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龙的来源与传说种种(一) [复制链接]

1#
古谜新解系列之一
——龙的来源与传说种种(一)        杭州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龙的起源自古以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诸说中又不外乎归于两大类,即有与无的问题,而这两大阵营中,又各分两种说法,持无论者,或谓图腾崇拜(即无其实物,而是古人取各生物诸部分添加而形成),或谓凭空捏造(不仅龙无有,古代与龙有关的黄帝等人等事亦皆是虚构,龙只是一个幻想);而持有论者,有谓他物误认(如蛇、马、飞碟等),有谓确有其物(即有其实体不虚之生物),如此虚虚实实争论不休,成为千古一大谜团。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而佛教中又确认龙为实有其物,故我一直以来很是关注这方面的有关论述,然一因自揣浅陋,未敢轻发言论,二来自己近年来一直忙于著书,实无暇于其他。近见上海何新先生《龙:神话与真相》专著,仔细拜读之后,深感有必要一陈自己浅见,因何先生是古文化考证大家(此书系何新古经新解之第四卷,封底介绍说“何新是名震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此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作了详尽的考证,图文并茂,又兼此书已是公开出版(至今已是第三个版本),相信必会对学术界造成一定影响。他所持的“龙的生物原型是上古存在于中国古陆的鳄类或鲸类动物”这一观点,虽说未能得到全体认同,但可以说是正面设定答案的一本专著,如著名人类学、古生物学家贾兰坡先生评论曰:“书写得很好,考证详实。这是目前解释‘龙’最好的一本书”。何先生自己也说有许多人反对他的结论,但我对他的认真态度是倾向于同情的,因他的考证某些方面是有道理,不能一概反对掉,但我认为他的书中也有许多缺点,如他错将中国文化中一些探索性说法当作了证据(我认为中国古人亦未认知真龙,亦处在不断探索中),导致他将“龙子”当作了真龙。又兼他对佛法认识不深,不知龙并非是中国独有,以此有了以偏概全之嫌,如他以训诂学考证龙,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方法,绝不可当作依据,我少时亦专心于训诂学,这对于考证中国古文化很是有用,但却不能通用于世界,中国文字与印度文字不同,但却都有着龙文化,龙是世界的,不能用一种文化来为世界文化作出定论。基于此,我抽出时间来依照佛法主要谈一下对龙的认识,说明何先生的考证只见中国汉地衍变之龙,而尤未明真龙之相状也,最终并给出佛法中龙的起源及真相。本文拟以四篇来阐述龙的来源及种种传说,第一篇主要说明中国文化中的龙多为探索性报告,非必定已掌握真龙之相,以此说明何先生的结论还为时尚早;第二篇接续探讨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龙所造成的影响,使人确知中国文化中的龙并不完整;第三篇排除龙是其他生物的可能性,兼介绍印度、西藏等地所说龙的记载种种;第四篇论证龙是存在的,并依据佛经中的记载说明龙的起源及有关方面,希望能为读者正确、全面的了解龙带来帮助。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龙的传说并不只存在于中国,虽然中国自称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但这只表示中国对龙是一种积极的崇拜而已,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亦有龙的传说,如佛教起源地印度就有很多龙的说法,古印度有崇拜龙蛇的那伽族(龙族),因此龙是世界性文化,并不能单独以某个地域文化来武断定论。好在何先生似乎亦认知到这一点,因此他只是称“中国龙的生物原型是鳄类或鲸类动物”,并未说龙就是鳄类或鲸类,这似乎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中国文化谈龙是有些笼统的,鸟、鱼、虫中皆可有龙,说鳄、鲸为龙,也没什么不可以,我亦认为古人曾将鳄类归于龙属,但非真龙。但既然龙是一种生物,中国、印度乃至世界各地均有之,那么,说中国的龙是鳄类,这里面又包不包括世界范围中所属的龙呢?如包括,则不合乎他的命题,如不包括,则又说明他的结论还不是绝对的。何先生是文化大家,如果他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想他的成就会更大,他总欲以一个事物解释一切,如说龙是鳄类或鲸类,接着又将古代所说的玄武(龟蛇同体之神)、雷神、鬼、狐狸精亦释为鳄类(即他所谓的龙),释为雷神尤有些道理,但鬼与鳄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依他说法,鬼亦是鳄,鳄为龙,则鬼当为龙了,那么在地狱中受苦的不是人的亡魂,而是龙(鳄),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他以鳄释一切,大有佛家“一即一切”之风骨,但他不知一即一切是从法性上说的,现象上还是有差别的,这如同西方基督教信仰者将一切归之于上帝,谓上帝创造了一切,这不仅从宗教上解释不通,即便是世间法上亦说不过去。与何先生说法相类似的是西藏的本教,本教是西藏原始宗教,类似于我国道教,本教最重要的经典是《十万龙经》,传说是本教始祖所讲,全称为《花、白、黑十万龙经》,于该经中,即认为世界起源于龙,即“龙母”,是它化成了世界,本教还说其始祖是龙女之夫。何先生早年曾出版过一本《诸神的起源》一书,这也是他的成名作,此书中他以云释龙,是一种非生命的物理现象在传说中的生命化。而在这本书中,他以太阳崇拜大释一切,早已犯了偏执,如今又坚定地认为龙是鳄类等,言之凿凿,真不知他哪种说法是可以采信的,虽然他也说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一次性努力的产物,但这又使我对他所谓的科学产生了质疑,究竟哪一种说法是科学?今日之“科学”明日被证伪,而又认为科学是真理(他在新版序中说此说已被近年日益增多的考古新发现所证实,真理终归是颠扑不破的云云),而宗教中所谈的便是伪科学(他于序言中将宗教与伪科学并论,见该书序一)。说不定明日他又有了“新发现”,更坚定、更果断地说龙是沙土,谁又敢保证呢!他今日引出一大堆道理作支持,明日不也可以吗!然而他却不会有错误,因为他是科学的,可以证伪的。天哪!我真不知是说他对好,还是认为他出言太草率才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坦诚的君子多深悔自己早年轻易著书,是怕自己不成熟的论调影响了世人,现代人轻易下结论,真不知是现代人比过去人聪明了,还是胆子大了!有人著文亦见其有理有据,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讲的便是真理,大凡符合自己的学说就引用过来,不符合的就是妄论、伪科学,而当没有一丝理论支持时,便自造理论,我们又能奈他如何呢!何先生说黄帝是龙神(历史上亦如此认为),后面又考证黄帝是凤鸟的人物化,而凤鸟又是驼鸟的神化,那么,他所说的是不是科学呢?既然他已认定了龙是鳄类,而黄帝是龙神(鳄),又何故变成了凤鸟(驼鸟)?要知道鳄与驼鸟毕竟是现实中的生物,不可再用证伪法去证伪它。一个事物有两个标准,这不是一即一切、二而一,而是前后错乱的思维。何先生始终试图以一个事物来解释一切,这便是他失误的原因所在,其实他的书中已接近了事物的真相,但因那一点偏执,而又离之远去了。

