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敬请浏览莲心居士相册 [复制链接]

1#

敬请浏览莲心居士相册


这是我的网易相册
http://photo.163.com/photos/lianxinjushi040/
相册里存放有诸佛菩萨图像法宝6500余幅,收集于网上,回向于众生,欢迎诸位师兄下载。因为许多图像我不认识,故而归类不尽如法,敬请十方大德留言指教。相册里共有相夹114个,详情如下:
1、图像法宝(479)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2、西方三圣(44)
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位圣者。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此一佛二菩萨,世称西方三圣。
3、大势至菩萨(4)
又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涂,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
4、极乐世界(27)
阿弥陀佛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安养世界、清泰世界、安乐国。
5、阿弥陀佛(40)
一译无量寿,二译无量光,三译甘露王。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6、观音菩萨(146)
具云观世音,又云观自在。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观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
7、大随求菩萨(15)
胎藏界曼陀罗中观音院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众生之求愿而施与,故名随求。
8、马头明王(4)
又名马头观音,六观音之一,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马置于头,故曰马头观音、马头大士、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轮圣王之宝马驰驱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势力大精进力也。
9、七观音(7)
为教化利益众生,观世音菩萨变现七种之身。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圣观音、如意轮观音、准胝观音、不空罥索观音。
10、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14)
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观世音,六观音之一。左右各具二十一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眼配于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众生有无碍之大用也。为通途之千手观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译之千手经,则面具三眼,体具千臂,掌中各有一眼。
11、三十二观音(32)
菩萨以色身三昧普现三十二身: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迦身人身非人身
12、圣观自在菩萨(5)
又作正观自在菩萨。旧云圣观音。六观音之一。常单名观音。我等常称之观音,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音是也。此为观音之总体。
13、圣如意轮观自在菩萨(23)
六观音之一,密号持宝金刚。此菩萨有六臂。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手持意宝,能满众生愿。第三手持念珠,为度傍生苦。左按光明山,成就无倾动。第二持莲手,能净诸非法。第三手持轮,能转无上法。六臂广博体,能游于六道。
14、十一面观自在菩萨(6)
六观音之一,七观音之一。又名大光普照观世音菩萨。十一面配置有种种不同,又有二臂四臂八臂等异。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下记载其四臂之像,身长一尺三寸,前三面作寂静相,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现相,后一面为笑怒相,顶上之一面作如来相。
15、四臂观音(27)
西藏佛教密宗本尊之一。此尊之形像,有红、白、蓝、灰四头,四臂,二腿,身体蓝色,脚踏仰卧男体像。为时轮院与欢喜金刚院所供养。
16、准提佛母(38)
又作准胝,尊提。称为天人丈夫观音,人道之能化也。禅宗以准提为观音部之一尊,深尊崇之,日本东密以准提为六观音之一、摄于莲华部,独台密以七俱胝佛母准提经之经名,尊为准提佛母。准提译曰清净,为三目十八臂之尊形。三昧耶形为未敷莲华。
17、大悲咒图解(88)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亦即说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之根本咒。此咒全文计有八十四句,诵此咒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18、大悲咒手印(83)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亦即说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之根本咒。此咒全文计有八十四句,诵此咒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19、地藏菩萨(60)
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地藏十轮经卷一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
