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修行人的误区
修行一事,自古有之。或参禅打坐,或炼丹服气,或诵经礼拜,皆以为可得解脱。然而,修行人中,十之八九,却走入歧途而不自知。
其一,执着于形式。有人日日打坐,却心如猿马;有人诵经万遍,不解其义。形式固然重要,但若只重形式,不修心性,便是舍本逐末。譬如一人,终日擦拭明镜,却不知镜中为何物,岂非可笑?
其二,贪求神通。修行之人,往往希冀得些特异功能,或能预知未来,或能腾云驾雾。此等贪念,恰如缘木求鱼。神通未得,先着了魔障。老子云:“大道至简”,庄子言:“至人无己”,何曾教人追求这些虚妄之物?
其三,好为人师。稍有心得,便急欲指点他人,俨然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殊不知,真修行者,愈修愈觉不足,愈学愈知无知。那些动辄教训他人的,多半腹中空空如也。
其四,逃避现实。有人以为修行便是远离尘世,躲入深山。殊不知,红尘即是道场,烦恼即是菩提。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逃避现实,何异于掩耳盗铃?
其五,执着空理。整日谈空说有,论玄说妙,却于日用常行中,丝毫不能受用。此辈犹如数他人珍宝,自己却一贫如洗。
修行之道,贵在平常。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随缘任运,不假造作。若能在行住坐卧中,时时觉照,处处用心,便是真修行。否则,纵使读遍三藏十二部,坐破蒲团千百个,也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
修行人当知:大道不在远,只在目前;真如非他物,即是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