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二因缘广论》【原创】 [复制链接]

11#

引经论说明一下,触因缘。
《缘起经》云:【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云:【六触身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触身。。。。。。。。六意触身。云何眼触身。
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耳鼻舌身意触身。随所应当广说。】

触者,眼等六触。
眼根,色尘,眼识三法和合,生眼触,余耳等触,也是这样,。
TOP
12#

云何触因缘受。由触因缘故。故有受因缘。受者。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又受者。领纳等义。
三种领纳。又受者。受蕴受心所。云何乐受。谓身心乐领纳。顺乐受缘缘时缘境等所生之。名为乐受。
云何苦受。谓身心苦领纳。顺苦受缘缘时缘境等所生之。名为苦受。云何不苦不乐受。谓身心不苦不
乐领纳。顺不苦不乐缘。缘时缘境等。无身心乐领纳。无身心苦领纳。名为不苦不乐受。三受无性。
受之之迷。成爱因缘。有偈颂云。

受者有三种。乐苦不苦乐。
三种领纳义。受蕴受心所。
身心乐领纳。身心苦领纳。
不苦乐领纳。无性迷成爱。
TOP
13#

引经论说明一下,受因缘。
《大乘五蕴论》云:【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杂阿含经》云:【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华严经》云:【触因缘生受。】

受者,就是受蕴受心所。
受者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TOP
14#

云何受因缘爱。由受因缘故。故有爱因缘。爱者。谓贪。爱有三种。一欲爱。二色爱。三无色爱。
云何欲爱。谓欲界贪。如贪五欲六尘等。是为欲爱。云何色爱。谓色界贪。如贪四色界定之心等。
是为色爱。云何无色爱。谓无色界贪。如贪四无色定之心等。是为无色爱。又爱者。贪欲也。又
爱贪者。根本烦恼之一。欲贪。色贪。无色贪。即三界六道之贪。三贪无性。执之成取因缘。有
偈颂云。

爱者有三种。欲色无色贪。
五欲六尘等。四四定心等。
道无三界贪。众迷此之性。
苦恼无有边。取因缘随之。
TOP
15#

引经说明一下,爱因缘。
《杂阿含经》云:【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大方等大集经》云:【贪着心者。即名为爱。】

贪着心,就是爱;贪者,就是爱。
TOP
16#

云何爱因缘取。由爱因缘故。故有取因缘。取者。谓执取。取有四种。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
四我语取。云何欲取。谓贪欲执取。五欲六尘四四定心等之取。名为欲取。云何见取。谓四见执取。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身见者。不正见恶见之一。为根本烦恼。此为意译。音译萨迦耶见。又名我见。
于五蕴因缘假合身心。妄计有我我所之心所。五蕴身不正知见。名身见。边见者。不正见恶见之一。
为根本烦恼。又名边执见。即边执不正知见。此有二种。常见有见与断见无见。前于五蕴法中。妄
计有常。后于五蕴法中。妄计此蕴灭。如是等名边见。邪见者。不正见恶见之一。为根本烦恼。谓
不正之知见。谤无因果轮回等。名邪见。见取者。不正见恶见之一。为根本烦恼。又名见取见。谓
于身见边见邪见、执取为正知见。名见取。如是四见。总体名为见取。云何戒禁取。谓戒止禁绝执取。
不正见恶见之一。为根本烦恼。又名戒禁取见。于不正之戒禁。执取为正知见。名为戒禁取。云何我
语取。谓我言语执取。净语不净语等。名为我语取。有义。四取谓。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执取
四取。无性非性。有因缘随之。有偈颂云。

取者有四种。欲见戒我取。
四取义异异。吾人应观之。
四取为虚妄。界众无少者。
种种执取者。转到有因缘。
TOP
17#

引经论说明一下,取因缘。
《缘起经》云:【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云:【四取者。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

四取的解释,有很多人解释错误,想正确理解,可以看上面的《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TOP
18#

云何取因缘有。由取因缘故。故有有因缘。有者。谓业有存在。起身口意三业。此有有三种。
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云何欲有。谓欲界业有存在。趣之当有。名为欲有。云何色有。
谓色界业有存在。趣之当有。名为色有。云何无色有。谓无色界业有存在。趣之当有。名为
无色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为三界六道有。又有者。有漏业。因缘业。又有者。色受想
行识。三有幻化无常。业力令之。转生因缘。有偈颂云。

有者有三种。欲色无色有。
三有之正义。业有存当有。
造三因缘业。色受想行识。
如是等等性。趣向因缘生。
TOP
19#

引经说明一下,有因缘。
《佛说分别缘生经》云:【有者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TOP
20#

云何有因缘生。由有因缘故。故有生因缘。生者。谓有业果报五蕴。名为生。得阴界处命根。
名为生。先无今有。名为生。六道四生。名为生。欲生色生无色生。名为生。未来世之生。
名为生。如是等名为生。由五蕴等生故。成老死因缘。有偈颂云。

果报五蕴。是名为生。
生者多义。如是应知。
生之因缘。执有有性。
入世间尘。老死性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