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正道 [复制链接]

1#


正见,是如实的看世界,看人生。正见是相对世人认识的颠倒说的。世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五蕴


无我,却执有我;世间无常,却执永恒;事相虚假,却执实在;看不到三世因果的延续,却说无因果;


人间是苦,却执苦为乐。正见是如实见世间真相,使你的认识与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从无明的迷惑中


解脱出来。



正思维:是正确的思考。人的思考与人的认识有关系,一个无知的人,一个对人生充满困惑的人,一个


带著错误观念的人,他不可能有合理的思惟。正思惟是要你的思考符合真理,与真理相应,这就必须要


在正见的基础上始能产生。《经》曰: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也是这个道理。正思惟又称正志。志,是


有志向义,正志是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



正语:这是语言的德行。要避免四种语言,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要说真实语,是符合事实真相



的语言。说利益语,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大众的,绝不存心害人;说爱语,是本著对别人的关心爱护说


话,爱语,不是对方爱听便是了,而是要你具有爱心。



正业:是行为的德行。业有三种:是身业、口业、意业。三业远离十恶,行十善是正业;远离颠倒烦


恼,勤修戒、定、慧是正业;远离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通达无我,广行六度四摄是正业。



正命:是谋生的德行。命是活命,即通过什么方式得以活命。命有正命、邪命两种不同,邪命是不正当


的谋生手段,比如从社会道德法制来说,贩卖军火、毒品、开赌场、搞皮包公司、诈骗等手段赚钱;从


佛教的戒律看,与杀、盗、淫、妄相关的行业,都属邪命;反之,能用正当手段活命,如为社会道德法


律所承认,或是佛教戒律所允许的职业,称为正命。


正定:定,是专注一境。定,是对心念的一种训练。通常我们总是身心分离,心灵破碎,于是精神涣


散,修定,就是整合身心,收摄念头。如修数息观,将心从追逐外境中收回,观想内身呼吸出入、长


短、冷热,系心于息,久而久之,身心渐渐合一。又由于念头专注於呼吸,心念则自然凝聚,于是就会


身体健康,精神旺盛。佛经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明修定的效果。



定:又分正定与邪定。贪著定乐是邪定,修禅定会发生禅悦,禅悦与欲乐一样都是不可以贪著。《瑜伽


菩萨戒》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声闻人贪


著禅悦则不能趣向解脱,菩萨贪著禅味则不能利他,因此菩萨戒视贪著禅味为犯戒。追求神通而修定是


邪定,神通仅仅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基础,缺乏健全的人格,而又拥有神通,就像小


孩玩火,那是很危险的,因此在佛教中,慈悲、道德、智慧都远比神通要重要,忽略了德行而去追求神


通是不可取的。



正精进:是人生努力奋斗的德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不


断努力,由于目标不同,人们的努力也不一样,有的努力是道德的,有的努力也可能是犯罪的,如希特


勒著《我的奋斗》就反映了一个战争狂人企图征服世界的努力过程,是正精进的反面。佛教反对我们从


事犯罪的努力,鼓励趣向德行的努力。《经》中说有四正勤:即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


生,已生善令增长。这是以舍恶修善作为人生正当努力的德行。



正念:心念活动的德行。修行修什么?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修念头。人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人的念


头,世间的一切事态也根源于人的念头,念头有善恶、迷悟、染净,所在世间有凡圣、良莠之分。六祖


说: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即佛。佛与众生距离如此悬殊的东西,差别只在一念。俗话说: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从恶人到成佛,只在一念的放下,可知把握念头是修学佛法的关健。、


[MP=400,00]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guzheng_01.mp3[/MP]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八正道

八正道: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赞叹同修!
TOP
3#

回复:八正道

[em14][em14]           [em56]      [em14][em14]

TOP
4#

回复:八正道

呵呵,赞叹[em2][em1][em14][em14][em14]
TOP
5#

回复:八正道

八正道到齐,可以开始修学了.
TOP
6#

回复:八正道

[em1][em1][em1][em1][em1][em1][em1][em1]

TOP
7#

回复:八正道

[em7][em16][em6]
TOP
8#

回复:八正道



八正道以正见为始,正定结束,这就说明见在修行中的重要,一个人只有有了正确的见解,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这样修学佛法才不致南辕北辙,如果见错误,那就危险了,他越精进,他离真理就越远,所以修学佛法,一定要先把正见树立起来.

TOP
9#

回复:八正道




  • 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

  •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


          ——此为正见。


TOP
10#

回复:八正道



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应该树立的是因果正见,凡事都应该想一想,我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要切记:“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不虚,如是因,如是果,而且,果报到来之时,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自己种的因,还要自己承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