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段非常通透的话:
“人过了六十岁,对于别人来说,你啥都不是,没有人需要你,社会也不需要你,你已经没了利用价值。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没有人在乎你,你又何必在乎谁。如果你健康地活着,就自找乐趣,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放飞自我,活出晚年的精彩。”
人一旦过了六十岁,或许会真切地感受到,在别人眼中,自己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曾经在职场上风光无限,为家庭遮风挡雨,可如今,好像渐渐失去了那种被强烈需要的感觉。
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的观念、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自己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仿佛成了一个“局外人”。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感到焦虑不安、迷茫困惑,害怕成为孩子的拖累和负担,总想通过做一些事,说一些话来证明价值。
殊不知,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态,很多事情想太多只会困住自己。当你活出心宽似海,福气自会来。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当我们不再被外界的“需要”所裹挟,其实正是回归内心、寻找自我的好时机。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烦恼的泥沼,觉得不被重视、不被在乎。但仔细想想,这些烦恼其实大多是自找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忙,没有谁会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
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何必为了别人的看法而烦恼呢?
没有人时刻在乎我们,我们又何必去在乎别人的眼光,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呢?
其实,过了六十岁,我们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生活的重担,反而可以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如果身体健康,那就尽情地去寻找生活的乐趣。去旅行,让心灵得到洗礼,去和老友相聚,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过了六十岁,我们也可以拥有这样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不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再为世俗的眼光所扰,只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真正地放飞自我。
六十岁,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生活的起点。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会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宰,自己的快乐由自己掌握。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也不是为了讨别人欢心。如果是,那个人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不要跟人攀比,也不要多管闲事,谁的人生谁自己负责。我们只要默默地专注于自身,过好自己也就够了。
愿我们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微笑向前,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