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净之光》——名人与佛教(7.龚自珍的学佛因缘)
龚自珍是对中国近代思想风气影响甚深的一位人物,他21岁开始“究心经世之务”,28岁师事今文经学家刘逢禄,习<<公羊春秋>>。他与林则徐、魏源等结识,以公羊学说抨击时政,倡言变法,是开晚清一代议政风气的杰出人物。近人大都知道他归信佛教,并崇尚天台宗。然于其信仰之深,历时之久,以及对其一生影响之巨,却几乎并不了解。
龚自珍小时侯随他父亲居住在北京法源寺附近,经常入寺玩耍,耳濡目染,增长了佛学的知识和兴趣。他正式学佛,大约是从他29岁时开始的,是由清代著名居士彭际清的学生江沅引进的。江沅是晚清经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他们两人曾协力重刻<<圆觉经略疏>>,重辑<<六妙门>>,对佛经进行校勘,作<<龙藏考证>>七卷等.
在学佛上,江沅直接师承彭际清居士.彭际清少年习儒学,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及第,后因读明末紫柏、憨山和莲池诸师之书,决意归佛,并与乾隆三十八年(1773)受菩萨戒。他衷心信奉净土法门,建念佛道场,设放生会,节校<<无量寿经>>,著有<<华严念佛三昧论>>、<<净土圣贤录>>、<<一乘决疑论>>等著作.其文学亦深受佛典影响,曾自述自读佛经后,始得为文之旨.
受彭、江二师等的影响,龚自珍笃信佛家因果学说,注重行持,受持菩萨戒,归心净土。道光四年,为了超荐亡母,他同他的妻子一起捐资助印经疏,超荐亡母往生净土,并愿于“命终之后,三人相见与莲邦。”道光十一年,他还郑重发愿,八年内持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既<<往生咒>>)49万遍。冀蒙佛力加被,灭除定业,“上品上生,生阿弥陀佛常寂光土。”他还对佛发下大愿,普度众生,勇猛无畏地承当苦难的现实人生,忍辱进道,对于一切无礼侵逼,都抱以安受慈悲与怜悯度化之心,誓度矿劫父母眷属及一切有缘众生。龚自珍学佛之心至晚年尤笃,然而龚氏之学佛经历并非是由于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苦闷绝望”的结果,更谈不上是什么“人生悲剧”。从他那首著名的诗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可见其胸襟之廓然,感时之深切,没有丝毫的消极与颓唐,而是将早年积极入世的情怀升华到一个更为深沉、廓然的境界。从中亦可见到佛家超然的宇宙观与奋迅救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看出龚自珍对自己所发广大誓愿真切的践诺,这足以释解长期以来一些人们对龚自珍学佛精力的诋毁、曲解与成见。
龚自珍一生研读了大量佛学经典,他崇尚天台,依止净土。其佛学研究,不仅使他拓展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帮助他扩大与丰富了自己的学术领域与视野,在他的诗文中,佛教的术语、名词常常是顺手拈来,十分贴切。在<<龚自珍全集>>第六辑里,收录了他有关佛学的文章49篇,其中<<最录>>中有他对<<八识规矩颂>>、<<原人论>>、<<禅源诸诠>>、<<永嘉集>>、<<念佛三昧宝王论>>、<<金刚经>>等经论的评述、考证、释疑,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