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朝礼佛陀圣迹 [复制链接]

1#
在印度有著名的四大圣迹:一是佛陀诞生的蓝毗尼园,二是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三是佛陀初转**的鹿野苑,四是佛陀涅槃的拘尸那城。此外还有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灵鹫山、那烂陀等。这些古迹,对于一个没有佛教信仰的人来说,或许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堆堆的废墟而已,不觉有什么深重的意义,但对于一个有正信的佛教徒而言,却是无价之宝,因为那是他们伟大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示现于世的地方。
雄伟的菩提伽耶塔
我们到达印度后,首先前往佛陀成道的地方—菩提场,向佛陀的圣像顶礼。两千年前阿育王曾在此地建一座纪念塔,名「伽耶塔」,亦名「正觉塔」。在书报、杂志上常可看到它雄伟的英姿。高达一百七十英尺。此塔在六、七百年前,印度教和回教发生战争时,因回教的军队到处破坏佛迹,虔诚的佛教徒为了保护圣迹,就用土将它掩埋起来,像一堆小山丘一样,谁也想不到里面藏着佛陀的圣迹,它就这样地逃过了劫难。直到一百多年前,英国统治印度的时候才发现土山中藏了这座宝塔。于是把土挖去,菩提场就这样地重现于世,扬名于世。塔的四周还有很多的小塔、石碑和石柱,上面都有精美的雕刻。从这些圣迹上,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佛教兴隆的盛况。
我们按照印度的规矩,在入口处把鞋脱掉。前行了几十步,就进入塔内了。里面空间不大,有一尊镀金的佛像,大家不知不觉地都跪了下来。在领队起腔,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好象佛陀就在我们面前,自然而然的,每个人的眼中热泪盈眶。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世竟能来到佛陀成道的地方,内心的感激和喜悦,是不可言喻的。
菩提树与金刚座
佛陀是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的,这菩提树和金刚座就在伽耶塔的后面。
在菩提场附近参观后,我们又遇到几位从其它地方来的比丘,他们都披着黄袈裟。在印度,看不到真正印度的出家人,但各地都有各地的佛寺,如中华佛寺、泰国佛寺、缅甸佛寺、日本佛寺等。我和那几位比丘合照了一张相片留念。
距菩提伽耶塔不远,我们来到尼连禅河,对面是雪山(亦名正觉山),佛陀曾在这里修苦行六年。当佛陀发觉修苦行不能脱生死,不是最究竟的方法时,佛陀离开苦行林,到尼连禅河沐浴。浴后,体力衰弱,而倒在河边。此时有牧羊女以乳糜供养佛陀。佛陀恢复体力后,即到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沉思。在十二月初八日,终于夜睹明星而成正觉。金刚座、尼连河、雪山(正觉山)这三处是连在一起的。听说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尊者的故乡就在雪山附近的村庄。
那兰陀古迹
我们从菩提场,赶了三个小时的车到了那烂陀。这里是唐朝玄奘大师留学的地方。大师在这里研究了十八个寒暑,回国后对于中国的佛教有莫大的贡献。在那兰陀遗址上有红砖、古墙,一格一格长方形的房间地基,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口大古井,里面仍然有水。
那兰陀遗址,现在虽然已是一片废墟,但它有平坦的草原,整齐的花草,打扫、整理得很干净,可见印度政府是重视保护佛教圣迹的。出了门口,对面还有从那兰陀古迹挖掘出来的古物陈列馆,参观后我们就转向下一个圣地去了。
灵鹫山
我们参观了那兰陀古迹后,又到了灵鹫山,虽然已近黄昏,大家却仍精神奕奕地登上石阶,来到了峰顶。虽然太阳已经下山了,但却还能看到周围的山谷。峰顶上有一平台,上有砖房遗迹,想当初佛陀在此对人天大众说法华经时,那百万人天的盛况而今却只是荒山一片。我们在说法台绕了三匝后,才依依不舍地走下山来。听说平台的下面是阿难陀和大迦叶两位尊者入定的石洞,往下则是提婆达多掷石害佛的山领,再下是佛陀对频婆娑罗王说法的石座。
鹿野苑中华佛寺得舍利
鹿野苑的中华佛寺,听说唐朝时代,由我国高僧在此建立。但不幸于七百年前印度回教战争时,毁于回教徒之手。到了一九三一年,我国道阶法师朝圣至此,发心在原址重建中华寺,又不幸在工程未完成时就逝世了。直到一九三九年,星洲富商李俊承居士发心独资捐建完成。现在由广清法师住持。
想当初印度八个国家的国王为了争夺佛陀的舍利而不惜兵戎相见,现在我们却不必争抢就能得到世间的无价之宝,这完全是托大师的福荫,仗佛陀的光明,真是太高兴了!
离开中华寺,我们来到佛陀初转**,度五比丘的地方。一片青翠的草坪广场铺着绿色的地毡一般。中央有一座圆形的古塔,约有一百多尺高,全用大红石砌成,石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佛陀住世时,曾在此入定,因此弟子们建塔来表示纪念。
