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
慧律法师 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首先感谢妙广老和尚,老法师很慈悲,在中华体育馆还帮我们做影响众。也很感谢我们的县长,我们县长还是东海大学的教授,不简单,今天在百忙之中请到县长来致辞,非常感谢今天在场所有的法师及居士。 坐好,开始讲时就不要站起来,开始讲时就不要动。
因为我本身年纪较轻,所以经验较不足,比较不会讲话。今天到丰原来是要向大家学习,听闻丰原的佛学水准很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告诉我不能讲得太浅,又不能讲太深的;有初机的,也有学佛已经很久的人。所以这大场的演讲,这么多人的演讲,对一位演讲者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要讲到让大家都觉得满意是非常困难。老人家喜欢听什么?喜欢听故事 ,若一直对年轻人讲故事明天他就不来了。所以 对一位演讲者而言负担很大,那么尽我的力量来向丰原这边的善知识学习。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 正信的佛教,这个题目曾讲过,为什么要重复呢?因为这个题目非常重要,因为一般人对佛教真正的认识非常有限,拜佛二、三十年,何谓中元普度、盂兰盆会,和地藏王菩萨、目 犍 连这些都分不清楚,所以要简单的了解一下。 我们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供大众参考,这样诸位就能清楚了,众生对佛理的了解实在很差。所以在众生的心目中七月就是鬼月,七月不能结婚、不能破土,小孩子不能抱出门,然后不能开张、不能动工,全部都不行。
其实刚好相反,七月是我们佛教最吉祥的日子,七月是佛当时在世时证得阿罗汉果最多的月份。七月十五叫做佛欢喜日,佛最欢喜的一天即是七月十五。因为在结夏安居,四月十六到七月十五之中,有很多证得阿罗汉果。七月也是佛祖叫目 犍 连要斋僧拔度在饿鬼道的母亲,是鬼离开痛苦之道最吉祥的一天。但演变至今而言已经分不清楚,你告诉他中元普度这不是我们佛教的名词。上元是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分为上元、中元、下元,这是我们中国的东西,与我们的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大家七月十五要普度,要过这个节日。过节,对我们人来讲是过节,对众生来讲也是过劫,但是这个劫跟那个节不一样。我们要过这个节是一直杀生,对鸭、鹅、鸡来讲是过劫数,过劫就是了。好比过年,大家都很高兴,这些鸡、鸭就凄惨了。杀,开始一直杀,一直杀。你们想想看,有些佛教徒就很可怜。一块猪肉,一条鱼,一颗卤蛋,一只鸡还把头弄得让它翘起来,然后才放普门品,你看严不严重?他不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吃素的。现在这个佛教都很模糊混淆,若是拿香的就全都是佛,不管他是不是有胡须都拜,所以说不了解我们这个佛教。
有的是知道师父在盖道场:师父,师父,我去签大家乐,中了,再拿来奉献,不知道有没有算犯戒。你看,如果签大家乐中奖后再拿来奉献道场,你看这样有没有犯戒?你如果中大家乐拿来,默默的不说。我就会收,你不要说这是中大家乐的,说这是中大家乐的最好是不要,大家乐这是赌博的行为。
所以这正信的佛教就是要我们了解佛教是什么东西?现在都已经分不清楚了,这三天内就要分得非常清楚。 这个外道分成两个:一种是佛门的外道,一种是真正的外道,外道就是佛教以外称为外道,心外求佛叫做外道。 一种是拜完佛后去 抽签,卜卦。这些与佛教完全无关的东西,全部都混淆在一起。
所以跟各位解释清楚:七月是我们佛教最吉祥的日子,演变至今却一直杀。这中元普度,这些众生都已经颠倒,对的他说不对,不对的他说对。当然这是和出家人的责任也有关系,弘法太少,举办演讲太少,无法纠正众生的观念,这个责任是落在出家人的身上。所以今天有这机会,愿与各位互相研究,这正确的佛教为何? 我们只知道要拜外面的佛,却不知道要拜里面的佛。
