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的一段话:
“不要和年迈的父母争辩,年纪大了,尊重他们就好,她们的思维和认知,在人生经历中已形成闭环。年迈的父母如陈年的书,字迹已定,何必执笔改写?
他们的固执里,藏着岁月的沟壑与智慧的光。顺从不是认输,而是以柔软包裹时光的棱角,在沉默中成全爱的体面。”
父母年纪大了,真的不必较真。前几天给我爸买了个智能马桶盖,他嘴上说“浪费钱”,却偷偷拍了照片发家族群。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们的固执不过是另一种温柔。
人这一生啊,争来争去图什么呢?我邻居上个月和父亲吵了一架,就因为老人总把快递纸箱囤家里。后来老爷子默默把纸箱卖了,用那三十块钱给孙子买了泡泡机。看着孩子玩得开心,邻居哭了——我们总在为对错争执,却忘了背后都是情分。
想起撒贝宁说过件事。他给母亲买了新手机,教了很多遍微信视频,母亲总说“会了会了”。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打开那个从未拨打过的视频按钮,才明白母亲只是不想麻烦他。老一辈的爱,都藏在笨拙的沉默里。
卡尔维诺说过:“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的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我们踩着父母的肩膀见识了世界,却嫌弃他们不懂年轻人。可谁还记得,小时候是他们牵着我们的手认识这个世界。如今他们头发白了,反应慢了,就像小时候我们学步时的踉踉跄跄。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最深沉的爱,是绝囗不提,不去谈论也不去抒情。
最近刷到网红“老陈”的视频,他放弃城里高薪回乡陪父母种地。他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能牵着他们的手慢慢走,比什么都重要。”这话真戳心——陪伴不是改变,而是理解他们一辈子的习惯与坚守。
其实父母要的真不多。你回家时那盏亮着的灯,你随口夸句好吃他们忙活半天的菜,都让他们开心好久。
时间不等人,与其争个对错,不如多牵牵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就像小时候,他们从不嫌弃我们走得慢,总是耐心等着。现在轮到我们了,也该这样牵着他们,慢慢走,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