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璞玉的世界 —— 纯净 纯善 纯美 [复制链接]

1#


[MP=400,45]http://www.zjfj.org/blog/UploadFiles/2007-4/415378170.mp3[/MP]


璞玉的世界
http://gracedong6808.blog.sohu.com/124310334.html


纯净 纯善 纯美



庄严妙色相 清净透芬芳
璞玉自然美 觉智心中藏
慈悲示如意 为众送吉祥
光彩照人心 人人当效仿

佛法妙难量 博大而深广
揭示大自然 智慧之宝藏
净化人心灵 度众出迷茫
回头方如意 仁慈感吉祥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那如意永远是回头向内观,觉检自身,醒悟人生。


不知回头向善,怎能所求如意!心地纯净纯善,所遇皆是吉祥!





【知足常乐】净空法师法语


1 众生的欲望没有止尽,所以苦难无边。佛教给我们“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欲望回头。

2 佛教给我们“知足常乐”,我们中国圣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古时候富贵人家手上常常拿着一柄“如意”,手上拿个如意干什么?如意代表“称心如意”这个意思。

3 要怎样才能称心如意?你看如意的头是弯过来的,“回首如意”。回首就是回头,一看到如意,头是回过来的,赶紧回头,回头就如意,所以跟佛门讲的“回头是岸”意思相同。

4 官做大了,回头,不能再大了,够了;财发足了,不能再发了,回头了,他才能保得住,他才能真正得到享受。

5 如果贪得无厌的话,每天心里念念在得失上,实在讲他没法子享受;这一回头,得失的念头减轻了,所以才如意。

6 知足就是回头,不要再求,再求就有祸害了。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虚真正能享受利益,不知足到最后决定会有灾难的。

7 回首如意,这一回头就如意,佛门讲“回头是岸”。富贵到某个程度,不能再往上去,再往上去祸害就来,所以到相当的程度,有智慧的人他回头不再求。

8 知足,你的欲望就如意;你要不知足,你的欲望永远没有如意的时候。苦恼无边,你怎么能如意?欲望要知足。

9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对于世出世间法都要知足。知足,心就定了,定才能开慧。

10 我们对于现实的生活满足,满足就快乐,知足常乐。我们的心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心就定了。

11 人在世间,于一切法都满足了,他心就定了。不满足是他在希求、在追求,患得患失。

12 现在的人迷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尽情去享受;这哪里叫享受,分明是在造恶业。

13 他今天得到这些享受,全是前世修的福报,现在尽情在享受,享受当中不断地又继续再造业。福享完了,恶业现前,这就要接受恶报。

14 他只看到眼前,不知道来生。在享福的时候,福报现前的时候,不知道继续修福,不知道好好地来培福。福报享尽了,这个恶业立刻就现前,实在是非常非常可怕!

15 我们想想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哪一个病病得最重?贪嗔痴慢这个病最严重。

16 人的贪嗔痴是一年比一年增长,贪得无厌,这不得了。这不仅给社会带来动乱,还会给社会带来毁灭的灾难,为什么?人人都争利去了,这还得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个现象。

17 你要问,这个社会动乱、社会的灾变,从哪里来的?灾变的根本原因,就是众生“贪嗔痴慢”这个妄心天天在增长。“贪嗔痴慢”不断地在增长,就影响到环境。

18 地球的温度升高了,科学家在估计,如果温度上升不能够制止的话,二、三十年之后海水会上升三十米到五十米。换句话说,全世界沿海这些大城市统统淹没在海底,这都是事实。

19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楞严经》上讲得多明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20 如来是什么?觉悟的人。觉悟的人能够改变自然环境。他要不要用一些科学工具?不需要。心改了,环境自然就变了。

21 如果我们要叫这个大自然界,地球上温度降温,用什么方法?大家把贪嗔痴息掉,那个降温就快了。如果我们天天还搞贪嗔痴,那这个温度只有往上升,不会往下降。

22 生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特别是环境的污染,实在讲这是人为的,是地球上这些人制造的。

23 过去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完全顺乎自然的法则,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讲,那是清净土,山明水秀,丝毫污染都没有。

24 工业革命之后,文明进步了,不错,带给我们许多的便利;但是这些便利的反面,诸位想想,我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两项仔细比较一下,值不值得?实实在在讲,得不偿失。

