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澜说:“越穷的人越大方,因为认知低,不懂钱的重要性,有钱就消费,家人需要用钱时,却拿不出来,真正的有钱人对钱有计划,该花才花。不会让家人陷入无助,给家人安全感,穷人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是大大方方的小气。”
这话像根针,扎进人心里才觉出疼。世人只见那缺钱的主儿在酒桌上抢着买单的手,却看不见他回家后对柴米油盐的算计。钱在他手上烫手,今日不撒出去,明日便成别人眼中的铁公鸡。正如《儒林外史》里胡屠户的银子,捏着怕化,捧着怕摔,终究当了别人眼里的冤大头。
富裕者的小气,却是门道行当。王充《论衡》有言:"积谷防饥",四个字写尽了富人的盘算。你看见他在菜场挑挑拣拣,没见着账簿上划出的三笔账:一笔给老人备着心安,一笔给孩子留着前程,最后一笔在暗处托着全家的底。这种小气不是抠搜,是把铜板磨出刀刃的功夫。
想起那个老典故:楚王得弓,旁人呼万岁,唯有令尹摇头。"弓愈强则弦愈紧,弦紧易断啊"。钱财也是如此,攥得太松是泼洒,攥得太紧是勒喉。蔡澜说过更透的:"钱是奴隶,你当主子才算真本事",明晃晃的银子要化进生活的骨缝里才算物尽其用。
最怕的是缺钱者那份"大方",裹着自卑的糖衣。像《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撒出几十两银子当体面,回程路上连驴车钱都要赊账。真正的担当不活在别人舌尖上,而是该掏出钱时兜里有响动,该拍板时桌上落得下稳当。
钱要有温度。这温度不在钱匣子的厚度,在于急需时它能融成雪里的炭。富人小气的底气,是暗流下的盘石;穷人阔绰的局促,却是薄冰上的独木桥。说到底,对钱的认知便是对人生的丈量——懂得在风浪来临前造船的人,才有资格在大潮里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