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鹿王
佛陀的前世曾是一只菩提鹿王,聪明的它带领著鹿群,走到森林深处一个由参天古木形成的安全庇护所。
后来有个喜好打猎的国王继位,每当旭日东升,他便带著随从在原野与森林中寻找猎物的踪迹,并疯狂不停的发射弓箭,一直到日落西山,载满一车车的珍禽异兽,鹿、熊、兔子、松鼠、猴子、羚羊、老虎和狮子等丰盛的战利品,才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
看著这些满载而归的猎物,国王无比欢喜。但他的人民却很痛苦,打猎破坏了原野,迫使农夫和商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而且国王为了追赶猎物,荒废了政务。
最后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决定在森林里架一个又高又深的栅栏,赶一两群鹿进去,让国王随心所欲的打猎,那么寻常百姓的田地便不会被破坏,也不必再帮国王追赶猎物。
栅栏建好后,他们赶了两群鹿进去,这些娇弱的动物有如发狂般,绕著圈子寻找生路,最后却只能筋疲力竭、绝望颤抖著等待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噩运。人们开心的向国王报告这个好消息。
其中一群鹿就是菩提鹿王的鹿群,它安抚伙伴们说:‘蓝天在上,绿野在下,有生命就有希望,不要放弃,我们会找到出路的!’它雄伟的鹿角闪闪发亮,深遂的眼睛炯炯有神。
很快的,国王赶赴这场为他特别准备的狂猎之宴。就在他蓄势待发之际,瞥见两只美丽的鹿王,心喜之余便说:‘任何人都不准射杀这两只鹿王!’然后,转头对著鹿群疯狂射击。
惊恐万分的鹿群,为了躲避如大雨般的乱箭,反被彼此的鹿角及乱蹄所伤。每隔几天同样的惨状便重演一次,不是被射死,就是被射伤,就算侥幸逃过箭靶,也同样被惊慌的同胞弄得遍体鳞伤。
于是,两个鹿王见面协商。菩提鹿王面色凝重的说:‘好兄弟,我试过了所有的方法,就是找不到求生之路,万箭齐发使我们死伤惨重,只能苟延残喘的活著,实在很痛苦!不如就这么约定吧!每天我们派一只鹿,抽签决定出谁牺牲自己,这是万不得己的下下之策,但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其他伙伴的伤亡。’它们达成协议。
隔天,前往打猎的国王和随从们,看到栅栏里有一只鹿,不避不躲,发著抖却骄傲的站在墙下。
国王对这奇特的景象深感疑惑,自问自答的说:‘这是什么?喔!这些鹿真伟大,它们选出一只鹿让我们杀,那其他鹿就能安然存活了。鹿王真是聪明。’
‘我们就接受她们的安排吧!从现在起,只射那只单独站在墙下的鹿。’国王下令。但他心中感觉有些沉重,于是放下弓箭,无言的回到皇宫。
当晚,国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寤寐中,梦到一只发光的鹿……
有一天,一只怀孕的母鹿抽到了死亡之签。它来到鹿王的面前,请求说:‘如果能安全的生下我的孩子,那我真的很乐意死去,可是如果我今天出去……,我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了我可怜未出世的新生命,求求你饶了我,放我一条生路。’
‘规定就是规定,我不能通融,抽到了签就一定得死,没有例外。’鹿王说。
伤心的母亲只好去找菩提鹿王,它跪下来,求菩提鹿王救救它未出世的孩子。
菩提鹿王仔细聆听,然后温柔的说:‘没错,按规定你一定得牺牲,不过,你放心,从现在起我会负起责任,让你安心生下孩子。’母鹿于是开心的道谢离开。
看著安心离开的母鹿,菩提鹿王心却不由得沉重起来:没有别的鹿可以代替母鹿,如果它真的放过母鹿,能代替的就只有自己了,不是吗?
菩提鹿王平静的走向鹿群,它弯曲而漂亮的鹿角、健壮的臂膀、明澈的眼眸、黝黑锐利的蹄,在在都是它们安全的象征,它从未让它们失望,从未让它们沮丧,更不轻言放弃它们,总是尽力为它们寻找出路,如果谁有危险,它一定是第一个前去救助,从不以统治者自居。
国王随从们的箭已经蓄势待发,但当他们看到这次站在墙下的竟然是鹿王时,不禁大声问:‘菩提鹿王,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知道国王已经放你一条生路了,不是吗?’
‘我必须在这里救另外两条生命。’鹿王回答:‘杀了我吧!你我都各有使命。’闻言后,随从们惊慌得急速通知国王到来鹿园。
当国王看到墙下的菩提鹿王时,吃惊的说:‘我认识你,你曾经驰骋在我梦中的森林。可是你为何在这里?我不是已经下了豁免令吗?’
‘伟大的国王,有哪一个领导者能坐视伙伴的痛苦而不顾呢?今天有只运气不好却怀孕的母鹿来求我救她腹中的孩子,可是我们必须遵守抽签的规定,所以,只好由我来代替它牺牲。这是我身为一个领导人的权利与义务。’鹿王说明了来意。
国王听了心中一震,慨然说:‘多高贵的菩提鹿王啊!你说的一点都没错,一个有担当的王者必须关心他的臣民,你的自我牺牲让我学到宝贵的一课。从此你和你的鹿群可以自由的生活,不再再到捕猎的生命威胁,我会放你们走,当作是我给你这位“老师”的礼物!’