我说他已接近了真相,是他的聪明之处,考证出了中国文化中的龙变化的轨迹,“龙”在原始语言中似乎是一个相当笼统大而无当的指号。它包括了多种类型的动物——猴、马、牛、羊、猪、狐、虎、蜥、鳄(以至某些鸟类)等等”(见该书314页)。但他却未抓住这一点深究,而是将龙直指为鳄类,这便错了,因为我与他认识上不同之处恰在这里,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龙本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中的,并非真龙(虽亦有某些地方接近真相,但因神龙见首不见尾,亦导致古人产生了误认,甚至将许多生物归属于龙,后来出于君权神授的观念,又造出一些与事实相异的说法来),而只是“龙子”而已。其实,古人亦是聪明的,他们也指出“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蒲劳好鸣,形钟纽上(按,又作伯劳,鸟类)。囚牛好音,形琴瑟上。嗤吻好水,形桥梁上。嘲风好险,形殿角上(即佛寺上之避邪兽)。*屃好文,形碑碣上(即龟之另类)。霸下好负重,形碑座上(亦大概与龟同)。狴犴好讼,形狱门上(即獬豸)。羧猊好生,形佛座上(即狮子)。睚眦好杀,形刀柄上(见《渊见类函》卷四三七引《潜确类书》)”。或者是龙属,或是龙子,如《上林赋》文颖注:“龙子为螭”。古人是将这些类龙的或他们怀疑是龙的,均归属于龙或龙子中,如说蛟为龙属,《说文》:“蛟,龙属也”。这里未直接言明蛟为龙,而何先生未能体察到这一点,便说蛟为龙,而蛟是鳄,鳄于是便成了真龙了。似他这种错误在书中很多,如他否定龙为蛇之神化时,引证为蛇无足而龙有足,说明龙不是蛇的神化,而鳄类有足,便是龙。其实佛法上亦有说龙无足者,如《佛学大辞典》上称:“长身,无足,蛇属只长也。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有人认为这是辞典作者曲解了,因此说怪异,中国文化图案中的龙均是有足的,此处何以言“无足”耶?是解释有错,还是另有异说呢?实际上,佛法中是有此说法的,如《善见论》卷十七云:“龙者,长身而无足”。不仅如此,经中还有记载,谓有多足者,如《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称,龙有一首、二头,乃至多头者,或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之龙王。这些记载均与汉地不同,说明了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处,这些差异出自何处呢?我认为汉地所谈之龙是处于探索性中的,而佛法中的龙则另有出处,这是来源于佛陀真现实中的如量观察。印度文化于龙文化上影响到了汉地,而汉地对印度文化中的龙则影响甚微。为何有此论断?因中国文化中的龙有着猪、马、蛇等诸多猜测,古人亦在猜测中,未成定论,故所言不一定是真龙,此其一。其二是佛法中对龙并不崇拜,视其神力亦为有限,并将之归入畜生道,虽佛法中偶有提及,但只是以一种低级的护法神形式出现,并不作为依怙来崇拜。佛法中讲四种不可思议的力量,龙力为最下,兴云致雨,飞腾变化,一尾可扫诸山,世间大力士难敌。但龙力不敌神通力,如遇大咒师放咒,则其神力不能施展,这也是佛教中有降龙、伏虎之人的可能性。世人认为神通力万能,但佛教认为神通不敌业,如业力现前,则神通又变成无用。只有伟大的佛陀,他的力量可超脱于业力,经中言佛菩萨有十相自在,其中便有业力自在,虽然佛陀亦现金枪马麦之报,但那只不过是为众生之示现,究其根本是解脱的。为什么我国视为无所不能的龙,到了印度佛法中却变得不神秘了?印度佛法对龙不崇拜,说明佛陀正知它的来源,因而对其没有什么神秘感,而我国古代先民莫测他的来源,因而产生了敬畏,故才对龙表现出既崇拜又畏惧。中国古代帝王自称真龙天子,位极人王,既然天子是真龙化身,则真龙在人民心目中更是崇高了,这种崇拜正说明他们对龙的真相还未了知。

