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善者
指一生乐善好施,有贫穷困难者,能发大慈悲心,因而施舍钱财米粮给贫困者;或别人有不如意,情绪低落,心神不安,于此能发大慈悲心,布施法语,安慰他人,普令离苦得乐,精神和协统一,做施无畏者;别人病苦无法送医,能为病患者送医付医药费者;能普劝他人行素食,多行放生业,不从事杀生业者。
鼓舞他人常行助印佛经,听闻佛法,能普劝他人归依三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共证菩提者;建筑佛寺,兴建道场,普施三宝(梵语tri-ratna),令道场早日圆满,给与社会群众可共参佛法,礼佛瞻仰三宝,令出家师父讲经说法,度化无量众生者。
这一切行为举动,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
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种什么善因,必然会得什么善果;一个人活在世间,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都不断的一直行善,整个脑海里都是慈善的业识种子,所念的是慈善,所做的也是慈善,心行与所做皆是慈善之业。
是故,当此人欲命终之际,整个脑海里所浮现的业识种子,都是慈善业识,心生喜悦,命终就是凭此慈善喜悦之心,一刹那间,而得生善道,乃至念佛得以往生净土。
四、非善非恶,小善小恶
非善非恶者,就是不很明显的善与恶;小善小恶者,就是一生中为善不大,为恶不大,平平凡凡度一生,庸庸碌碌混过一辈子,如是之人,在命终之时,没有大修行的种子,也没有大善种子,更没有大恶的种子;这时候命终者的心里业识,非常薄弱,对世间易生执著,恋情世间,不舍世间,因此,心生大苦恼,颠倒挂碍,妄想纷飞,内心凌乱,七上八下,意识缓慢脱离肉躯,业障(梵语karmavarana)一旦现前,易堕入三恶道。
所谓:阴境一现前,瞥然随它去。
通常佛门中所说的超渡者,一半以上皆指这一辈的人士;大修行者,都已开悟证成菩提,不必超度了;大慈善家,心地皆是慈善业识种子,往生善道能自在而去,不必超度了;大恶的人,一生都是造一切恶业,心地染污不清净,全身强而有力的恶业种子,命终即刻随强而有力的恶业种子,牵制堕落三恶道,由不得自己作主,随业所牵,直接堕落恶趣,不必超度了,若要超度困难甚困难;所要超度乃指非善非恶,小善小恶者。
死亡后真有灵魂吗?
在佛门中不叫灵魂,灵魂的说法太儱侗了,而称为意识或神识,佛法是肯定意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生命,是由心灵和身体和合而形成。心灵是绝对不灭的;身体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和合所成,身体是物质的东西,会经过生老病死的阶段,是可坏性的,是不能自在的,是无常的东西;一旦我们的神识离开了身体,称之为死亡,所死的实在是身体,而不是神识,神识是死不了的。
我们时常听说过,社会上有很多人,有气绝之后,经过数天之后,常有死而复活的情形,这根本原因有二种:
一者,神识尚未脱离身体所致,因此死而复活。
二者,是去而复返。是故,对于临终大事,千万不可草率行事,要慎重处理亡者,本文所提供临终的常识,是以唤醒社会人士,对临终者前后有个正确的重视。
人死为鬼,这种论调是谬论,鬼是六道中的其中一道,说人死为鬼,是答对六分之一而已!尚有六分之五的机会可当;所以不可说人死当鬼,若硬性要说人死当鬼的话,这在佛门称为常见,否定了其他的五道;若说人死了之后,身体腐烂,什么都没有了,如木头火化之后成灰烬,否定了神识的存在,不相信有灵魂,如是之辈,佛门称之为断见。
常见与断见称之为二见,二见皆是邪见,犯了邪见不能入佛知见,既然不能入佛知见,就不能证菩提,入大涅槃,永处长夜黑暗,于三界中往返不休不止!
