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修:
在修学佛法之前,对于佛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假如我们把佛法认错了,即使费了许多的时间修学,后来得不到结果,这就非常可惜!因此,我们先把『什么是佛法』,给诸位同修做一个最简单扼要的汇报。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现代中国佛教,老一辈大德们对佛入涅槃的纪念日,便是用此纪年。历史上记载他老人家在世时,曾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我们想要认识佛教,首先要知道:
什么是『佛』?
什么是『法』?
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佛教』?
这几个问题,对于我们的修学,关系非常之大。『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何不用『智、觉』这两个字来翻译,而采取『佛陀』这个音译?因为佛陀的含意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中国字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再加以注解。佛之一字,有体、有用。从其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其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就体上讲,智有三种:
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名词而言,就是正确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
二、『道种智』:种是指宇宙之间种种繁多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多的现象是怎样产生、从何而来的?其现象、过程以及后来结果如何?能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则称为道种智。
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误差,这样的智慧称作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此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佛经上说『觉』也有三类:『一、自己觉悟;二、帮助他人觉悟称为觉他;三、圆满的觉悟。』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他们自觉之后,还没有发心主动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说这是小乘人。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主动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
希望觉悟就是机缘成熟,菩萨一定会主动的帮助他,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究竟圆满正如其他宗教赞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样,在佛教称之为『佛陀』。佛告诉我们,如此圆满的智慧德能、他的作用。一切众生本来具足。
《圆觉经》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也是《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言之,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现在我们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如何失掉的?佛用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我们的病根之所在。
我们从佛境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受妄想、执著之害;每天还在继续不断的搞生死轮回,也是妄想、执著;生活过得这么苦,还是妄想、执著。妄想、执著的确是一切迷惑、灾难的病根!妄想、执著去掉一分、我们就得一分的自在。就恢复一分的智觉;要把妄想、执著断得干干净净,我们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复,恢复到本来佛,此事实真相佛在大经里明白的告诉我们。
大智大觉的对象,就是无尽时空里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万』不是数字,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经上常说,人身上一根汗毛,或说微尘;大的可到虚空法界,这一切事物就是我们智觉的对象,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这些万事万物,此代名词就称为『法』。
所以,『佛法』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万事万法。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确实是无量无边。所觉的对象没有边际,能觉的智慧也没有边际。无量无边的智觉,诸位要记住,是自己的本能。
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很不容易体会的,就是佛跟我们讲:『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对此我们是很不容易理解的。真实说,如果我们很冷静的去思维、观察:假如佛所说的这句话真的能成立,此智觉是究竟圆满的,这句话就可以相信,我们就应该相信;如果说『能知』跟『所知』是对立的,此智与觉就很难讲到圆满;换言之,那是有限的,不是究竟圆满的。但是佛告诉我们,『能知、能觉』与『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里常讲的『一真法界』,也就是《华严》最真实、最圆满、最高的境界。净宗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属于一真法界。以上,我们明了佛法此名词的含意,对于什么是『佛法』,会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民国初年有一位欧阳竟无先生,是当代的大佛学家,他在南京创立支那内学院,培养了不少佛教人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这一位大师,于民国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一次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当时在中国引起相当的震撼。他举了很多例子为佛法正名。这篇讲演由王恩洋居士整理印成小册,台湾也有流通,诸位仔细看看,他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摘自释净空法师《认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