25 现代的科学家,他们对全世界提出了警告,如果环境污染要不能把它阻止,像现在继续不断地这样恶化下去,地球上五十年以后不适合人类生存。

26 不但将来水不能喝,空气也不能呼吸。空气里面都有毒,那人怎么能生存?这个问题严重,这是科学家提出的警告,他们的确有证据,科学的证据。

27 谁都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有没有办法来防止?说实实在在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有能力做出有效的防止。为什么没有效?念念佛经就知道,经上讲: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则环境清净。

28 今天防止环境污染,治标不是治本。治本是令一切众生恢复清净心,那就是治本。

29 大乘经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身心,依报是环境。现代这个世界的众生,比起古时候,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现在人心的污染非常严重。

30 哪些是人性的污染?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天天在增长。现在的人心贪得无厌!

31 古时候的人贪心很少,他生活很容易满足,知足常乐。他不贪,安分守己,他的日子过得很平安,他享受的是大自然的清净。

32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知足常乐,绝不过分地希求,你就过得很快乐、很自在。

33 你的日子过得很辛苦,苦从哪里来的?贪求。贪心没有止境,那就苦海无边。

34 我们今天被三毒、五欲严重地污染、伤害,所以这个身,奇奇怪怪的病年年增加,没药治,这个问题真的是严重问题。

35 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为什么会造成贪嗔痴慢几乎达到饱和点的现象。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思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

36 中国,乃至于日本、韩国、越南这些东方国家,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圣贤的教诲。自古以来都是教导伦常道德、仁义这些观念,对于物质的欲望总是不过分地希求,而重视精神上的享受。

37 我们看看古人许许多多的文字,诗词、歌赋,我们今天读起来还能够感受得到他们那个生活之自在、安乐,所以知足常乐,能体会得到。

38 现在人一生拼命追求欲望,欲望没有止尽,换句话说,终身生活在痛苦当中,终身生活在身心紧张之中,这一生得不到丝毫人生的乐趣。

39 我们实实在在想不通他是为什么活着的,这一生活在世间是为赚钱而活着的吗?是为贪求五欲六尘而活着的吗?

40 看看佛法,对比一下,我们很自然地发现,他在一生当中造许许多多的罪业,这些罪业必定感三途苦报,所以几十年来这又何苦来?我们观察之后,确实感慨万千!

41 凡事有因有果,要善果一定要种善因。印光大师,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大德,一位祖师,他老人家一再地劝勉我们,一定要叫众生相信因果报应,人人都能相信因果报应,天下太平。

42 不懂得因果报应的,生活很苦;懂得因果报应,肯去种好因,那就快乐,知足常乐!内心仁慈,一片祥和,他怎么不快乐?

43 人人知道因果报应就不会怨天尤人,所谓“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大家都知道修福、都知道积德,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达到安和乐利的目标,否则的话,想什么方法都是枉然!

44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非常幸运遇到正法,也非常幸运遇到善知识为我们讲解,诱导我们修行,我们这一生才不至于堕落。

45 在一切法里头,无论是世间法或是佛法,一定要把贪嗔痴慢、妄想、知见伏住,决定不能叫它增长。

46 世间人讲“欲海难填”,欲望是什么东西?贪嗔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我常讲这十六个字。

47 欲望是没有止尽的,欲望愈多,你的生活就愈苦。你要是随顺意欲,你造的业就愈来愈多、愈来愈重,将来果报是愈陷愈苦。

48 佛教给我们“回头是岸”,因此我们对于欲望,无论是物质上的生活,精神的生活,财富、眷属、权位,一定要“知足”。人能够淡薄自甘,能够舍离一切欲望,那就知足常乐,那就得自在!


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璞玉的世界 —— 纯净 纯善 纯美

一位师兄回复说:再美的玉也比不上人七窍玲珑阴阳具足的心。



我的回复是:

洁身如玉 只是比喻 心若清净 身如琉璃

性相不二 阴阳一体 是圣是凡 一念觉迷
TOP
3#

回复:璞玉的世界 —— 纯净 纯善 纯美








洁身如玉 只是比喻 心若清净 身如琉璃
性相不二 阴阳一体 是圣是凡 一念觉迷
矛盾世界 分别意识 相对而论 善恶法起
苦海周旋 波荡六趣 熄伏妄念 心平浪止







  
净、善、美!

染净不二 凡圣同体 心若清净 身如璞玉 也如琉璃


                                    ——楚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