我们要了解智慧的相信,就是要冷静。不可以不了解佛教,随随便便就毁谤。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经是智慧的相信,绝对不迷信,绝对不是迷信。像有些人会说你们佛经整天……像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那些基督教徒说你们佛教最迷信,人死之后只要拿一些钱,请法师来敲一敲就能超度,那我也敢做坏事。在还没有跟你解释之前,我先跟你讲个方便。如果生病到医院去就诊不一定会好,你相信吗?感冒流鼻水,伤心流泪水。感冒、拉肚子、肠炎,去找医生有时会好,对吗?但是你如果得到第三期的癌症,打针会好吗?就算你动手术,动手术切除,还不一定就会好。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佛就是一位医生,你如果恶业造太重,超度时把你名字写下去也一样没有用,就像是得到癌症而动手术也没法治疗一样。
有人会说那为何寺庙拔度时要写那么多的名字?我说,在世时杀人放火用五百元写一个牌位就能超度,这样谁都敢。所以佛教绝对是讲因缘果报的,没有说牌位写下去之后就一定会超度,绝对没有这种事情。你这辈子都杀人放火、倒人家会钱、诈欺种种,诈财、好色这些种种,因果你都跑不掉的。所以修持就是平时的功夫,要至心求忏悔,不要死后再请子孙帮你超度。
所以这个超度最好是怎样? 在世时自己就要好好做了,你在世布施一百万就有一百万的功德;你念一百万遍的佛,这一百万是你的。 死后,你的儿子帮你做功德,七分才得到一分而已。知道吗?这个《地藏经》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所以超度现在就要开始做了,不是死后断气之后才开始超度, 聪明的人一听到佛法就开始一直精进。 所以有的人生病不找医生都去问神,越问越糟糕。本来身体好好的只是稍微感冒,问神后就要吃 符,有鬼附身,没事就惹一些事情出来。跟他说有鬼附身他心里就有鬼,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紧张里:我有鬼附身,这样。所以我们佛教没有在算命,没有过阴。若确实多灾多难,就忏悔,诵《地藏经》、诵《药师经》,自己拜佛。那个才够力,这样力量就很大。
但是我们都不了解,佛在心中。所以学佛是什么呢?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所以一切佛教宗教都是一些仪式,方便度众生而已,最重要的就是从自性下手,自性无贪、无嗔、无痴。 本性没有恨,去掉这个恨。 所以自性是什么呢?远离相对法,活在绝待的心态之下叫做自性。 我们的本性是何物?本性就是远离相对的。我们这世间每样都是相对的,什么都是相对的,看这个是好人,那个就是坏人。若对开悟者而言,好人、坏人,心中都是平等;男人、女人,心中都是平等;有钱人、穷人,心中都是平等。人家对他好,他认为对方是善知识,在鼓励他;人家对他不好,他认为对方是善知识,菩萨示现造就他的道业。所以在 修行者心目中不是只有跪着拜佛念佛,那不过是一个外表而已,最重要是心要去除一切执着,将相对立的东西都放下,叫做冤亲平等。没有得失的观念,没有生灭的观念。
所以我们今天所接触的世间都是意识表面的作用,意识表层的作用,都是含有我见 、 我执的主观色彩。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会很辛苦 、 很痛苦,遇到事情首先就是要保护自己,怕被人家占便宜,一遇到事情就先保护自己。当他要保护自己时就会毁谤他人,为了要保护自己不惜别人的荣誉,攻击 、暗地里毁谤。 这个不是佛法,佛法是远离一切是非。 所以佛告诉我们,沉默就是最强烈的抗议,遇到一些事情无法去解释时,最好就是沉默。如果越描就是越黑,但是我们都知道就是忍不住;都是看得破、但是忍不过。因此我们要了解佛法并不是迷信,佛法是教人如何解脱。
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若透视整个人生,我们就不会去追求这个没有必要的人生就对了。
我们人的心恐慌没有依靠,一天到晚吃饱就是做什么,你知道吗?你有轿车 、有贤妻、有钱,再来要做什么 ?听音乐走酒家,心地茫茫然,不知道何为人生,不愿意用这个时间来研究生从哪里来,死要往哪里去。他宁可用这时间去卡拉 OK 去听音乐,去舞厅 、咖啡厅、去酒家,二 、三千,开支都无所谓。如果买东西三百就已经很计较,二百元就计较得拿不出来就是拿不出。做善事,孤儿院残障儿童,因为很可怜请他捐款,一百元拿着叫你赶紧离开。这样就很可怜了,钱用在没有意义的地方。他不会将钱拿来救济众生,施舍社会跟国家,造福人群,他没有这种想法,对吗?
