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慈光护生社捐衣物汇报 [复制链接]

1#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三宝!

慈光精神:以慈济天下,其道大光,故曰慈光。

在三宝的慈悲加持下,龙天护法护佑下,十方佛弟子善信的积极参与下,广州慈光护生社协同庄师姐收集旧衣服捐助青藏贫困地区的活动又一次圆满结束!
本次衣服于2005年12月28日晚上,委托广州市西北货运公司托运到拉萨和青海西宁两地。
其中:
拉萨共10袋,合1000公斤,运费1200元 货运号:A-28-003-10
西宁共4袋,合334.5公斤, 运费167元, 货运号:A28-002-4
庄师姐因为不上网,再次委托慈光护生社,十分感谢各地一直以来支持和帮助筹集捐献衣物的众位佛弟子和善信!并再三表示,这个工作还是继续坚持作下去!我们计划春节前会寄出最后一批,然后等春节后继续收集。慈光护生社将继续发扬慈光精神,尽微薄力量,致力于放生护生,为苍生付出一点点努力,希望能济天下贫苦于万一!报佛恩于万一!
本来打算等春节前这批衣物和药品寄出后再上网发贴跟众佛弟子汇报,期间,我们收到拉萨卓龙寺寄来的感谢信,觉得有必要提前跟众佛弟子先汇报一下,所以先发贴了。
发货单和卓龙寺的感谢信见附件图片,还有部分衣物的照片(因为去寄衣物比较匆忙,没有带相机,只能用手机的拍照功能,照片质量不太好)

心中不平有二事,
天下苍生架上书!




