;所謂佛法,在於治


心,心不治,縱修無成。


法無善惡,善惡是法;境無損益,損益在人。


治學不厭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


訴是能者。


知己、律己,是立身處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際相處之


良津。


知苦惱,才會本份不妄求;知慚愧,始能進步不退化。


敢於發問,問出智慧;長於聽聞,聞出對話;善於溝通,談出


共識;勇於思考,想出創意;受於鍛鍊,磨出實力;安於靜


修,修出道德。


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


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


是愚者之愚。


自學,是成功的動力;自律,是成功的條件;自信,是成功的


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安排自己能獲得快樂,充實自己能獲得知識,掌握自己能獲得


平安,創造自己能獲得成功。


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驗都得忍受;為了解決紛爭,任何責任


皆得擔當。


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


擴充心光。


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


淨樂融融。


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


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皈依三寶是平等的精神,因為生佛一如,無高無下;受持五戒


是自由的尊重,因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研究要靠資料,發明得靠才華,讀書需要深思,做事應該明


辨。


要做行為正直坦蕩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


個人的性格,影響自己一生,群眾的性格,影響萬世族親。


時間是一秒一秒給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書籍是一字一


字寫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讀。


胸襟寬大,條條都是大路;心意清淨,處處都是淨土。


能吃虧可以獲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獲得大安樂,能和氣可以


獲得大力量,能散財可以獲得大聚集。


做人要和滾雪球,愈滾愈有人緣;做事要如織錦繡,愈織愈有


成就。


不擇細流終成海洋,不辭土壤終成高山,不恥下問終致淵博,


不飾過失終達善美。


做人要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做;處事要


從淡處著眼、疑處用心、無處下手、拙處力行。


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


要求無相。


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獲得成功;處世要能知人,


若拾長取短,容易導致失敗。


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培養自學的能力,才不會在苟安中退步;培養教人的胸懷,才


能將經驗傳承下來。


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