20、地藏菩萨画传(173)
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地藏十轮经卷一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
21、莲华生大士(41)
莲华生大士,是西藏地区佛教密宗初兴时的一位大阿阇黎(译作“轨范”)。他在西藏佛教中很受尊敬,开创了西藏佛教的宁玛派。
22、弥勒菩萨(79)
弥勒意译慈氏。出生于婆罗门,先佛入灭,住兜率天。菩萨初发心即不食肉,故名慈氏。佛四无量中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释尊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576000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
23、普贤菩萨(32)
普贤又作遍吉。与文殊菩萨共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佛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文殊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24、降三世明王(1)
五大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践大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中为东方。贪嗔痴谓之三世,降伏之,故云降三世。又降伏过现未三世之贪嗔痴,故云降三世。又降伏三界之主,故云降三世。此明王以金刚萨埵为自性,萨埵之忿怒身也。金刚萨埵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
25、金刚萨埵(28)
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萨埵为第二。梵名意译金刚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此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
26、金刚手菩萨(19)
金刚萨埵也,又名普贤。大日经疏九曰:‘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手,以见如是法界宫故名为普贤。’新译仁王经下曰:‘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另,有大德言是大势至菩萨。
27、日光菩萨(1)
又作日光遍照菩萨,药师如来二胁侍之一,身呈赤红色,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菩萨位于除盖障院九尊中最西,身呈肉色,右手曲肘竖掌掌心向内,屈中无名小指,左手握拳置于脐处,手执莲华其上有珠。密号威德金刚,三昧耶形为赤宝。
28、维摩诘大士(5)
译曰净名等,为佛陀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舍离城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教义,修为高远。据维摩经载,彼尝称病,但云‘以众生病,是故我病’,待佛陀令文殊菩萨等前往探病,彼即以种种问答,揭示空无相等大乘深义。相传是过去金粟如来再来,住于阿閦佛妙喜净土。
29、文殊师利菩萨(56)
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
30、白文殊(6)
31、四臂文殊3
32、大威德明王(12)
三面六臂,乘大白牛,又名六面尊、六足尊、降阎摩尊、威怒六足金刚,为文殊菩萨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是阿弥陀佛。
33、五部文殊(4)
34、虚空藏菩萨(4 )
虚空藏即福、智二藏无量,等如虚空,广大无边之意。又作虚空孕菩萨。此菩萨流出无量之法宝,普施所欲者,利乐众生。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35、甘露军茶利明王(1)
为虚空藏菩萨教令轮身,自性轮身是宝生佛。军茶利译为瓶,此明王以甘露宝瓶为三昧耶形,能摧诸魔障。明王身相,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盘石,正面慈悲,右面忿怒,左面作大笑容,后面微怒开口。
36、月光菩萨(1)
药师如来二胁士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又,胎藏界第七文殊院之一众。秘藏记末曰:‘月光菩萨,黄色,左手持青莲华,上有半月形。’  
37、诸大菩萨(5)
顶礼诸大菩萨摩诃萨
38、荷华(58)
一名莲、芙蕖、菡萏。多年生草本,生长浅水中,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可食。荷叶和藕节可入药。天竺之莲有四种: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即青黄赤白四色。通常称为莲华者,指白莲华。此华有三时:未敷时名屈摩罗,将落时名迦摩罗,中盛时名芬陀利。
39、淡淡花韵(9)
古诗云,淡极始知华更艳。
40、韦驮菩萨(5)
大乘佛教伽蓝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梵行清净。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世传佛陀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天急追取还。其形像身着甲胄,合掌,腕捧宝剑。
41、摩利支天母(10)
又曰摩利支菩萨。译曰阳焰。以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故名。又译华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若念之,则离一切之灾厄,特为武土之守护神。