慈光护生社
2006-01-14














分享 转发
TOP
2#

Re:慈光护生社捐衣物汇报

玛尔巴建立的洛卓龙寺的故事——洛卓龙寺古史

洛卓龙寺古史
噶玛显培.确吉蒋措.巴松布著
有寂自在无垢法之身,
开创神奇教派受用身;
雪域教法之主幻化身,
至心顶礼至尊玛尔巴!
巍峨洁白雪山环绕地,
至上道统教法开创者;
其誉犹如盈满诸苍穹,
喜述尊者生地洛卓龙!
雪山环绕之蕃札地域上有阿里三围,中有卫藏四如,下有多康六岗。洛卓龙寺就座落在距卫藏圣地布达拉约二十逾缮那(逾缮那是计量单位,约五百二十市里)的南方杏罗察之地。现属西藏山南地区洛札县色乡管辖。现叙述洛卓龙寺的寺志和佛所依。建寺者为玛尔巴大译师.
十一世纪初(公元1012年)尊者玛尔巴译师诞生在洛札,十二岁学习藏文拼写,十五岁始学翻译,约三年后,首次赴印度学经,历时12年。要返回藏区时得到了上师那若巴和诸贤哲的预言,预言其将来在藏区所建寺院的地貌地相。遂后尊者至藏区洛札。据诸智者称,尊者到洛札后向地方官员索要建寺之地,说:“沟头之地我要建牧场,沟中之地我要建寺院,沟尾之地,即沙迦和密咒大乐之地我要建房屋!”。遂地方官答应其求,并签约地契,将此地给了尊者。又有人称玛尔巴译师诞生在南方曲切贡却上围之吉祥屋,三岁时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子,用指尖弹向空中,石子落到水对岸的洛卓龙,并称此地是我将来建寺的地方,这块石子被寺院左边依附在一泓八功德清泉的龙王东君迎至龙界成为他们的所依。后来玛尔巴尊者至寺院时,该龙王请尊者至龙界,讲解佛经密咒,并承诺要成为其承的护法神。据前辈们说,龙王还将”龙之如意火焰宝贝”代替石子送给了玛尔巴尊者,此宝贝一般俗人观其相犹如鸡蛋般的一块大黑石,上有白石右旋而成的图案,置在洛卓龙寺玛尔巴白塔中,现已不存在。
玛尔巴译师二十九岁时(即公元1041年依照上师预言在此修建了洛卓龙寺或称为邬金极乐净土。而寺院所处之地相,如同上师预言一样: 右面山脉犹如群象面朝印度而卧,示意教法不灭; 左面山脉恰似毒蛇下冲,山头直刺外道三洲,示意降服妖魔鬼怪和持外道者; 后山犹如白色哈达,示意噶举传承代代昌盛,不灭胜幢高高耸立; 其前流淌成就河流,犹如狮子威姿的岩石山擎起; 神石阿姆涅自然天成狮子宝座。
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各种鸟类以优美的声调唤叫玛尔巴译师之名或人语, 听闻者便可升入清净佛国。在苍翠茂盛的林间, 灵猴和香獐等动物毫无畏俱的、悠闲自得地休憩于其中;犹如绿松石曼达般的山坡上开满姹紫嫣红的花卉;偶尔还传来神鸟雪鸡的优美鸣叫声,在此修持定力自成。山脚所住的有缘者聪颖而神采奕奕,具福泽长寿;山腰生有能调治四百二十四种疾病的一千零二十八种草药,能扭转二万一千种灾祸;左边蜿蜒流淌的八功德清溪汩汩欢唱,能使目睹耳闻之士消除暑热饥渴;四周长有香料和柏树等植物,清香四溢,能除净晦气,醒脑爽身。与诸显密经函中所绘的圣地之相俱全吻合。
“二十四地自性,犹如邬金域,勇士空行聚集此处”,那若巴和梅智巴等诸贤哲预言之圣地,尊者玛尔巴译师和子嗣,得道弟子长期居住并加持过的圣地大寺是诸道统之源头,是一切讲修之发祥地,是一切噶举派的唯一源泉。在此圣地座落有举世闻名的洛卓龙寺。关于色究竟天洛卓龙寺的红色神屋之赞誉方面,那若巴称颂道:“所谓洛卓龙之地,产药一千零二八,熏香之树皆茂盛,空行犹如云般绕,如至其地兴教众,你之利众事业成。”
玛尔巴大译师本人也称颂道:“二十四地源自性统一,邬金净土无分别,空行(母)聚集之地。”据密勒日巴思念上师玛尔巴时所吟道歌记载:“白云萦绕苍穹下,座落着洛卓龙;威武狮姿岩石上,檀香所制门之内,阿姆涅石宝座上,端坐我之上师尊,其名谓之玛尔巴!”又据热琼巴称:“去观玛尔巴之寺院”;弥觉多杰尊者也称道“去观洛卓龙之寺庙”;据巴窝?祖拉成瓦尊者称:“勇士空行诸神之庙宇,无法媲美圣地洛卓龙”;又称道:“佛所称颂之地杏罗察,南之圣地洛卓龙”。谓之为洛卓龙的圣地,与能得殊胜成就的八大寒尸林中的寒林并无二别。班禅那若巴称颂道:
“此乃喜金刚修处,
清静徒众皆感悟,
此乃究竟天之界。
犹如水源在雪山,
所谓其之噶举源。”