所以我们要了解, 学佛的勇敢在放在行善的地方,众生的勇敢是放在是非、打架的地方, 观点不一样就是了。大家都很积极,有的对恶事很积极,有的对善事很积极。所以在座诸位要了解,不要认为法师他什么都很行,不是每件事情出家人都有办法的。
我现在遭遇到很痛苦的事,就是感冒也要找师父。感冒若医生看不会好打针二次不会好时,就来请师父念大悲咒水。连婚姻失败也要找师父,也有的带小孩子来问师父:我的孩子有没有出家相?要生之前挺个肚子来问:法师,我这胎是男是女?我说都还没有生,我怎么会知道是男是女。你是把法师当成什么?什么都懂吗?是医科、妇产科,又是内科还有心理科,怎么会这样真是想不懂,是不是这样?他不了解,把法师当成神道一样,会帮人家改运化解之类种种。佛门也是有这种东西,但是这法师能力也是有限,不是什么事情不会就去问法师,哪有人这样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要了解,我看这些众生什么事情都要找师父,有的闹到夫妻吵架、自杀、家破人亡,找师父要解决,我说:可以啊 ! 要如何解决?要有忍辱。所以这就是不了解人生,我们人都把结婚当成一种很大的希望、很大的梦境,还没有结婚的人,已婚的人就不讲,还没有结婚的人,对这结婚都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我跟你说,你要注意听,还没结婚以前一种脸色,结婚之后另一种脸色,不一样,真的。刚结婚时担心他太太走太远去买菜,就开车载她去,买完后再载她后来。形影不离,那是还没有生。如果生两个后:你自己去买菜。这个我非常了解,自己去买菜。如果感冒打点滴,来看你一下算不错了。所以人就是这样,人是有情绪的,不可能永远是幸福的。
有一句话你要永远记住,是哪一句呢?就是结婚之前要有心理准备,你不要渴望对方来爱你。你要有心理准备,你要怎样容纳对方的缺点,就是心理要有准备,你若无法容纳对方的缺点,就不要和他结婚,长痛不如短痛。在座少女还没有结婚的,我跟你讲一句话,若有男子以前是杀人放火,或是很喜欢喝酒、赌博的,若说:你如果嫁给我,我以后一定会马上改过。也有改的,但是一百个当中只有一、二个,那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所以要了解结婚前、结婚后变化很大,如果你有学佛,就可以用这佛法来应付这世间,绝对有办法应付,会如如不动。遇到一切逆境,你就会认为这是我的因缘果报跑不掉,欠人家的本来就是要还。
所以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是当下你就能得到解脱,你会了解因缘果报,你会承认一切的因果,你不会去怨恨别人。 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果男人娶到一个很不讲理的女人也是宿世未修,才会娶到这种太太,蛮横不讲理怎么讲都讲不通。你都不知道女人如果无理取闹,你就知道了,是真的。乍看很漂亮,你去接近看看就知道。所以我们要了解众生没有佛法的熏陶、没有理性时,遇到事情都只想自私占有,想赢而已。不惜一切就是要攻击别人、毁谤别人,这不是学佛解脱的地方,这是束缚的地方。
有一位男众,他很想修行,来到这里说:师父,我想要跟你出家。我说:要跟我出家有五个条件。第一、年纪要比我小,第二、要高中毕业,第三、我说一,你不能说二,第四、一天要六百拜,第五、在我这里五年内不能离开。五个条件有没有办法做到?他说:这样,你就不公平。为何要高中毕业才能跟你出家?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以后跟我出家有时开的课,比较深。学历不够,若你只读到小学,恐怕无法配合听讲。如果读小学要出家也是可以,但是要品行很乖。佛教绝对是慈悲平等的,不是要学历高才看得起。
所以在座诸位在家居士,说实在的,在家人要修行确实很困难。为何很困难?因为家里有事业,有小孩的教育,烦恼很多。今天念佛念的心情很好,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还不知道。所以在家人的心,心都有情绪的变化。所以禅宗的祖师就讲:百不闻、百不见、百不言,是名入道之人。学佛第一要学三业清净:口业清净,就是口不讲是非;眼睛看到是非,当成没有看到;耳朵听到是非,污染我们的清净心当做没有听到。百不闻、百不见、百不言,什么都不要。
我们今天为何没有办法修行?就是因为是非心太重,分别心太强,为了想保护自己就一直伤害别人。顾自己的孩子、顾自己的太太、顾自己的丈夫,自私、分别,所以永远没办法修行,永远生生世世无法了生脱死。所以心不动,境界就不能牵,烦恼就不会生。心,学佛的人,第一个要学什么?学这个心如如不动。尤其是脾气,坏脾气的人难修行,脾气不好的人,没有办法修行。所以心,第一个就是要学柔软心。 第二点要学什么?学这个柔软语,讲话不要伤到别人,这样,你用多少力它就给你多少反弹的力量。意思是说你毁谤一个人,将来到最后会伤害到自己。你要害一个人,害到最后会害到自己。
所以学佛的人二十四小时都要有这种观念:我要让一切众生快乐,不要有报复的心理。慢慢降伏这性情、脾气,脾气不改,你没有办法。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改时,我教你一种办法,一定有办法。你如果遇到逆境,被冤枉、委曲、种种欺负,没有办法忍耐时;看到那个人恨不得咬他一口时;赶快去……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名胜古迹,出去看海,那就到山上看树木。去大坝,去那里看一看鱼,不可以钓鱼,只可以看鱼而已。因为你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情时,你的视线要放宽一点,不要再留在那里。夫妻吵架也是如此,相同。这种办法是唯一解决的办法,要不然,夫妻每天都是在吵架,知道吗?
所以要先学这个心如如不动,之后慢慢再去体悟这个道是什么,所以境界不能牵,境界无法引起众生的烦恼,我们转一个念有智慧,就能突破那个痛苦,所以学佛在一念之间而已。要说佛法深奥,是很深,若说它简单也确实很简单。放下二字,你放得下放不下就是这样子。
——师父,什么是学佛?