六道乃包含天道(梵语deva-gati)、人道(梵语manusya-gati)、阿修罗道(梵语asura)、地狱道(梵语naraka-gati)、饿鬼道(梵语preta-gati)、畜牲道(梵语tiryagyoni-gati),六道是凡夫众生轮回的窠臼,是有情生命流浪的大本营,是众生造业自然感召的业道,造什么业因,就随业感应在六道的任何一道去。
古德云:“升天自有升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正是此意。
既然已当鬼,就是已随业力投生去了,鬼之存在是不可否认的,我佛陀在六道当中,就曾经谈到鬼道的问题,鬼的层次很多,比方有饿鬼、恐怖鬼、多财鬼、少财鬼、啖血鬼、啖精气鬼王、厉鬼、鬼王、恶毒鬼王、大诤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五目鬼王、主财鬼王、恶目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鬼的存在遍布陆海空,无处不有,各部经典几乎有论及鬼道,甚至民间亦留传不已!
现在举例三件离奇惊人的鬼公案,证实鬼的存在是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上至天空,下至山河大地,皆有鬼的住处,有鬼的活动处,有鬼的木本营。
六年前有一位中年男子告诉我,他曾经由台东市欲回高雄,开著BMW西德车子,缓缓往西部而出发,此时正是太阳西落,接近黄昏之际,同时天空黑云密布,下著蒙蒙细雨,车子开到大武,经过一段崎岖险降坡的低洼处,突然走出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长长的头发,穿著白色衬衫,红色裙子,婷婷而立,右手高举,向这辆车子挥手,有意搭上这中年男子之车,这位男子看得很清楚,毫无犹豫,就将车子打方向灯,往路边停靠。
这位美貌小姐开口道:“这位先生是否能包容一下!天气不好,下著大雨,等车不便,我想到屏东,搭车方便吗?”
中年男子说:“方便!方便!无妨,反正车上也没载人,请小姐上车吧!”
这位小姐上了车后,把车门关上,车子开动之后,一直往屏东直驶,一路上美貌的小姐都没开口,这位中年男子也没开口,车子中途没有停车过,车上只有一男一女,彼此默默无言,车子顺著弯弯曲曲的山路,时而爬坡,时而下坡,路面有时高低不平,低洼处与高凸处,多得不胜枚举。
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行驶到枫港,欲下车上WC(厕所)于是路边停车完毕,这位中年男子,心里突然无意中起了寒,有点不自的感受,好像有话要对这位小姐谈,把头猛然回头一望,这么一望,不得了了,不看还好,这么一看,当下受不了事实的考验,有话说不出,叫也叫不出声,在那恐怖瞬眼间,禅定的功夫不够,即刻晕倒于驾驶台上,似乎奄奄一息。
在恐怖懔懔笼罩下,昏昏迷迷的度过三十多分钟,逐渐的清醒过来,只觉得裤底下湿透了一大片,省得去拉尿,但是精神上所受的刺激,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这时候的中年人,在似醒非醒的状况下,再把头留神往得面一看,这位美貌女子确实不见了,果然刚才的经过是活生生存在著,这么晕倒过去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过去以往所未曾见过的事实,竟然今天会摆在我眼前,真是不可思议!