说中国文化对龙并未认识清楚,这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依汉地对龙的记载多方考证,发现受印度佛教影响甚多,如龙能飞天一说,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汉地所说之龙,是为水神,多居于海中,虽也说有飞升功能,但所给出的解释显然太缺乏说服力,《尔雅翼》中只以:“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飞天”。这是不知龙是有神力之故而能飞腾,又岂靠一尺木耶!故中国汉地所谈之龙只涉及到海龙,佛教中的天龙及地龙犹未及也。后来又給出飞龙(龙之一种)之说,显然是欲解释龙能飞的进一步探索,《淮南子》:“羽嘉(介)生飞龙”。成语中有“龙腾虎跃”的说法,何先生以鳄能跃腾高达一、二米为证明,但这只是腾挪,不是飞腾,而传说中的龙是能飞行于天的,并不是离地一、二米。《大戴礼·五帝德》云:“黄帝乘龙戾云,以顺天地之德”。《说文》谓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西藏《舟由寻运曲》有:“到天空中去寻运,巧遇青龙之运”。龙飞凤舞,龙以飞为能,而鳄类显然不会飞,何先生遇到解释不清之时,便以神话谓之,这多么轻松省事,又勿需费力考证,但这不是科学做法。龙腾的腾,有奔跑、跳跃、上升等义,何先生所说的鳄鱼奔跑、跳跃似乎可以达到,但上升(飞)是不可能的,他用跳跃取代了飞腾,这是不符合龙的特征的。《元史·顺帝记》中载龙现世:“又长庆寺有龙绕槐树飞去,树皮皆剥”。注意,此处是“飞去”,不是跳跃,这是鳄、鲸所不能为的。光绪《江西通志》卷九十八:“冬十二月,龙见丰城田中,身长四十余丈,头似鳞,七日后飞翔挟风雨而去”。此处亦是用“飞翔”,也不是飞跃。他又以飞蜥释飞龙,这也是明显的偷换概念,既然他说的真龙(鳄)不能飞,何以龙子能飞?在这里他又用双重标准去说明一个事物。这好比张三近视眼,有人问你能否看清路?他说没关系,我亲属中李四眼睛好。李四眼睛好,又与张三何干!我认为不仅是何先生解释不出真龙能飞的原因,即便是中国古人亦未能给出答案,这可能是古人只偶见飞龙现身,但又不知其能飞之机理,故以有尺木释之,后更造出羽嘉(介)生飞龙之说佐之。因为羽介为鸟类,中国古人未脱能飞者应具翅膀之思维定势,故云飞龙为鸟类所化生,但龙又无翅,能飞就奇怪了!佛教说得明白,是由于龙前生为修行者,有神通力,故能飞行(此点详后论)。龙无神力,如何变化,又如何行云降雨?只有神力一点即可说明,勿需再用尺木、有翅来解说,那是画蛇添足的。因佛教中有天龙、海龙、地龙之说法,故汉地亦谈飞龙在天(当然也可能是见到真龙于天上显形而记录的),但无论如何,已表明汉地对龙的认识还只是在探索中,古人所记的也只是探索笔记而已,绝非已成定论,依此未成定论之说而下定论,是不可靠的。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个说法证据还不够充分,那么我再继续比较说明。汉地所绘之龙大都是“二龙戏珠”形,即两条龙相对,中间有一圆珠。关于这个圆珠,它的来历亦是不清楚的,古人也给不出明确答案。道教曾有龙炼丹说法,谓此珠即是龙丹,但道教又似乎只言及骊龙有珠,只止于此,如《性命圭旨·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中云:“寒渊万丈睡骊龙,颔下藏珠炯炯红”。这是不正确的,因古代亦有狐狸炼丹、犀牛及狗拜月之传说,亦未见古人于狐狸头上画圆珠,于狗头上画月者。何先生书中说这是对太阳的崇拜,这是有些道理的,太阳崇拜于中国及世界上均有,这是普遍存在的。