——放下放下:时间总会过去的。上苍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它一定会过去的。再大的委曲,再怎么样痛苦,种种的打击,时间一定会过去的。
等到有一天,我们一定要入土,一定要归为尘土,所以我们现在就想没有什么好计较。遇到了,就没有什么好计较,总有一天要躺进棺材里面,所以三不五时躺在床上就要观想这个是棺材,有一天我要躺在这里,真的。这样你就会觉悟:算了算了,没有什么好计较的,是非不要去听,听到不要讲,也不要辩论、不用解释。有没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天知、地知、佛祖都知道,这样就好了。你如果有办法学到初步的功夫,这样就渐渐有消息,要开悟才有办法。如果得失心、是非心没办法放下,开悟那根本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 所以六祖慧能说怎么样能够开悟?于一切是非、人我都能够平等放下,这个就是道心,直心就是道场,放下,如此而已。你心中如果没有嗔恨就不会积怨;没有积怨的人,你的心就不会纠结成一团,恨是一个结,是一个无形的力量的一个结,所以佛经在讲:慈眼视众生。你看观世音菩萨在看人都是微微笑、微微笑,慈眼视众生。我们不要瞪大双眼看众生,那叫做凸眼。佛祖在看人是眯着眼看,慈悲微微笑。你对别人好,别人一定对你好,别人对我们不好也没有关系,我们依旧是解脱,这样知道吗?不管别人对我们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自己一定要好,这样就对了,这就是学佛。佛就是先改变自己,它不会勉强去改变别人,学佛就是先改变自己。
有人在讲 —— 常常听到一些太太来讲—— 师父,请到我家度我那位老同修,他非常铁齿,要请师父去才有办法。如果每个人来请,我就去度她先生,这样岂不累死了。你先生有他的因缘果报,我怎么可能每个都去说法,这哪有办法,对不对?我说你要降伏你先生很简单,如果先生来学佛太太不来学佛,也是很简单。我现在教你们一招,度众生很快的一招。
女众,现在先讲女众。女众如果要度先生,我教你:你把三餐都准备得非常好,知道吗?当然如果你有请人家煮是最好,你就是要把三餐都准备得非常好,知道吗?要记得。 第二 ,男人的性情都比较不好,他如果在念时你就静静的让他念几句,这样做得到吗?若做不到就没办法。你一定要做到知道吗?要度你先生并不难。如果你先生在生气时,静静的让他骂几句,先生都是火爆性让他发泄一下就好了。我们如果不理他,他就像疯子,他自己一个人在那里一直念,也不知道在念什么,他如果念一念,你没有回应他,他会很惊讶,心想:现在怎么修养这么好。你再将衣服烫好放好,要出门时还告诉他要早点回来吃饭,他会晕倒,这个包准晕倒,这样知道吗?所以度我们的先生不困难,看他喜欢吃什么尽量煮,都顺着他。久了之后他会觉得:我太太在拜佛,修行差很多。
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凶,凶巴巴:你以为我学佛就没有脾气,你吃什么素,拜啥佛,反而糟糕。他开口闭口都说你是拜佛的人,这样反而糟糕,知道吗?你光叫师父去度你先生,你自己也该表现一下,知道吗?女众就要化妆得很漂亮,画得很漂亮,男人看到你这么整齐、好看,你所有的招数都搬出来,他绝对心服口服。虽然学佛,也是可以画得很漂亮、穿得很漂亮,观世音菩萨也是有戴首饰,对不对?观世音菩萨也是那么漂亮,为何佛教徒不能穿得很漂亮。在家人你就尽管穿漂亮一点,画得刚刚好就好。也是要化妆,化妆才是礼貌,刚刚好就好,知道吗?化妆也是要的。有人说佛教徒不能化妆,没有这种事。观世音菩萨就是化妆,画得很漂亮,穿得很漂亮,让人家觉得佛教徒的气质很好。但是受菩萨戒的人,六斋日就不能化妆,对吗?最起码起床时要修正一下,知道吗?降伏众生。
现在讲男众。若你的太太不学佛,教你几招。第一点,如果她生日,要记得买蛋糕,知道吗?偶尔要带她出去买件衣服。一步一步慢慢来,都不要跟她讲到佛法,男众若在度你太太时都不要跟她讲到佛法。都对她很好,你如果有宴会都带她出去,让她觉得心目中都有份量的存在。接下去若她在煮饭没空时,小孩子在哭,你要赶紧将小孩子抱起来,要安慰她:很抱歉,嫁给我让你很辛苦。她做到死都甘愿,所以好好做。度众生不是很困难。 ( 掌声 ) 鼓掌是做得到吗?不要回去三天之后后来跟我说:师父,没有办法,我家那个很不讲理,怎么讲都听不进去。我说听不入耳,这样干脆休息好了 ! 拿师父的录音带给她听,听得进去就好,听不进去就收起来,没有办法。也有那种真的听不进去的,所以男众的男人 主义不要太重。
女众最容易被什么人降伏?最容易被了解她心情的人降伏。她如果在烦恼时,你就要安慰她,知道吗?就算是半夜叫你去买药 ,你也要去,做得让她感动。学佛的人就是这么慈悲的人。我不相信这女众,你太太她是铁石心肠不会感动。这样,你学佛,表现给她看,她才会来信佛,对吗?你老是动不动就不识相就揍你,打不是办法,打下去之后反而严重,对不对?你看佛祖什么时候在打人?没有这样的。如果是很蛮横不讲理的,娶到这种女人就没有办法。恶妻逆子无法可治,远离就好,不要开口。笑笑的,很痛苦,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今天学佛,如果没有办法改变对方,我们就要改变我们自己,慢慢一步一步来。
如何消灾
大家都想要消灾,有两项一定要做到,我们才能消灾。要如何消灾呢?不要攻击别人,不要攻击对方,攻击别人有时会伤到自己,不好。在座诸位我也是劝导你们,我们如果没有攻击别人,尤其是不要嫉妒别人。嫉妒别人,使我们无法修持。 所以六祖说心就是一切福田的根本,心就是修行的根本。