42、十殿阎罗(10)
在我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深受佛教影响,尤其受地藏经影响最深,故视地藏菩萨为地狱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君,即: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
43、四大天王(8)
帝释之外将。须弥山半有一山,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东方持国天王居黄金埵,领乾闼婆毗舍阇神将,护东胜神州。南方增长天王居琉璃埵,领鸠槃荼薜荔,护南阎浮提。西方广目天王居白银埵,领诸龙富单那,护西牛货洲。北方多闻天王居水晶埵,领夜叉罗刹,护北郁单越。
44、护法菩萨(3)
谓保护、维持正法(即佛教)。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正法,此等诸神总称为护法神,或称护法善神。此外,人世之帝王及诸檀越,皆保护佛法之人,亦称之为护法。
45、伽蓝菩萨(3)
护卫伽蓝之神。佛说有十八神。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1美音2梵音3天鼓4叹妙5叹美6摩妙7雷音8师子9妙叹10梵响11人音12佛奴13颂德14广目15妙眼16彻听17彻视18遍视。伽蓝神,又单云伽蓝。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加入了华光、关羽等为伽蓝神者。
46、吉祥八宝(10)
在西藏众多的八宝吉祥图案中,各八宝吉祥的标志直接代表着佛陀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宝伞代表佛陀头,胜利幢代表佛陀之身,宝瓶代表佛陀的喉咙,金鱼代表佛陀的眼睛,海螺代表佛陀之语,莲花代表佛陀的舌头,吉祥网代表佛陀之意,金轮代表佛陀之足。
47、罗汉(98)
具足云阿罗汉,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天人供养。
48、唐贯休(禅月大师)画16尊者(16)
1宾头卢颇罗堕尊者2迦诺迦伐蹉尊者3迦诺迦跋厘惰阇尊者4苏频陀尊者5诺距罗尊者6跋陀罗尊者7迦理迦尊者8伐阇罗弗多罗尊者9戍博迦尊者10半托迦尊者11啰怙罗尊者12那伽犀那尊者13因揭陀尊者14伐那婆斯尊者15阿氏多尊者16注荼半托迦尊者。此16大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度众生。
49、明王(48)
(术语)称教令轮身。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但常说之明王,多指不动明王而言,总即别名也。
50、法相真言宝典(218)
南无阿弥陀佛
51、中阴寂怒尊(62)
中阴寂怒百尊,其中寂静部42尊,是为中有一七所现佛;怒相部58尊,是为中有二七所现佛。
52、神奇舍利子(3)
华译灵骨,或坚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
53、发现世界第九奇迹全程回顾(21)
南无阿弥陀佛
54、高清晰佛舍利图,太殊胜了(17)
南无阿弥陀佛
55、释迦牟尼佛舍利子(10)
舍利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则称为舍利会。
56、佛指舍利(6)
57、泗洲大圣舍利子(4)
泗洲大圣即指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他在唐高宗龙元年到泗洲临淮县置普照王寺布道,道行高深,名声远播,被奉为菩萨。唐龙二年,僧伽应召入长安,景龙4年(公元710年)3月2日圆寂,享年83岁。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临淮起塔供养,遂奉为“泗洲大圣”。
58、朱镕基总理的18个瞬间(18)
顶礼敬爱的朱镕基总理
59、***游南普陀(6)
顶礼敬爱的江主席
60、开国十大元帅戎装照(10)
顶礼共和国开国元勋!
61、佛母(120)
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囗@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故禅家称摩诃般若波罗蜜为摩诃佛母也。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
62、五方佛(27)
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五部如来。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智即是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部即是中央佛部东方金刚部南方宝部西方莲华部北方羯摩部。五智是如来一身所具福智,为引摄众生,从本体出生四方四佛,自住本位,成为中央大日如来。
63、释迦文佛(55)
菩萨下云中。降生净梵王宫。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
南无释迦牟尼佛!
64、药师佛(29)
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坛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65、十方诸佛(13)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十方三世诸佛大师海德如来!
66、禅宗祖师(10)
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初祖摩诃迦叶、二祖阿难尊者、三祖商那和修、十二祖马鸣大士、十四祖龙树尊者、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二十九祖慧可、三十祖僧璨、三十一祖道信、三十二祖弘忍、三十三祖即东土六祖慧能
顶礼历代祖师菩萨!