但太阳在天上,为火之表征,龙为水神,又怎会与太阳扯到一起呢?古人认为龙可飞行于天,中国亦有认为给太阳神拉车的是六龙,如《易·乾·彖辞》:“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有的将太阳画在龙背上的标志,正是指此类。我认为龙戏珠之说法与太阳神乘车并不相同,尤其与何先生所说的龙(鳄)更无关系,这两者要分清。我以为古人亦有迷惑于此处者,误将龙戏珠与太阳神乘车运转之事混在一起,《尔雅翼》中所谓的“颔下有明珠”,这才是龙珠真相所在。实际上,这一点应出于佛教,佛经中言此甚明,本文第二篇中会详说之。在西藏布达拉宫东大门内松格廊道墙壁上的持国天王像中,天王头顶上绘有两条相对视的龙,中有摩尼珠,这即是汉地双龙戏珠图案的相关图画。西藏亦有龙的说法,在藏语中称为“珠”或“鲁”,其中珠又译为“主”,这里的“珠”与龙戏珠的珠是有关系的,因为这个珠是龙的至宝,佛教中说龙有净水珠或摩尼珠(如意珠),这才是中国传说中龙戏珠的源头。这个珠是龙宫镇宫之宝,佛教禅宗中常用“龙衔宝珠,游鱼不顾”作为教示,即龙口中含着宝珠,对游鱼都不去理会了,比喻修行人获得了佛法至宝,哪有心情再理会那些外道的小术。密教中有水天,为十二天之一,对水有自在神力,身浅绿色,手持珠玉(有说此水天即娑竭罗龙王),这也是龙珠的说明。《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中载,娑竭罗龙王之龙女,年甫八岁,智慧勇猛,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乃于刹那之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复以一宝珠献佛,以此功德愿力,转女成男,刹那间住于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了。何先生在书中引李时珍《本草纲目》释鼍中“其枕萤净,胜于鱼枕”句,将扬子鳄头部几块枕石释为螭龙(即俗称之骊龙)颔下珠玉之由来,这是错误的,既已明言是头部枕石,又何以牵强释为颔下之珠玉,他对方位上不明确是如此不在意。其实这个珠即龙珠,佛经中已经言明,中国古人不明真相,误以为是太阳,又编造出龙为太阳神拉车一说,这是不合理的,中国文化中的龙既为水神,又怎么可能去为太阳神拉车?它的工作真是繁忙,又要管水中,又要为天帝服务。实际上佛教有天龙、海龙、地龙三说,谓天龙为诸天坐骑守卫,海龙负责行雨,地龙守护伏藏,中国汉地是将佛经中的天龙与海龙弄混淆了。而何先生因不知佛法,竟将天龙守宫等同于蜥蜴(别名守宫),此真是可笑。守宫乃守护天宫宫殿之意,又怎么能是蜥蜴呢!如此望文生义,真是有多少考证学者都会喊冤了。因文章所限,本篇只能略说一些,其他详论留待第二篇中再探讨,其实这里面可探讨的内容太多了,我不敢纵广开来讲,只能点到为止,若我欲著作成书,大概也可写出一部《龙:神话与真相破密》了。
分享 转发
TOP
2#

Re:[推荐]龙的来源与传说种种(一)

呵呵,原文字好小哦,看不太清楚。[em119]
TOP
3#

回复:[推荐]龙的来源与传说种种(一)

对不起!,不是故意的,编辑了好多次,都不成功,请版主谅解!(同是也请版主注意一下,是不是编辑程序有问题)



(还有下文)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
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我的推荐 在 2006-3-13 3:04:58 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