又称颂道:
“犹如树林之枝叶;
分为四大八小教;
得道贤哲难计数,
有缘皆可获解脱;
愿如上弦之月轮,
道统法幢高擎之!”
洛卓龙后山犹如大象雄姿,前山恰似狮子威相,还有自然天成的阿姆涅石宝座等,此地实际上是喜金刚之壇城,若心萌敬仰信奉,不具疑惑,在此静坐修行一次之功德能胜过在别处修行一生。此乃无惑金刚言之了义。
在洛卓龙的左右有一些特殊的树木和泉眼,它们都有一些历史传说。寺院右边有一泓泉眼,有些人认为此泉眼是玛尔巴译师的宝瓶净水。也有一些人说:几百年前在此有一位上师和弟子,在现在的这泓泉眼处(注:当时没有这所泉)讲经说道,由于酷暑难熬,上师无法讲道,便嘱咐弟子说:“我到海洋向此地引水,你拿着我的法衣在此等候,若在此地出现什么东西,你就把我的法衣盖在上面。”随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须臾后弟子的正前方涌现出一泓清泉,清泉中央出现犹如牦牛般大小的一条大蝎子。弟子见此大蝎子惊恐万分,刹那间忘记了上师的嘱咐,忘了将法衣盖在上面。虽清泉涌现,但由于恶缘起上师没能还原为人,而成为一个恶魔。后来又有一位上师降伏此恶魔后,对其授居士戒,收入护法神行列。这位引泉上师的城堡至今还在。这泓清泉在文革期间自然干涸,后来上师尼玛仁波切至此地后泉眼又开始涌流清泉。用来供应供奉的净水。
寺院左边有一些树木,据传玛尔巴译师在此关修行三年三月三日出关后,剪了一束头发,交给一位弟子,并嘱咐其将头发撒在此处,并嘱其祈请发愿求生树木。弟子依照上师之言,将头发撒在此地,发愿时说“就算没有檀香和柏树,也希望能生长出许多别的树种”。后来果然除了檀香树和柏树没有,却生长出一百多类树种。其中有些树高过五、六层楼房。但在文革期间毁于一旦。目前又长出了一些树苗,还种了一些树种进行护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同以前一样郁郁葱葱的。寺院左边的这条溪流据传是八功德溪流,据现在观察确具八功德之相。
寺院前下方有密勒日巴尊者首次拜见上师玛尔巴译师时的田地,称为“顺缘地”。现此田地全是供奉的石头曼达。
现依照古籍叙述文革前寺庙中所供奉的圣物。玛尔巴白塔呈四层式,屋顶具矮墙和宝瓶,底层是厨房;二层塑有玛尔巴夫妇和独生子达玛多堆,佛和诸菩萨,以及护法神热玛德等之像;三层是玛尔巴夫妇的寝室,内供金佛和由红白檀香木制成高一尺左右的佛像;四层有阿旺洛桑所供的玛尔巴夫妇和独生子达玛多堆之像。塑像供于具宝座之上,且背靠华丽衬;有具加持力的本尊唐卡、碗钵、法宝典籍、紫檀手杖;有龙王东君所供的黑石如意宝贝等诸多圣物。据《密勒日巴传》中所载:密勒日巴闭关修行时,有一晚梦到自己回家的荒凉景象,第二天晨曦至上师玛尔巴寝室想告假返乡,入寝室门时看到玛尔巴译师卧在寝榻上,一缕阳光恰巧穿过窗户照射在上师的头顶,师母达美玛正在手持念珠诵经。这三种景象因同时出现,故缘起自成。《密勒日巴传》中的这段历史故事所载的就是第四层楼房,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户是指朝东的窗户。总而言之,这座白塔是玛尔巴夫妇的寢宫,故具非常之加持力。
所谓红顶耳传殿是指玛尔巴译师首次给密勒日巴灌顶授记六十四尊胜乐和口授耳传一切口诀教授的大殿,故称其为“耳传殿”。殿中的主要供奉有玛尔巴译师亲手塑造的自身八岁等身像,置在阿姆涅石宝座上,其右边上有独生子达玛多堆的塑像和尊者阿旺洛桑供给遍知格桑嘉措的具加持力的玛尔巴译师之塑像和尊者达波静修像。其左边有师母达美玛和密勒日巴尊者、尊者曲卡哇、尊者珞巴达贡等塑像。二层为玛尔巴译师的寝室,内有由黄铜所铸的三世佛、无量光佛、菩萨金刚藏等的塑像。红顶佛殿内有菩提大金瓶,呈两层。内藏尊者达玛多堆的骨灰、卧具、玛尔巴大师的亲笔字帖等。财神舍利塔内有密勒日巴供的铜制四环容器,容器内盛满酥油,还有许多珍贵的圣物。玛尔巴译师曾祈愿说:“愿此铜制容器永久长住,直至末劫不降温,为众生谋利!”正如尊者玛尔巴的祈愿,在文革期间寺庙的主殿、舍利塔、金瓶全毁于一旦,但财神舍利塔丝毫没受到损坏,为寺庙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圣迹。