‘这真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啊!但我还是不能走,我还有话要说。’鹿王说。
‘请说吧!’国王回答。
‘人类的王啊!今天我的鹿群从此性命无虞,可是其他的动物呢?’依然必须活在箭雨的恐吓痛苦中。我真正的希望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安逸的度日,我实在不能眼睁睁的看著其他动物重蹈我们的覆辙,而我们却幸免于难。您能了解吗?’
国王闻言大吃一惊,‘难道,你愿意为了确保其他动物的安全自由,而牺牲自己及鹿群的生命吗?’
‘是的,我愿意这么做。相信您只要看过它们痛苦的模样,也会于心不忍,放他们自由的。求求您万能的王,真正的和平,是让所有的动物都能快乐无惧的生活。’
国王完全无法想像,他反覆思量,鹿王的话不停的在脑中盘旋……
‘你是对的,’经过一番审慎的思索、考量后,国王决定,‘从此在我的领土上,所有地上跑的动物都能永享安乐的生活,它们的生命将不再受捕猎的威胁,猎人的箭也不会再落在兔、猪、鹿、熊、虎、豹、狮的身上。这样,我的老师,你觉得如何?’
‘可是,那天上飞的呢?它们的生命被一张张摊开的网威胁,原本快乐自在飞翔的它们,同样会被飞打的石头或利箭夺去性命,如雨般落在您的领土上。我请求仁慈的您能网开一面,让鸟儿也能自由的生活吧!’
‘鹿王啊!你越来越得寸进尺了,但我决定达你的心愿,从今天起,鸟儿也可以自在的生活,安全的筑巢。这样你满意了吗?’国王问。
‘那再想想那些沉默的鱼儿,除了我,还有谁会为它们说一句公道话呢?它们一边在您的河流、小溪、湖里游著,一边被钩子、鱼叉和大网所惊吓。当我为她们的生命提心吊胆的同时,我的生活是谈不上安全自在的。伟大的王啊!放了它们吧!’
‘我太感动了,’国王流下泪来,‘我从不曾这么感动过,我决定让鱼儿也能自由的生活,没有人能在我的领土上杀它们。’
于是,国王对它的随从宣布:‘各位大臣和人民听好了,昭告天下,从此所有的动物都不再生活在危险中,人们不能猎杀我的这些伙伴,这是命令。’
然后,国王回过身,再一次询问鹿王:‘你现在感觉和平了吗?’
成群的马儿唱著悦耳的歌声飞上蔚蓝的天空,鹿群平静而安详的吃著草。
‘是的,我终于感到四海一家的真正和平了。’菩提鹿王欢喜的跳上跳下,非常高兴它救了全部的动物,然后带领它的鹿群重回森林深处。
国王感念菩提鹿王伟大的情操,就在他们谈话的地方建了一座石碑,上面写著:‘纪念国王最崇敬的老师—菩提鹿王。’
从此,国王终其一生,竭尽心力关怀周遭的人事物。
◎真正的慈悲,来自看见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种责任感,希望能够给予他人一点帮助。
◎无我的爱,才是真正充满慈悲心的‘爱’,不求回报的‘真爱’。
◎让动物受苦是完全缺乏慈悲的表现。对动物慈悲,并不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而是人必须跟所有的生物共患难。
一本书的良心
修道院院长花了十八辨士,买了一本上等羊皮纸制成的完整版《圣经》。
一天,有位修道士来探访院长,看到了这本《圣经》,当晚院长发现他的书不翼而飞,立刻猜到是谁拿走了,但院长并没有追问,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作贼心虚时,常常为了要脱罪而嫁祸他人。
修道士到山下的城里想转卖这本书,并开出十六辨士的价码,有位买主说:‘把书给我,好让我去查明它是否值这个价钱。’修道士同意了。
于是,买主将书带到修道院间院长:‘神父,请您告诉我这本书是否值十六辨士?’
‘喔!这是本很精致的书,它当然值这些钱。’院长不动声色的说。
后来,买主把钱给了修道士,并告诉他,院长说这是一本很棒的书,这价钱十分划算。
修道士惊讶的问:‘他只说了这些吗?没提到别的事?’
‘没有,什么也没说。’买主回答。
修道士立刻回绝了这笔买卖,并且回到修道院,声泪俱下的求院长收回这本书。
院长并未接受,只说:‘好弟兄,走吧!就当它是我送你的礼物。’
‘可是如果您不收下这本书,我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修道士继续乞求院长。
从此以后,修道士跟随院长在修道院内修行。
—荒漠神父
◎遇到逆境时,是不是能够很平静的去接受这个事实,或是只会大发脾气?别人做错时,是否能宽恕人、慈悲的随顺众生?更重要的是,是否能时时观照看好自己的清净心,要求自己不受贪、爱、嗔恨心的干扰。
◎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
◎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来宽恕别人所犯的错误,你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宽恕,是可以解决万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将爱心升华、扩大,才能舒解心中的不平。
◎慈与悲,并不是感伤的体谅与救助,而是快乐的宽恕与导引。慈悲,如果不是天性的话,也应该要把它养成一种习惯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