67、达磨祖师(31)
我国禅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普通元年,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时神光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改名慧可。经九载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磨携只履归西方。
68、肉身菩萨(10)
肉身菩萨指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者。据楞严经载,清净人潜心修习三摩地,得以父母所生之肉身,毋须天眼而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如龙树菩萨、傅大士等。肉身菩萨入寂后可得全身舍利,其身躯虽经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如六祖惠能等。
69、净天法师往生瑞相(6)
顶礼净天法师,愿同生净土
70、莲宗十二祖(13)
自慧远创莲社于庐山东林寺,由晋迄今共有十三祖:1庐山东林慧远2长安光明善导3衡山般舟承远4衡州云峰法照5新定乌龙少康6杭州永明延寿7武林昭庆省常8古杭云栖袾宏9凤山梵天省庵10虞山普仁截流大师11杭州梵天省庵大师12红螺资福彻悟大师13苏州灵岩印光大师
71、印光大师(10)
我国当代高僧,莲宗第十三祖。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师毕生弘扬净土,坚守‘不当住持不收徒众不登大座’之原则;且淡泊名利,刻苦俭朴,恒示人以老实修持之道。民国29年,示寂于灵岩山寺,世寿七十九。荼毗后,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无数。
72、宣化上人(1000)
東北吉林省雙城縣人,十九歲禮請三緣寺卜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輪。1948年抵達廣州曹溪南華寺,禮虛雲老和尚,随授法脈,法號宣化,為溈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一九五九年,師觀察西方機緣成熟,遂令弟子在美成立法界佛教總會
73、耀一法师(11)
俗姓张,196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能歌善舞,长大后考入艺校,毕业分配于四川艺术学院。98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获得四川省戏剧一等奖。出家后即就读于四川佛学院,本科毕业、读研之后又去闭关实修。法师发大心愿,用音乐艺术的形式传播佛法,在社会各界反响不俗。
74、元音老人(33)
李钟鼎法名元音。一九O五年生于安徽合肥市,行年九十一岁。大德虽未出家,而童真梵行,为心密三祖,法化宏大,毁誉不动,是为菩萨现居士身者。  
75、近代祖师大德(22)
经云:父母雖復生育我等。不能令我速離惡趣。師長於我恩德無量。大慈獎諭恒使修善。願出生死到於彼岸。每事利益令得見佛。除煩惱結永處無為。如此至德誰能上報。若能終身行道只可自利非報師恩。故佛言。善知識者莫過師長。既能自度亦復度人。顶礼历代祖师大德菩萨!
76、清定上人(26)
上人发地藏大愿,故曾在定中身现地藏菩萨法相。顶礼大愿地藏王菩萨! 顶礼地藏化身清定上人!
77、法宝(39)
法乃三世佛母。如来正法,乃是诸佛菩萨、历代先贤,历尽艰辛,舍却财宝、血汗和生命,方才得以流通住世。愿我等知恭敬、勤修学,不负如来度世心。
78、布达拉宫(15)
赞叹民族之瑰宝、佛法之宝藏
79、佛教圣地风光(35)
读此令人身心清静
80、圣洁的曼陀罗花(3)
曼陀罗花,译为白花、如意花。
81、吉祥(76)
愿:人吉祥,事吉祥,时吉祥,人人吉祥,事事吉祥,时时吉祥,天地虚空永吉祥。何能如此?
82、僧宝(9)
三宝之一。三乘圣众,既发真无漏智,为世所归敬之福田者。古德云,法赖僧传。藕益大师云,供养僧宝即是供养三宝。
83、塔庙(14)
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出其前。’
84、造像造佛堂比例(3)
造像不符比例罪过极大。经云。口面颈及腨俱长为极恶。主人失本业。被遣外流落。腮边胸膺胁齐塌愈甚忌。常遇破败难。所为不适意。额颅鼻乳瓶并歪是大过。奉者不长久。争讼被令堕。脊旁胯股肉皆平不盈报。或损寿命限。恒逢盗贼恼...
85、梵文经咒(20)
经是如来身,咒是如来心。如来身心不二。
86、房山石经(10)
房山石经《一切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随喜一切弘通佛法者,功德无量!
