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
弘化社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所谓: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
人,只有知足常乐,才会永远富足。
太贪,一无所有
《道德经》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追求钱财,而失了本心,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历史上,不乏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案例。
有这样一个典故:
一位出家人神色慌张地从林中奔出,
恰遇两位友人,便道:"太可怕了,我发现了一箱金子。"
两人听闻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追问:"金子在何处?快告诉我们!"
僧人告知地点后,二人立即前往,果然寻得黄金。
见到金子后,贪念顿生,各怀鬼胎地商议如何运回。
其中一人提议:"白日搬运太过显眼,不如夜间行动。你先回去准备些吃食。"
他暗自盘算:待其返回,便从背后偷袭,独占黄金。
而回去准备食物的人则想:不如在饭菜中下毒,毒死同伴,独吞财宝。
最终,一人死于棍棒之下,一人命丧毒食之中,
临终之际,他们才想起僧人的警示...
贪心不足蛇吞象,欲望过盛终害己,若不对贪欲加以约束,必将招致祸端。
有些人因贪得无厌,不仅未能获得更多,反而失去已有的一切,
靠贪婪获得的东西,终将因贪婪而失去。
《菜根谭》中说: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这世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贪求过多,是祸;
少贪一丝欲望,也就多一些心清宁静。
知足的人,最好命
庄子曾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人生在世,与其违背天性追逐名利富贵,不如学会适可而止。过度贪求往往会让人迷失自我,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本就难以十全十美,与其执着于虚无缥缈的完美,不如珍惜当下拥有的快乐。
当贪婪占据心灵,人们就会绞尽脑汁去填补欲望的沟壑,反而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生命本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过程。
造物主不会将所有美好都赐予同一个人,因此不必过分强求。懂得满足的人,才能摆脱欲望的枷锁,活出从容自在的人生。
真正的智慧在于:以平常心看待得失,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真谛。
人生,只有懂得知足,才能拥有平静的内心,
懂得知足,才能拥有最纯粹的快乐。
做人,感恩知足,不争而成,上天自会善待。
▽
“致虚极,守静笃”。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内心的丰盈和富足,
放下形形色色的贪婪和物欲,才能收获一个清静、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