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大德黄念祖老居士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闻名发心”,听到佛的名字就愿意发心。“十念必生”,你至心信乐,念十句就生极乐世界。所以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你再困难,再忙,每天只修十念总是可能的。法源寺新圆寂的老方丈,他是禅宗,他修十念法,也可以往生。凡夫往生极乐就不再退转了,就是阿鞞跋致,还有什么法比这更顿。连动物乃至地狱罪人都可以往生,所以是普度。还有“见树得忍”,极乐世界的菩提树,若有人看见,就证无生法忍。菩提树的功德是这样不可思议。打个比方说,禅宗的举拳竖臂,问话人看见拳头就开悟了。极乐世界的树,更加不可思议,任何人见到树就得无生法忍。净宗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同时也由于极乐国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庄严,所以国土中万物严净。一切东西都非常庄严,非常清净,极微绝妙,无以复加;并且万物都是光莹如镜,都像镜子一样,可以照到十方世界,而且光明遍满虚空。若有众生接触到光明都得安乐,灭除垢污,出生善念。国中万物都是妙宝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到香味,自然修习佛所传授的妙法。所以极乐世界一尘一毛都是华严境界,圆明具德。圆具一切光明清净,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所以愿文开头这四句是表示整个极乐世界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完全是华严境界,也是每一位读者自心的妙明境界。每一愿都是为众生,每一愿都是阿弥陀本妙明心的显现,每一个事相都是清净句。天亲菩萨说:极乐世界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底下说,在此佛刹中,“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以我们也就看出,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第一个愿就是国无恶道愿,国土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三恶道。愿文中“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指的是畜生道。地狱,古印度话是那落迦或是泥黎,有四个意思:一、是不可乐,苦极了,没有可乐之处。二、不可救济。三、冥暗。四、地狱。地狱有三类:㈠根本地狱,包括八热与八寒地狱。八热地狱的最下第八狱,叫做无间地狱,所受罪报,相续不断,没有间歇,其苦无量。㈡近边地狱,在八大地狱每一门之外附近处。㈢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种类无数,受苦无量。地狱苦果,最重之处,世间一日之中,地狱众生八万四千生死。《地藏经》希望大家看看,曾经有人说是假的,其原因可能是世间流传的共有两种,其中一种在大藏里头没有根据。但是大藏中有《地藏经》,是唐朝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翻译的,有根有据,不能说《地藏经》全是假的。希望大家看看《地藏经》,我读这部经总是落泪悲泣,当我看到遍虚空,十方世界,一切地藏王菩萨都聚会到一起,释迦牟尼佛拜托地藏王菩萨说:地藏啊地藏,一个众生,只要他有一丝一毫的善因,你就不要叫他进地狱。世尊一度又一度的拜托地藏王菩萨。我每次读到这里,每次都是泪不能止。
其次是饿鬼。饿鬼经常饥饿,所以叫饿鬼。经常千百年听不到水的名字,更不用说看到水接触到水了。他胆小害怕,所以叫做鬼。他有他的威力,所谓鬼神,能降祸于人。鬼可以把人抓走、杀死等等,又常被诸天驱使强迫劳动。所以鬼很苦。鬼没有不饿的,所以佛教中老放焰口,就是给鬼施食,把鬼的喉咙打开,把所施的食物变成甘露,鬼才能够吃。
第三是畜生。新译叫做傍生。“傍”是横,形状是横的。猫狗不像人,人是直立站着的,猫狗是横着的。畜生道遍在各处,披毛带角,有鳞甲,有羽毛;在水里也有,空中也有,陆地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受苦无量。常见的猪,都要受一刀之苦,而且子子孙孙都被斩尽杀绝。尺蠖(槐树上的绿色肉虫)挣扎在蚁群之中,一口一口地被蚂蚁活活咬死。报纸上夸耀名厨的技术,一盘活鱼被客人吃光了,嘴唇和眼睛都在动,这就显示人在咀嚼品味之际,鱼正惨受千刀万剐粉身碎骨之苦。从以上常见的事,可略窥畜生无尽诸苦。
极乐国中没有三恶道,所以是净土。《阿弥陀经》:“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国中众鸟是弥陀教主“变化所作”。以上是第一愿。第二不堕恶趣愿:“焰摩罗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罗常译作阎魔。焰摩王主守地狱,主管世间生死罪福种种业报。本愿承接第一愿,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并且国中众生永不更堕三恶道。愿文是:阎摩罗界、三恶道中的众生“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本愿有三个重要涵义:㈠恶道众生同可往生。㈡往生的众生决定都成佛。㈢往生者纵有极重的罪业也不堕入三恶道。从本愿中完全托出了弥陀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本心。极乐国中不但没有三恶道,而且三恶道中的一切众生一旦生到佛刹之后,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国中没有恶趣,大家都来,来了之后大家都要成佛,这就是佛的本愿。更应注意和感恩的是㈢“不复更堕恶趣”。到了极乐世界,不会再堕到恶趣里去。从这句愿文就可破现在有种反对带业往生的说法,他们举出净土三经都没有带业往生的明文,就认为带业往生这话是错的。这种论证不但违反净土宗教义,而且这个态度也是违反科学的。弥陀大愿中明明白白有“不复更堕恶趣”的话,若是根本往生的人都已恶业全消了,阿弥陀佛还要加这句愿文干什么!应知不更堕恶趣是由于佛的愿力。他虽然带着应入恶趣的罪业来了,但他可以在极乐国土勤修功德,更加极乐种种增上因缘,成就殊胜功德,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所以不复再堕恶趣。不复再堕恶趣,就是对带着恶业去的人说的。如果来的人,每个人都没有恶业,还说你不用更堕恶趣干什么!那这话就是多余的了。法藏比丘怎么能说废话发废愿呢?所以龙树大士说:“若能生彼国,终不堕三趣。”龙树菩萨这话也是如此。倘若往生的人的罪业已经消清了,龙树菩萨还说这话干什么!龙树大士大家都普遍尊重,是八宗的祖师。龙树菩萨的话,希望大家重视。这个愿非常殊胜:㈠是恶趣的众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堕入三恶道,表示弥陀的悲心无尽。㈡是往生的人都要成佛,这是大誓愿海的本心。可以看出,弥陀圣心,愿愿都是为众生,愿愿都是愿一切众生成佛。在这愿之末是“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现在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实际上阿弥陀佛已经久远成佛,成佛十劫还是示现),所以这一切愿都已成就,都是现实的。我们只要如法奉行,就一一都可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