关于白顶大殿是依照尊者玛尔巴大师预言所建成,如玛尔巴所吟:
“噶举先辈居住地,
众人为此起敬仰;
堡门朝北是因为,
圣徒皆从北方来;
下门能断轮回根,
上门能开菩提道;
再传弟子胜亲传,
法承将会自兴盛。”
白顶大殿供奉有玛尔巴大师的塑像如意宝,其右依次塑有佛祖直贡琼、无量光佛、燃灯佛、弥勒佛等塑像,还有四臂护法、喜烟仙女、东君母等护法神的塑像。其左依次有佛祖释迦牟尼、噶玛把式、得洛巴、那若巴、喇嘛香等的塑像,其前右边有吉祥火焰灵塔,左边有莲花火焰灵塔、十一面大悲观音菩萨(也称其为甘露源),具加持力的莲花王,由尊者玛尔巴亲手塑造的热玛德仙女等塑像,东西两面陈列有法宝,这些经典是玛尔巴大师不辞劳苦几次赴印度和尼泊尔将证悟者的精要和一切密续精要翻译成藏文,供奉于此殿内。其中,还有一些法宝有这样的一段历史:当年,玛尔巴大师想在寺庙供奉更多佛陀的法宝,其护法神喜烟仙女对一个叫南担雪地施神通后让人畜染病,当地人请来有名望的上师和咒师也没能治好疾病,后来此地方有一个受了居士戒的仙人,他指点人们说此山谷之前方有一个地方叫洛卓龙,那里居住着一位三界无人企及的圣人,名曰玛尔巴大译师,若能迎请到这位圣人,病灾即刻能消除。遂后,人们依照仙人指点前来迎请大师,大师知道这是护法神的意图后,便前住该地以供奉至宝,授行善陀罗尼咒、焚香净身等法规后人畜疾病顷刻消失无影,该地方的人们为了报恩向上师供奉了大量的法宝,并要求说:“上师有如此大的加持力和神通,可否将这些法宝以神通运走?”上师答曰“可”。随后将自己的念珠给一位弟子,让其带着念珠直奔洛卓龙寺,并嘱咐其不到寺院不许回头张望,弟子走后玛尔巴译师将经卷以神通运至空中,经卷犹如鸟群一样飞向洛卓龙寺方向。经卷飞至与洛卓龙寺相距一箭射程时,持念珠的弟子回头张望了一下,此举动一下毁了缘起,经卷全都落在了一个小山丘上。(后来人们称这座山丘为“曲拉神山”。其意为“法山”)。而此山中所住居民皆是尊者玛尔巴的施主,他们将全部经卷运到了洛卓龙寺,后来在文革期间这些经卷全部焚毁殆尽。曲拉神山是尊者密勒日巴首次朝拜上师时经过的山丘,后来密勒日巴回家时玛尔巴夫妇送其至能眼观东西两景的这座曲拉神山上,并在此作荟供曼荼罗时,岩石上自然形成供奉曼荼罗的盆状印迹,有密勒日巴跪别上师时在石头上留下的双膝印迹;玛尔巴译师留在石头上的背影;当年在曲拉神山上,密勒日巴碰到一位放羊人,便对他说:“你骑山羊,我骑石头,看谁能先到达目的地,输的一方承担两人一天的伙食。”比赛结果是放羊人输给了密勒日巴,密勒日巴所骑的石头至今还可朝拜到;在其旁边有达玛多堆被马摔下后用腰带包扎头部,在路途休息时,头部所枕的石头印迹和血的印迹。
在洛卓隆寺附近有许多修行洞和庙宇,如色喀古托寺,桑普修行洞,达聂预言洞等,其中色喀古托寺是玛尔巴译师之四大名弟子之一尊者米拉日巴所建。米拉日巴诞生在藏区芒域贡唐地方,因近亲虐待家人,至卫斯藏学修诛法后施法铲除虐待家人的近亲。后心萌悔意,广拜高僧上师,但因无法缘没能证果,后得闻洛札玛尔巴大师之名心中顿生敬仰,前去拜见认其为师,为净其恶业,上师要求其修塔,他一人先后修过圆形,三角形、方形的塔,但每次塔建至一半时,上师就要求他全部摧毁,将所用石头全部搬回原处,最后让其重建一座四方形高约八层,加上宝顶的九层塔,允诺若修成就不再摧毁。密勒日巴建至七层,建完具十三根柱子的走廊和顶层寝室时,背部先磨烂三处,后磨烂七处,最后整个背部全部被石头磨烂后就抱着石头搬运,还粉刷了墙面等。师母达美玛见此景象心生怜悯,便将一本尊神像给他,让他带着此本尊神前往上师玛尔巴的四大弟子之一,即俄?曲古多吉处学法。所修庙宇的最后两层由上师玛尔巴译师让其他人修建而成。后来玛尔巴译师将其收为弟子。并说明让其一人修庙宇的缘由:修九层塔是为了让其产生九次心灰意冷,目的是除净其恶业,无需苦修即可获解脱,具九传。但其只建七层,心灰七次,故仍需要精进修行,并预言其将来会将传承发扬广大。尔后玛尔巴大师对其传授无法估量的密法精要,与密法坛城融为一体。此地犹如密严刹土能使广大众生获解脱,是南瞻部洲的神奇供奉之所,一切众生可在此圣地获得七支解脱资粮。色喀古托寺内的佛像和寺旁的僧房大部分是由巴窝?祖拉成瓦所建成,当时僧侣多如密集诸神,在此不再详述。