从古塔前行可看到佛陀说法台,台不高,有平顶可遮太阳或雨水,从台上举目看去,一大片都是古代道场遗址。一格一格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墙脚高矮不一,碎瓦、砖头处处都有。「圣地的碎瓦、砖头、砂石、树叶都是珍贵的,泥土都是芬芳的」这句话,唯有亲历圣地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再向前走可以看到一支四周用铁杆围着的白石柱,这是阿育王石柱。有人说:摸到这石柱的人能得到幸运,所以白色大理石的石柱已经给大家摸得光光亮亮了。
鹿野苑还有缅甸佛寺、摩诃菩提协会、印度古物保存所、养鹿园耆那教教堂等。
其次,我们来到了五比丘迎佛塔。
当初佛陀以太子身出家时,国王派五位王族大臣来追寻太子回宫,但这五位大臣反为太子的决心感动,而跟着一起出家,侍奉太子。后来因为太子觉得苦行并不能了脱生死,于是离开苦行林到了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供养牛乳,而五比丘怀疑太子退失道心,因此愤然离开,想不到未隔一月,开悟成证果的太子到鹿野苑来找他们,这五人就坐在现在五比丘塔的地上商量说:太子来时我们不要理睬他,可是当佛陀走近他们时,他们竟忘了刚才的约定,心想不看佛陀而却自然而然的看着他,他们看了威严而又圆满的太子,五人不知不觉都站起来请佛陀上座,并且向他顶礼,佛陀慈和的说:「你们不是相约不迎接我的吗?怎么又这么客气呢?」
佛陀像一面镜子,照彻五个人的心,五个人都惧怕起来了。「悉达多!我们不敢这么想,分别后您很好吧?」五个人跪在地上问。
「你们不要叫我悉达多了,那是我在俗的名字,我现在已经成就佛道了。」佛陀言毕,便为他们演说妙法。五人当即开悟,证得圣果。
佛陀、妙法、僧伽,在此三宝具备,教团成立,从此佛陀的教化就广布天下,导引一切众生进入光明的大道,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
蓝毗尼园
我们越过边境到达蓝毗尼园。二千六百零三年前的四月初八日,佛陀为了大事因缘而降诞于此。这儿有一座摩耶夫人庙,还保存着太子的出生像,我们朝拜后便自由参观。寺外有阿育王建的纪念石柱和红砖筑成的莲花台,旁边有水塘,这就是当年太子洗澡的地方。池水映耀着阳光有如明镜般的光洁。周围还有一些古迹,我们进入对面一间锡兰寺院参观后,就离开蓝毗尼园,赶回哥拉克埔,已经是十时半了。
涅槃场
佛陀为了大事因缘而降诞于世,一生为弘扬佛法,辛苦、劳碌,把欢喜法乐布施给众生,到八十岁那一年,二月十五日午夜时分,佛陀在娑罗双树下进入涅槃。
为了朝拜佛陀涅槃的圣迹,我们提前一天住宿哥拉埔旅社,早晨四时出发到了涅槃场,天还未亮,云雾弥漫着。大家随团长进入纪念堂做早课。纪念堂内供奉着六公尺长金身佛陀涅槃像,好象是真的佛陀安详的睡在那里,上面盖着黄色的袈沙。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逼真的佛陀圣像。我们一行合掌跪在地上,开始做早课的时候,有如瞻仰佛陀最后的遗容般,想到「佛陀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世,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不禁悲从中来,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泣声四起。佛陀的应身虽然涅槃了,但他的法身仍然遍满宇宙,永远活在他弟子们的心中。
礼佛后,接着参观涅槃场。这里真如公园一般,树木花草,浓荫密布。约五十年前,缅甸信徒在此建了一座圆形大涅槃塔,塔边有一座白色长方形的纪念堂,对面有一间寺院,参观后向前走,左赞有拘尸那罗印度政府的招待所,供应朝圣者的住宿,还有旅社,以后有机会来的话可以到这儿住一宿,多向佛陀涅槃像礼拜瞻仰。右边有中华双林佛寺,一位越南华侨尼师住持,他待人亲切,把茶送到车子来给大家喝,大家都很感激!
深刻启迪
印度是佛陀的故乡,佛陀诞生、成道、涅槃、弘扬佛法的圣地,他走过的地方,我们都去朝拜了。感觉上,印度是一个富有神秘感的国家,看到人民那一种悠闲知天命的生活,自由自在的在路旁坐、站、睡的态度简直和原始时代一样。
二千五百余年前,佛陀诞生在这国家,佛陀的遗迹到现在还留着给世界的佛教徒朝圣。今天能有幸接受到佛法甘露滋润,一切烦恼都能净除。古德云:「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既获得了宝贵人生,就该珍惜人生,精进学佛,一定能了脱生死,脱离苦海。不懂得这一点,不依教奉行,必在轮回中浮沉,长夜茫茫何时了,悲哉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2#

Re:朝礼佛陀圣迹

阿弥陀佛!
[em4][em4][em4]
顶礼释迦牟尼佛
TOP
3#

Re:朝礼佛陀圣迹

既获得了宝贵人生,就该珍惜人生,精进学佛,一定能了脱生死,脱离苦海。不懂得这一点,不依教奉行,必在轮回中浮沉,长夜茫茫何时了,悲哉人生!
TOP
4#

Re:朝礼佛陀圣迹

南无释迦牟尼佛[em1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