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
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好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人菩萨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人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虽有涅槃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人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利益,岂不一心求欲见佛,如婴儿不应离母,行道不离粮食,大热不离凉风冷水,大寒不离火,度深水不离船,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云何得不离诸佛?
答: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虽行福德,智慧薄少。虽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萨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嗔恚偏多,生毒虫中。菩萨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生阿弥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