中年男子很细腻的描述给我听的时候,只见他亦然内心有所寒惧,皮层显示出疙瘩,耸立良久,两眼惊奇炯炯有光,心神颤动未得和协,一副受惊的模样,令人同情。
中年男子告诉我:“师父啊!自从那一次遇到女鬼,我心灵上时常涌现出那女鬼的形象,导致心神不定,恐惧不安,以后在路边见了再美丽的小姐,我绝对不敢轻易载人,免得历史重演”
我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正是此意,这也是有前因后果的,造下什么因,必定成就什么果报,逃避不了的;仁者心存慈悲之念,毫无邪念,是故无重大伤害,仅以恐怖晕迷之报,佛门有句话:虽有重大恶业,肯忏悔、肯忏过,肯发大慈悲心为人处事,多行善事,乃至能慈悲一切恶人,此人重大恶业将逐渐减轻。
慈悲恶人,慈悲冤亲债主,慈悲仇敌,慈悲所僧恨之人,慈悲无缘之人,以德行感召他们,他们蒙受大慈悲心的化育,他们的心地也会一一被软化,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解消恩怨。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菩萨(梵语bodhisattva)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僧恶人。”
唯愿仁者广行善业,利益众生,毕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生死炽然,苦恼无量!更应该发大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普度一切众生,愿代替众生受无量苦,普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大乐。”
这位中年男子言:“很感激师开示,弟子仅记于心,毕此一生,尽我所能,乐善好施,利益他人,护持如来正法,维护三宝。”
这位仁者将载鬼见鬼怕鬼的实况,禀白得一清二楚,道出他亲自载鬼的经过历程,今摘录此篇,令诸大善信共知共识,明白普天之下,鬼是遍布陆海空,无处不有,无孔不入,得以证明如来所说鬼道,确实存在,无可置疑。
现在举一个离奇见鬼公案,供给诸位同仁共参:我们要明白,鬼道生存的空间是不一定,有时在荒山野外,有时在川河溪圳,有时在古庙古屋,有时在屠场,有时在坟墓荒野,有时在士农工商,鬼的分布线网,是不分古代或文明,不分过去与未来,不分此世界或他世界,鬼的存在不会被时间与空间所左右,所动摇!我们相信有鬼,鬼亦然在;我们不相信有鬼,鬼也照常存在。
鬼的存在性,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众生造了种种恶业,自然感召的果报,假使没有造下鬼的恶因,自自然然,就不会投生鬼道,鬼道之所以当鬼道,是由造种种鬼之行为业因,于是感应投生鬼道去。
我们当业障现前的时候,自然能看得到鬼,比方说,要看台湾电视公司,我们就将调频网,转到台湾电视公司的频率、频道,即可看到台视公司的影剧;要看中视或华视,亦同样将调频网转到中视或华视公司,如此就能看到中视与华视种种节目;同样的理由,我们虽然目前当人,能看见鬼的人,心的业识要跟鬼的业识一样,才能看见鬼道的众生,这种情况有二种:一者、有神通者。二者、带有业力者。
普通的人见鬼,本身没有开悟证果,又没有神通(梵语rddhi),没有禅定功夫,所看见的鬼道,此人是业障现前的流露,不是好现象,是不吉祥的;虽然当人,但是心里却有鬼的业识,是不齐全的人,凭此心里具有鬼的业识种子,就可以看见鬼道众生,人心与鬼心接近,无有高下,正等无异,如同看台视须转台视频道一般;要见鬼亦须具足有鬼的业识,不然难以得见鬼道,临命终之人,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前,业识也最脆弱的时候,兹当此时最容易看到鬼,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有一位在家弟子的父亲,受过良好大学教育,自己认为自己是文明的知识份子,一生中最不信邪,宗教一概不信,也就是不信佛菩萨,不信鬼神,崇拜自我,享受人生,了此残生的一辈。
有一天,生了一场大病,医生诊断结果,说是得了胰脏癌,他的父亲得知胰脏癌的坏消息,住在高雄医学院里面,有亲戚朋友为他照顾与安慰,但是他的内心深处,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恐惧死亡,个性暴燥,日难安夜难眠,痛苦又无奈!日积月累,面容憔悴不堪,走起路来颠仆不已!
突然有一天,在半夜二点左右,他独自从床铺爬起,脸朝向门口,高喊著:
“义雄啊!好久不见,近来好吗?我想念你呀!义雄啊!很感谢你来看我,此恩难报。”
他的父亲一直叫个不停,若有其事,旁边照顾的二位朋友,捏了一把冷汗,觉得莫名其妙,在病房里面,只有一张病床,病人一位,与二位看护者,其它旁边都没有人,为什么直叫直喊:义雄、义雄呢?好像不对劲,正在疑惑不解当中,看护病人的其中一位突然想起了,告诉陈振辉而说:
“义雄是病者以前的老友,六年前发生车祸而逝世,已死了多年,今天他大吼大叫,就是叫车祸而死的义雄,真是活见鬼;听说将要命终之人,往往意识脆弱,业障现前,无量劫的冤亲债主会找上门来,唯有临命终之人才能看见,正常人是看不见的,他喊个不停,我心里很不自在,真是不是滋味,有点凄凉的感受,说实在的,我很害怕!你怕不怕?”