因此,在《心经》里面有讲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这要读成两音:读成观 (guà n) 自在,自修就是观 (guà n) 自在;如果利他称为观 (guān ) 自在。这观 (guàn) 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观照自己。大家都在拜观世音菩萨,但是他不知道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 ? 不知道他本人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观察自己的心,透视自己的心,心没有被境界污染牵去,他的心就是自在,这就是观 (guà n) 自在,这是站在自利的角度翻译的。翻译成观 (guān ) 世音的时候是站在利他的角度。所以说观世音,观察世间的声音,去救苦救难。所以祈福,要祈求福,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透视自己。世界上有一件事情是最困难的,那就是要了解自己。 所以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就是降伏自己,让我们的我慢、嗔恨心、贪心,你若能降伏自己,就是解脱、就是佛。
所以有人在问: 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就是看到自性,不贪、不发脾气,永远开智慧、慈悲平等,心中没有仇恨之人,冤亲平等,没有得失的观念,心中具足大智慧、超越一切,这就是“明心见性”。
—— 请问师父,开悟的人他是什么境界?
——开悟的人很简单,简单讲一下。开悟的人,他的心中没有任何的执着。开悟的人什么烦恼、乃至他家发生火灾,他全家死光光,他还是如如不动。因为他知道这世间就是这样,本来就是这样,早也要死,晚也要死。开悟的人他不会因为小事情而困扰自己,不眠不休,没办法休息,不会这样。开悟的人所有一切语言、动作,都符合中庸之道。开悟的人他的心里没有任何的压力,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要求失去自己的天真,他活在自己的中道上。所以讲出去的话,做出来的行为,都是符合中庸之道。别人毁谤他,他不会烦恼,别人赞叹他,他也不会快乐,他永远保持心态的平衡。这个就是开悟的人,随时二十四小时都保持着欢喜心,在他开悟的心目中而言,没有一种事情能令他痛苦。他就是活得这么快乐,就是这样子,像佛祖一样。对死也是很洒脱,说来就来,说回去就回去。就是这么自在,这叫做观自在。
下面说,外道都毁谤我们,毁谤我们佛教是崇拜偶像,这刚好相反。经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一切相皆是虚妄。所以佛教绝对不是崇拜偶像,绝对不是。佛教是因为方便度众生才雕刻佛像,让大众这样拜。让大众这样拜,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够,要看到佛祖他才要拜,他不知道佛在心中。在开悟的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的自性。所以人家在毁谤我们佛教是崇拜偶像 , 绝对不是。反过来其他的宗教才是在崇拜偶像。因此我们要了解,佛教绝对是反对崇拜偶像,它是重视心的功夫,因为劣根的众生,没有佛他就不拜。
如果悟道的人佛在心中,心既是佛,佛既是心,虚空就是心,心就是虚空,解脱就是心,心就是解脱。烦恼既是菩提,菩提既是烦恼。 菩萨心肠,发菩提心、大悲心之后,于解脱中入烦恼五浊众生的心中,他还是解脱。 烦恼里面就是有解脱,解脱里面进入烦恼的众生,诸佛菩萨。所以如果他的烦恼进入菩提内这就是诸佛菩萨,菩提被遮盖起来,变成烦恼,这就是众生,很简单。再反过来说,烦恼与菩提只是一念之间,有悟和没有悟而已。悟,烦恼即为菩提,迷,菩提即变为烦恼,就这样而已。譬如以国旗而言,国旗是代表国家,并不是崇拜偶像。你能说向国旗行三鞠躬是崇拜偶像?也不能这样讲,国旗只是一种代表而已。所以心地很重要,心地最重要。
佛跟神是不同
佛是人修养到最究竟之处,不是普通的众生,叫做佛。佛就是这样写,一个人字,一个弗字,佛就是弗。不是平凡的人,就是佛。成佛就是非常不平凡,平凡里面的不平凡,就是佛。那么佛和神的观念不一样。其他宗教说这个上帝、神是绝对的权威,上帝是绝对的权威,它不像佛这样,说你要怀疑,这个神是不能怀疑的。它的思想就是它控制我们人的吉凶祸福,控制我们的一切,主宰我们的一切。它的根本教义思想就是以神为主。佛是不一样的, 佛是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一念悟就是佛,一念迷就是众生,如此而已。
在座诸位为何今天还是众生?还不是佛呢?因为还没有开悟,还没有证果。等到有一天开悟证果之后,当下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因此神学是渺茫不可知的,上帝不能追问、不能探讨、不能试验,它是绝对的权威,控制我们。这跟佛教的根本教义不一样,他们是绝待的二元论,神是神、人就是人,神不是人,人不可能变成神。佛教是一体三面论,佛跟众生和心是一体三面的,心悟就是佛,心迷既是众生,一体两面的。因此这是根本教义的不同,所以学佛就是在真理当中追求超越,因此佛教最简单。什么是佛教,就是即相而离相。什么叫做即相,就是现实。什么叫做离相,就是超越。简单讲,佛教就是既现实又超越的思想,面对现实,还能超越这现实的束缚,就是这样。
下面,众生对佛教的误会非常大。有一位四十几岁的人,大约四十出头,她来到我那里,就这样很我慢。她说:师父,你都鼓励人家出家,要修行、出家,劝人不要结婚,对吗?