桑普修行洞是那若巴大师对玛尔巴大师所预言的一所修行处。其预言是:“所谓俯伏桑普洞,洞内可容一人修;内具一人煮食柴,岩上自然显灶台。”玛尔巴译师不仅长期在这里修行,也给四大弟子等人讲法传经。众弟子的大部分密法是在此处传授的。尊者密勒日巴所梦到的四大柱子(注:隐喻四大弟子)也是在此处。目前还可朝拜到玛尔巴大师给四大弟子传密法时留下的宝座、卧具、饮水和柴火等物。修行洞呈三层,底层是四大弟子的禅房,中层是经堂,高层是玛尔巴夫妇和爱子的禅房。供奉有爱子达玛多堆去逝时将其魂魄夺舍到鸟上为其指明方向的玛尔巴译师神像,其右为爱子达玛多堆,左为爱妃达美玛、密勒日巴、噶玛弥觉多杰、夏玛贡却颜烈、巴窝?祖拉成瓦、莲花生八相等的神像。其背面和走道下面有八功德修行水、长寿水、药王水等。喝这些圣水能生定力、长寿福泽、疾病尽除、能遇善业、能消晦气。圣水冬暧夏凉,成百上千人饮用也不会减少。门内侧之长寿水据传是密勒日巴用手指点化而成,也有人认为此圣水是玛尔巴在修无量寿佛时, 亲见无量寿佛后寿佛融入岩石而形成。岩石上有自然天成的金刚亥母和辩经场。
达聂预言洞在佛教前弘、中弘、后弘期都有历史记载。密勒日巴为断恶业修建色喀古托寺和走廊功成后,马尔巴对其授予胜乐坛城灌顶、口诀后,对其预言说:“现有一座面朝西方没被鸟粪污染的红岩山,空行母犹如彩云般会聚该山,你须到那里修行。”米拉日巴依照上师之言在山洞中头顶灯盏身体纹丝不动地静心苦修十一个月。有一天晚上梦到一位身着绸缎,饰有骨饰,具金色眉毛的绿色空行母对其说:“你虽有逐渐开悟的那若六法和大手印秘诀。但没有顿时开悟的往生夺舍秘诀,需前往上师玛尔巴处求此法。”因有这些预言,所以此洞命名为达聂预言洞。(详细缘由请参阅《密勒日巴传》。)
此处的地相是这样的,后山犹如议事协定,西山恰似白绸帘,前面从南至北的溪流白哗哗地欢唱犹如供奉的功德水。前山树林成荫、花卉争艳。山坡恰似绿松石曼札,各种鸟类鸣叫不休,动物们悠闲自得地在这里休憩。总言之具备显密经卷中所绘的圣地之特征。这些自然景观实则是众神法相,如预言洞的后山是自然天成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预言洞所处的山是自然天成的至尊金刚亥母;右山是自然天成的度母;左山是自然天成的双身胜乐金刚;尤其前山是黑色披风怙主的神像。故这里具有佛之身语意的许多法相。
从前寺院里僧徒众多。修行洞内有长年的苦修者,寺院附近的一些修行小洞和树荫下静修者超过五佰人,后来慢慢逐渐衰颓。尤其在文革期间藏区众多寺院没能躲过这次浩劫,洛卓龙寺也没能例外,在这次浩劫中寺庙和佛像、供奉的圣物全部被毁掉,这是巨大的损失。
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藏区的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发展,尤其在宗教自由的政策下,藏区的很多寺庙得到复修。对于洛卓龙寺来说,虽然广大教众和高僧活佛大德有修复寺院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寺院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居民贫寒、离城镇较远等缘故而一直无法复修,寺庙荒凉颓废已接近四十个年头了,这亦成为众僧俗民众的一块心病,直至92年尊贵的尼玛仁波切返回寺庙重建,洛卓龙又开始重焕生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