陈振辉说:“根据你这么一说,我同样也是人,怎么不怕鬼呢?我不怕老婆,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看见鬼,我是佛教徒,时常跪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希望今生此世不要让我看见鬼,看到鬼不往生也得晕倒,阿弥陀佛!”
另一位又说:“明天我不想来照顾他了,听他乱吼乱叫,心不由自主,恐怖寒心,你来不来!”
陈振辉说:“怕归怕,照顾还是要照顾,佛号照常还是要念,老老实实听我师父的话,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一句罪灭河沙,有缘的冤亲债主听了佛的圣号,会法喜充满,甚至念佛超度他,还有甚么可怕,谁怕谁呀!见了鬼顶多晕了过去而已!爬起来再念佛。”
另外一位果然第二天晚上,不敢再来看护他的朋友了,陈振辉照常守护照料,经过二个星期的关怀与安慰,他的朋友受不了死神的挑战,终于命归黄泉,与世长辞。
最后再举一个为女鬼化妆的公案:
有一家女子美容院,生意很昌隆,老板娘很年轻,是一位很虔诚的佛门弟子,来来去去的客人很多,这家女子美容院的美容师,个个端庄秀丽,品行素养,可达人意,得到当地人的嘉许与赞叹,美容的技术优异,经济廉价,表现出具有相当商业道德。
有一天夜晚,客人稀少,生意欠佳,不尽理想,店里面客人都一无所有,已经接近打烊(关店门)的时候,却突然冒出一位不熟悉的客人,这位女客人脚步很稳重,徐徐走近化妆台,面貌严肃,没有丝毫笑容,于是对美容师开口道:
“我明天欲行婚嫁,当新娘子,今晚特别来此化妆点缀一番,很抱歉,你们要关店的时候,我才赶过来,实在有劳驾诸位美容师们!”
美容师说:“那里!那里!这是应该的,我们能为你服务,是我们的荣幸啊!恭禧小姐您,明天要当新娘子,明天是你最快乐的日子,祝福您喜气洋洋,请问小姐何方人氏?”
小姐答言:“我是隔壁村的人氏。”
美容师边说边化妆,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这时候的美容师,只觉得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寒意,到底为什么!这位小姐的手会这么寒冷呢?同时脸部也很寒冷。
于是美容师问小姐说:“请问小姐,你的手与脸部为什么如此寒冷呢?”
小姐说:“因为刚才来的时候,风很大,而且又寒冷,把身体吹凉了,对不起!”
前后美容师化妆,有一个多小时,化妆完毕,小姐将钱付完之后,即告别而去;这时候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走近柜台处,欲结算今天的帐目,把抽屉拉出一看,不得了啦!不看还好,这么一看,几乎把老板娘吓晕了,只听到老板娘大声喊著:
“有鬼、有鬼!把我吓死啦!我们化妆化到女鬼啦!刚才那位小姐根本不是人,是一位女鬼啊!是多么恐怖,多么令人心惊瞻跳,你们大家来看抽屉里面的不是钱,有几张是冥纸(银纸),不是钱呀!是刚才那位女鬼所拿过来的。”
有一位美容师说:“老板娘,刚才那位小姐拿钱给你,你没看清楚吗?不是钱的话,你怎么会把它拿下去?”
老板娘说:“刚才明明拿下来的是新台币没有错,我还年轻,没有老花眼,绝对不会看错的,新台币怎么会变成冥纸(银纸),让我想不通,越想越可怕,真不可思议!”