我说:我没有这样说,你想嫁就去嫁,我又没有阻止你。我只是告诉你,如果在家要修行是比较难修,业比较重、烦恼比较多,这样而已。我没有叫你一定要出家,学佛也不一定要出家。 她说:若像我这样三个孩子,我丢下他们去出家,这样放下去出家,那些小孩子怎么办? 我说:喂喂喂 ! 菩萨、菩萨 ! 你到底懂不懂佛理,来这边猛发牢骚。你那个叫做放弃,不叫做放下,放弃不是放下。我什么时候叫你丢下三个孩子去出家?有这样说吗?我什么时候这样说?我没有这样说。你那是叫做放弃,我说的是放下。放弃是说你是你先生的太太,你是你小孩的妈妈,你是你妈**女儿 ,你是你爸爸的女儿,是你弟弟的姐姐,你哥哥的妹妹。你一个人扮演这么多的角色,你没有把它扮演好,反而要剃度出家,你害了佛门,这个叫做放弃。
什么叫做放下?必须你的任务完成,要不然就是你的三个孩子委托人家帮你养,这样你去出家没有关系。戒律有讲,如果欠人家钱,被查到是不能出家的。这个佛有这样交代:不得为负债人剃度。如果因为欠人家钱而来剃度,这样会败坏佛门的形象。接着,还会有人来向他讨钱,这样会闹得佛门风波很大。所以你如果有人要帮你带小孩子,你再来剃头没有关系。所以众生对佛教的误解很深,讲起来是这样。 不是像我们,透视人生:这条路我一定要走,不后悔。
下面说悲观,有人问佛教是不是悲观,对,佛教是悲观主义。没有错,但是悲观不是悲哀观,悲观是救苦救难,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悲心很重要的就是观世音,观世音加上救苦救难,凡是可以救度众生离苦得乐,这叫做观世音菩萨。所以佛教是不是悲观?对,佛教是悲观,没有错,但不是悲哀观,要弄清楚、要搞清楚,知道吗?所以我们不要将佛教解释错误。
谢谢大家。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三称 )
我们昨天讲到这个正信的佛教,佛教是以中庸之道,地理是有,不能不相信,也不能太相信,都是以中道。何谓中道?过与不及不得中庸之道。太超过以及不及都不能达到中庸之道。
那么我们学佛是要做什么?要了解之后我们才能产生正信,学佛就是要求解脱。以一般人而言,一般的众生都是活在表层意识的影像。表层意识就是生活接触的那一刹那,而不能够透视它。不能透视人生,所以活得很痛苦。他只是一直想要改变别人,但是他不了解,快乐的根本是要改变自己。对一位没有智慧的人或是无知的人,有时我们会看不顺眼他的行为、语言,很痛苦。事实上不是他让我们痛苦,是自己没有修养、没有智慧。我们如果有修养、有智慧,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让你痛苦。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如如不动,对天地万物都是如此。
我们以前在讲一个典故,就是亚历山大,他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他久仰一位大哲学家,很早就听说在他的国家这位的哲学家很了不起。 这位大哲学家住在哪里呢?有时在坟墓休息,有时在澡盆里面休息,有时在草堆里面休息,他都活得非常快乐。但是没有人了解他的快乐到底到什么程度?大家每一个人都面对现实实在斗争,为了三餐。这位大哲学家却活得非常快乐、很超越。亚历山大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又当国王,已经到极点了。他觉得自己是世间上最快乐的人,他什么都有,国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个人很可怜,睡在坟墓、澡盆、桶子、草堆。在冬天时,大哲学家就出来晒太阳,脚就翘起来在那里晒太阳。亚历山大身材高大,就走过去拜访这位大哲学家。第一句话就问他:我看你这样生活很困苦,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都可以满你的愿。亚历山大身材高大遮到他的阳光,他就说:麻烦你走开一点,让我得到更多的阳光。我不需要什么,我不缺少什么。
这句话的学问很大。一个国王问一个平民,什么都没有的人,问他缺乏什么,他说:麻烦你走开一点,让我照到阳光,让我多吸收一下阳光。这句话是很深的学问。一般的穷人,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一位有钱人,说我看你生活那么可怜,你缺乏什么,我什么都可以给你。第一 一辆,第二楼房一栋,第三。。。。。这样一直开下去,一定离不开金钱的。心中解脱的人是不讲这个的,你站旁边一点,让我多照点太阳。如此而已,就是这么了不起。