87、佛说世界安立示意草图(56)
世界安立图,出华严经序部。此虽是草图,亦清晰无缪。至宝不可多得也。
88、曼荼罗(12)
华译为轮转圆满具足、坛、道场等。向例在印度修法时,必须筑坛,坛中安置佛像以祭供,后来把修法时所筑的坛及佛像,绘成图案,也叫做曼荼罗。
89、舍利寶塔集(2)
一切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具大威德,能灭生死重罪,成就净善功德。至诚礼拜供奉佩戴持诵,不为一切诸病及盗贼怨仇咒诅之所伤害,消障增福,富饶吉祥,现生安乐,后生净土,功德无边,不可思议。悉曇梵字製作:果濱居士
90、坛城(31)
坛音译曼荼罗。就曼荼罗之本体而言,于修法时筑台安置佛菩萨像,及三昧耶形供物供具等,则译为坛。修法时所用者,称作修法坛,有筑土之土坛,木作之木坛,洒水清净而成之水坛等。依坛之形状而分,有方形地轮坛、圆形水轮坛、三角形火轮坛、半月形风轮坛等。
91、咒轮(43)
真言有三种:多字一字无字。圆觉无相之理为无字,种子为一字,佛顶陀罗尼等为多字。咒陀罗尼有五名:一陀罗尼二明三咒四密语五真言。佛于光中所说为陀罗尼,此与明同义。持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是故曰咒。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名真言。
92、无常观不净观白骨观(207)
四念处观云,1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2受念处,观受为苦也。3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4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白骨观即九想中之骨想也。为知无常而拂执着之念,故观白骨也。九想如下:1新死想2青瘀想3脓血想4绛汁想5虫啖想6筋缠想7骨散想8白骨想9烧灰想。
93、地狱变现图(118)
六道中最苦的地方,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
94、2003震撼人心的照片(60)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如果你被这些图片震撼,那么让我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95、唐卡-护法(112)
归类未必合理,只为下载方便。窃以为:國王帝主土境人民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呪五方龍王龍神八部諸大魔王五帝大魔一切魔王閻羅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獄主并諸官屬。廣及三界六道無窮無盡含情抱識有佛性者。皆可为佛门护法。
96、唐卡-藏医(89)
藏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人类共有的财富。
《四部医典》是公元8世纪藏医创始人宇妥.云丹贡布所著的最早医学典籍。《四部医典》系列挂图是在公元17世纪,由第巴.桑结嘉措主持绘制的,由80幅唐卡构成。
97、唐卡-大成就者(216)  
顶礼诸佛菩萨再来人! 顶礼一切从凡夫地修成圣果者!
98、唐卡-诸佛(102)
读法华可知,十方三世诸佛互为分身,皆名释迦牟尼,皆名阿弥陀,皆有84000名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愿力无量,度生无量。
99、唐卡-佛母(47)  
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又,主诸佛如来出生随类形,能生母德之尊体,谓之佛母尊,即佛眼佛母、准提佛母、孔雀佛母等。但常称为佛母者多指大日之佛母,即佛眼佛母尊也。
100、唐卡-佛土(21)
十方有无量土佛土有无量生。眾生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虛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法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涅槃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佛出世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諸佛智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心緣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起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世間道種法道種智慧道種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101、唐卡-皈依境(3)
南无阿弥陀佛
102、唐卡-罗汉(23)
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
103、唐卡-明王(58)
如来为自性轮身,菩萨为正**身,明王为教令轮身,此乃诸佛度生之方便。受大日觉王教令现忿怒身降伏诸恶魔之诸尊称为明王,如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
104、唐卡-菩萨(59)
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大乘菩萨有52阶位:10信10住10行10回向10地等觉妙觉,其中:初住-等觉即是41位法身大士,妙觉即是佛。
105、唐卡-塔庙(20)
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出其前。’
106、唐卡-坛城(12)
梵语曼荼罗义译为坛。以筑坛安置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坛形有种种。诸部要目云:四角者曰地轮坛,圆者曰水轮坛,三角者曰火轮坛,半月形者曰风轮坛,又土坛为地坛,作小木坛,无论何处,自在持行,如流水者,为水坛,护摩坛为火坛,随处为本尊者为风坛。’
107、线描唐卡(41)
南无阿弥陀佛
108、唐卡-其他(335)
唐卡重彩底色约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红唐卡多绘佛本生故事,风格富丽。黑唐卡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并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庄重。蓝唐卡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
109、城市(104)
古德云,山河大地皆如来。又云,若人识的心,大地无寸土。祖师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云,青青翠竹皆是菩提,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楞严云, 色身外(泊-白+自ji音计)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110、大自然(130)
释词同上
111、山水(315)
释词同上
112、卉木(118)
释词同上
113、外国人摄影(100)
释词同上
114、墙纸(514)
释词同上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分享]敬请浏览莲心居士相册

很齐全!![em1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