美容师又说:“老板娘,对啦!对啦!我刚才为这位小姐美容他妆之时,怪不得她的手是冰冷的,脸部也是冰冷的,我的心里一阵又一阵的起疙瘩,不断不停的起寒意,总觉得不自在,不对劲,实在活生生见到鬼,令人畏惧,吓死人了!”
老板娘说:“鬼道的众生,要来或不来,防不胜防,非人力所能阻止,该来的还是会来,不该来的总是不会来,一切总是有前因后果,在因缘果报中,演完人生的戏。”
以上所举之实例,是人见鬼,鬼见人,人要见鬼不容易,甚至相见不相识;鬼要见人往往较容易,鬼有鬼的业报世界;人有人的业报世界,人鬼不相同的世界,要相逢相识,实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要相逢相识,业识要接近的程度,或业相等,如此一来,人与鬼之间才能共知共识。
总而言之,人死之后,意识(灵魂)是不灭的,所毁灭的是身体;人一旦命终,乃随业力所牵制,所牵引,要投生(投胎)到六道任何一道,是业力所支配,业力所肯定,造什么业,就随什么业而流转。
业力是最公平的,也是人生一切遭遇的真相,业力能让人上升,也让人堕落,犹如天秤。业力也是最平等的,所造的业是六道的那一道,就投生那一道去,所以说业力最平等。
业力也是最无奈的,当你所造的业是六道的那一道之时,将后就必定随业而牵引去投胎受生,由不得我们做主,也无法做主,乖乖伏首在业力之下,所以说业力最无奈。
此业识不断的在变化,不断的在变迁;再如何的变化变迁,总是死不了,真如本性,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死亡后心里执著,所产生的后遗症
佛门弟子也好,社会人士也好,当命终之后,心里若产生强烈的执著,会带来很多后遗症,带来很多麻烦,带来不可收拾的下场。
因此,呼吁有心学佛者,乃至社会人士,面对命终之际,应该勇敢承受死亡的事实,不可逃避死亡,死亡之事实,也逃避不了的。
生老病死乃天经地义,佛菩萨也更改不了,也奈何不了生老病死,鬼神人类对生老病死也爱莫能助,眼睁睁的看它生,看它老,看它病,看它死;在轮回(梵语samsara)的途径,生而又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无止境,不休不止;犹如铁炼,一个钓一个,形成炼条;生又死,死又生,形成生死大洪流,亦复如是。
众生(梵语bahu-jana)不得解脱,不得开悟,不得证菩提,不得入大涅槃,致使流浪生死,六道往返,当下的根本原因,生死源头,就是强烈的“我执”在作怪。
“我执”是生死的根本,轮回的关键,烦恼与菩提的分水岭,生死与涅槃的界限。
因此,修道者,假使我执不破,我执深重,顽固不化,坚持我执知见,我执奋斗到底,那么,就永远当不完的凡夫众生,永远无法毕业,永远无法证成无上正觉,欲脱离六道轮回,欲解决生死大事,遥遥无期,无有是处。
诸位同参道友们:我们现在修行,当下一切处所,皆在破我执而精进;临命终之际,也是在破我执而努力,佛陀在华严经曾经说过一段话,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华严经云:“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梵语avidya)、妄想、执著所遮覆;若无妄想、无明、执著,则自然智,无师智自然显现。”
由此可知,众生之所以众生,不能证成如来智慧德相,不能成就自然智、无师智,其根本所在,就是无明妄相与执著的遮覆,因而障碍菩提自性的流露,始终无法开悟证果。
是故,若欲圆成无师智、自然智,成就如来智慧德相,应从无明妄想执著破之,来净化它,升华它,最后就能开花结果,让菩提自性朵朵开,此时此刻,自然智、无师智,不假方便,不落次第,自得心开。
现在举出一位临命终因强烈执著,所带来的后遗症,供给诸位同仁共参:
有一位很虔诚的佛门弟子,姓苏名丽云,高雄市人,是个正信三宝弟子,持素多年,常亲近三宝,听闻如来正法从不间断,早晚课诵持之以恒,有朝一日她告诉我一件命终者,执著与不执著的利弊,这位命者正是他自己的亲生男孩,我们可以推想得到,这是一件令人悲恸可泣之壮举,事情演变是这样子的:
当他疼爱的男孩,躺于医院不久,医师宣告是得到肝癌的时候,家人得此噩耗,最伤心最悲痛的,无过于为人父母,父母亲对子女的爱,始终是连心的,那种无奈,那种失落感,可谓悲痛至极,话下无法描述;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过去所未发生的问题,竟然在这时候发生,这种事实接受不得,不接受也不得,无奈又能奈何呢?
