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流浪老人廖小阳到江州敬老院



        2009年3月20日,居家关怀的志愿者小组组长胡园英收到一位好心人的来信: 一位叫廖小阳的孤寡老人,七十多岁,出生于江苏宜兴,1974年来到江西九江打零工,随年纪渐老,现已身衰体弱,不能再打工,只能长期流浪地靠捡破烂勉强维持生活。流浪漂泊中,老人也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但都未能彻底解决困难。所以,希望东林慈善功德会发慈悲心,为他找个合适的安身之所。


        看过信后,胡居士想到时值春雨绵绵,老人在户外风吹雨淋的,状况肯定十分悲惨,心生悲悯,于是立即召集志愿者,根据好心人提供的信息,去寻访这位流浪老人。



老人一般留宿在偏远的田野,又居无定所,志愿者们找他十分困难。



一个守鱼塘的破房子里,找到了老人的踪迹,确定这就是老人风雨飘摇的落脚地之一,但人已不知去所。



人已去,只见无比简陋破烂的“家当”。



志愿者们几经周折,终于在长江边一个荒郊野外的偏僻地找到了老人。这是一个曾用来看鸭子的破漏小房子,勉强可以避点风避点雨,虽窄小阴暗,但至少比前面那个“家”要好些。老人把志愿者们送来的食品小心地放好,倍感温暧



老人听了志愿者们的来意后,眼中流露出希望和感动。而当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及一生悲惨命运时,语气苍凉,潸然泣下:


        来到这个世间时,母亲说我一直哭,但我已记不得了。6岁时,因家穷母亲无钱治病,在家受病痛折磨几个月,便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我还记得,那时,我拉着母亲的手,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妈妈!别离开我”,但还是无法留住母亲,至今那份悲痛仍无法淡去。
以后的日子,就我和以做小工为生的父亲相依为命,四处飘泊。却不想,没过多久,父亲突然车祸去世,我还来不及哭泣,来不及悲伤。瞬间,我的心麻木,因为那时幼小无依无靠的我,只能用麻木的心承受这巨大的痛苦。


        从此,我拖着瘦弱的身躯孤零零的在人群中流浪,没有人会留意我,因为我在这个世上已没有了亲人……


        每当朝霞满天,旭日东升,看到男的坐着车子去上班,我就羡慕他们为了家人努力工作,而我只能低下自卑的头;每当看到妇女从超市出来,提着各种各样好吃好用的,我就感叹她们有个温馨的家,而我心中更添茫然;每当日落西山,看到夫妻牵着可爱小孩的双手散步,享受宁静的黄昏美景,我就觉自己的世界无比凄凉。


        老人的诉说,让志愿者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即就决定尽量尽早为老人找到身心的归宿。


        3月28日,志愿者把老人廖小阳的情况上报功德会,镜义法师和工作人员都十分感伤,决定帮助老人找到安身之所。
        经多方联系,终于江洲敬老院得到民政部门同意后,回复可以收留他,但需功德会为其支付生活费,医疗费,以及各种杂费。功德会经过商讨,觉得先送他安住要紧,其后再向社会善心人士发动捐款。(有心人士请与功德会联系0792--8587722)
        3月29日,根据敬老院的规定,志愿者们带老人到医院检查,确定了没有传染病。
        4月1日,功德会的志愿者们送老人渡过长江,安身于江洲敬老院。



坐上轮船,老人心情难以平静。



志愿者为老人挑着行李



老人渡过长江,走向新的生活。



江洲志愿者蔡师兄来迎接,大家前呼后拥,老人不太习惯。



接上车,志愿者把特意准备的糖给老人吃,老人接受了大家的热情,脸上洋溢着笑容。



老人到达江州敬老院




敬老院的负责人热情接待功德会一行,表示一定照顾好老人。



巧遇老乡,回忆家乡往事。



为老人安床,打扫卫生。茫茫苦海,老人终于有了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