人的解脱,这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所以佛告诉我们:入我门中,绝不贫穷,出我门中,绝不富有。 离开我这个佛门,你就是穷人,你再有钱还是穷人、穷鬼。为何?因为没有智慧,每天活得很痛苦。每天都是怒目相向,夫妻讲不到二句话就吵起来了。有钱也是这样痛苦,为了孩子的教育晕头转向。所以 佛法这种东西叫做无价之宝,你如果能够学佛学到一个程度时,你会觉得贪心、发脾气都是一种无形的绳子。 我们学佛的人和世间上的人的看法,就一百八十度不一样。我们如果犯错,总是一直解释自己的立场,掩饰自己的缺点,对不对?如果这确实是我们的错误,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佛说覆藏的人,覆藏自己错误的人,是不堪入道的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人。我们一个人错误就是要忏悔,要发露。坦诚的发露,像我们手上长疮一样,一定要开刀之后,这个疮才会好。所以学佛就是要学这个观念:解脱、解脱。
吃不饱意思不同。我的吃不饱不是肚子,是精神。我觉得人生活得很苦恼、很痛苦、很烦恼,一点小事就嗔,发脾气控制不住。一点小事就贪,无形的束缚,为了名斗争。所以我觉得我的人生希望活在最平淡的人生,就是真理。我希望活在很平淡的人生,我就是要追求真理。因为在这五欲六尘里是绝对无法发现真理的。宁静一得,人要静下来才会得到。每天跳舞、喝酒、打麻将种种,你要如何能修行?心要如何清净?
学佛第一阶段要去除脾气,脾气要去掉。第二个不能有恨心,恨是无形的绳子,你恨一个人是你痛苦,不是对方痛苦。我恨你是我痛苦,不是你痛苦,这样不对。所以这个心一天一天慢慢的……这样才是在学佛,不是只有一串佛珠拿着南无阿弥陀佛 ! 啊 ! 你这个死仔,等一下你祖母就打,这样差不多。这样的话当你临命终时,佛祖会来接你吗?依我看是非常困难。佛祖的心是慈悲是平等,口业清净、心地开放,无所着的人;你一点小事就看不开,与佛不相应,心电不能感应。佛就像一个广播电台一样,播放出去;但是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众生的贪嗔疑,心无法相应,电波收不到,念佛不会有感应。有人念佛就是很感应,一念佛就是这么感应;有的人怎么念都不会感应,但是感应不要用求的,你心地如果清净。
所以学佛第一个步骤,要先去掉不好的习气,这个最重要。有人问印光大师:大师 ! 要如何证明我的修行有进步?印光大师回答得太妙了。他说:你观察自己的习气,若坏的习气一天一天改掉,一天一天去掉,那你就是有进步。
过去如果和先生吵架,一星期不和他说话;现在有在学佛的女人,要放柔软一点:大丈夫都能能屈能伸,更何况先生是在赚钱养我们,我们不要这样,放软一点。以前,一星期不说话,现在三天就叫他了。如果要出门就说晚上早一点回来,拜拜 ! 马上就感动了。如果三天还太长,吵架还用三天,一天,稍微惩罚一下。你和我吵架,一天不和你说话,稍微惩罚一下。又进步了,以前三天,现在一天。渐渐修,修到最后,如果看到你先生在发脾气,就…… ( 嘴无声地动 ) ,嘴就开始阿弥陀佛 ! 如果他念得愈大声,你就更大声,阿弥陀佛 ! 他就打不下去了。你先生有时可能会说疯子,不要理你,到外面吃牛排,这样你的修养就真的是 一级棒的。
人都会生气,不能像修到开悟的人 ; 开悟的人连动到念头都不会。——我现在在生气,不能生气,快点睡、快点睡……开悟的人不会这样。开悟的人,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是沉默不语,不会去辩解、不会去解释。人家跟他讲什么,他也不会去解释,没有必要,解释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你如果相信他就相信他,相信我就相信我,这样而已,我没有错就是没有错。开悟的人的心就是这么厉害,如如不动。