时间是会过去的,拖延数月,这令人关怀心疼的男孩逐渐憔悴,身心将近不得自主的时候了,这男孩很懂事,很聪明,很听父母的话,从来不会忤逆父母,在家里扮演著乖巧的角色,因此,得到父母的宠爱。
当肝癌蔓延浸润之际,是最痛苦的时候,这男孩郤忍受一切痛苦的煎熬,痛苦隐藏在心里,不流露于外表,深怕父母亲难过,怕父母亲伤心;这时候的父母亲,何尝不知情!何尝不难过呢?一切皆在无言中,当父母亲的,唯有默默哀伤,默默哭泣!正当此时,表露出父母子女骨肉亲情的心声,在悲欢离合,爱别离苦中流尽无余。
不久之后,孩儿死了,双眼闭著,这么一死,震撼得父母不得自在,心似乎粉碎,哭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千,如此一来,再如何的哭泣,也无法将命终者,由死亡中而复活,他们夫妇化悲痛为力量,节制哀伤。
这位男孩有一位大哥,刚由学校放学,来到医院,看见亲骨肉的弟弟,不由自主,大声嚎哭的叫了一声:“弟弟啊!”,同时,往病床一拍,这一拍一叫,把死去的弟弟似叫醒了,他的弟弟突然闭上的眼睛,又再度张开,如同活人一般。
命终后两个多小时,这位男孩,竟然两眼依旧瞪大,慈爱的父母亲,用手将双眼拂拭并拢,用力欲并拢双眼,连续七、八次,始终无法合并双眼。
这男孩虽然一命别世,心里亦然有所执著,心里有挂碍,对某某人有心欲见,因此,两眼还是不愿并拢,显得有心事一般。
再等了没多久,这男孩的祖父赶到现场,看见自己的乖孙,情不自禁,伤心欲绝,哭泣得哽咽不已!哭泣过后,鼓起庄严的口吻,对这位已去逝的乖孙喃喃说道:
“乖孙啊!乖孙,你是爷爷最乖的宝贝,爷爷是最疼你的,爷爷今天来看你,你不要伤心,你爸爸妈妈一切都很好,哥哥也很疼你,你平常最听爷爷的话,现在你也应该听爷爷的话,这样就是爷爷的乖孙,现在你要心平气和,万缘放下,世间无常,不要留恋世间,知道吗?把眼睛合并,闭著眼睛,好好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你心里要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你去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生死之苦,明白吗?”
他的爷爷话一说完,把手按著乖孙的两眼,轻轻由上往下拂拭而过,轻而易举,只见这位男孩,双眼已合闭,如同睡觉一般,这么一睡,就永远睡下去了,与世隔绝,人的一生,就在此落幕,正如秋风扫落叶,归根结蒂。
这位天真无邪的男孩,命终之后,内心亦然有挂碍,亦然有心事,带有强烈的执著性,耿耿于怀,因此,双眼无法并拢,幸好有个安祥慈悲的爷爷,赶到现场,为乖孙开示佛法,爷爷与乖孩之间的因缘好,开示佛法的当下,这位男孩即刻合闭双眼,内心清凉,心开意解,挂碍消除,心事被疏通,执著已解开,当下即自在无碍,意识逐渐离开身体,随著念佛之声,徐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