你如果修到有一天,你先生这样骂你时,你就把他当成善知识,菩萨示现。菩萨摩诃萨,土蚤不好杀,土蚤会滑,土蚤会滑所以不太好杀。 ( 笑 )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读音稍微不正确,菩萨念成土蚤 ( 台语 ) ,摩诃萨,他念成不好杀,土蚤会滑,不好杀。 ( 众笑 ) 所以我们要了解,你先生或是你太太在生气时,就把他当成是善知识,他是在帮我们消灾,没有关系。静静地,你如果静静地三次,你先生就会吓到了:自从我太太去听慧律法师讲经之后,脾气实在改变非常多。以前脾气那么差,这佛法这么好,我也要去听听看,这样就度一个了。
真的试试看,让你先生三次看看。 ( 众鼓掌 ) 鼓掌就要做得到,不能只是光会鼓掌。如果三次之后,第四次还是这样打你,你 咬牙切齿说:我已忍耐你三次,是我师父教我要这样的,不是我的意思……糟糕了,反而更糟糕,是因为我的面子。这样还没有办法,功夫还早得很。学佛要如何?要心平气和,一天一天一直进步。今年看你如此,明年又进步,再一年又进步,这才是学佛。
学佛第一阶段要去除脾气,脾气要去掉。第二个不能有恨心,恨是无形的绳子,你恨一个人是你痛苦,不是对方痛苦。我恨你是我痛苦,不是你痛苦,这样不对。所以这个心一天一天慢慢的……这样才是在学佛,不是只有一串佛珠拿着南无阿弥陀佛 ! 啊 ! 你这个死仔,等一下你祖母就打,这样差不多。这样的话当你临命终时,佛祖会来接你吗?依我看是非常困难。佛祖的心是慈悲是平等,口业清净、心地开放,无所着的人;你一点小事就看不开,与佛不相应,心电不能感应。佛就像一个广播电台一样,播放出去;但是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众生的贪嗔疑,心无法相应,电波收不到,念佛不会有感应。有人念佛就是很感应,一念佛就是这么感应;有的人怎么念都不会感应,但是感应不要用求的,你心地如果清净。
所以学佛第一个步骤,要先去掉不好的习气,这个最重要。有人问印光大师:大师 ! 要如何证明我的修行有进步?印光大师回答得太妙了。他说:你观察自己的习气,若坏的习气一天一天改掉,一天一天去掉,那你就是有进步。
过去如果和先生吵架,一星期不和他说话;现在有在学佛的女人,要放柔软一点:大丈夫都能能屈能伸,更何况先生是在赚钱养我们,我们不要这样,放软一点。以前,一星期不说话,现在三天就叫他了。如果要出门就说晚上早一点回来,拜拜 ! 马上就感动了。如果三天还太长,吵架还用三天,一天,稍微惩罚一下。你和我吵架,一天不和你说话,稍微惩罚一下。又进步了,以前三天,现在一天。渐渐修,修到最后,如果看到你先生在发脾气,就…… ( 嘴无声地动 ) ,嘴就开始阿弥陀佛 ! 如果他念得愈大声,你就更大声,阿弥陀佛 ! 他就打不下去了。你先生有时可能会说疯子,不要理你,到外面吃牛排,这样你的修养就真的是 一级棒的。
人都会生气,不能像修到开悟的人 ; 开悟的人连动到念头都不会。——我现在在生气,不能生气,快点睡、快点睡……开悟的人不会这样。开悟的人,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是沉默不语,不会去辩解、不会去解释。人家跟他讲什么,他也不会去解释,没有必要,解释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你如果相信他就相信他,相信我就相信我,这样而已,我没有错就是没有错。开悟的人的心就是这么厉害,如如不动。
你如果修到有一天,你先生这样骂你时,你就把他当成善知识,菩萨示现。菩萨摩诃萨,土蚤不好杀,土蚤会滑,土蚤会滑所以不太好杀。 ( 笑 )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读音稍微不正确,菩萨念成土蚤 ( 台语 ) ,摩诃萨,他念成不好杀,土蚤会滑,不好杀。 ( 众笑 ) 所以我们要了解,你先生或是你太太在生气时,就把他当成是善知识,他是在帮我们消灾,没有关系。静静地,你如果静静地三次,你先生就会吓到了:自从我太太去听慧律法师讲经之后,脾气实在改变非常多。以前脾气那么差,这佛法这么好,我也要去听听看,这样就度一个了。
真的试试看,让你先生三次看看。 ( 众鼓掌 ) 鼓掌就要做得到,不能只是光会鼓掌。如果三次之后,第四次还是这样打你,你 咬牙切齿说:我已忍耐你三次,是我师父教我要这样的,不是我的意思……糟糕了,反而更糟糕,是因为我的面子。这样还没有办法,功夫还早得很。学佛要如何?要心平气和,一天一天一直进步。今年看你如此,明年又进步,再一年又进步,这才是学佛。
佛教就是讲佛,你来信佛、拜佛、研究佛理,不但是当下能让我们有智慧,解决我们人生种种痛苦的事情;不但是在世时,死后还有一个极乐世界在等我们,死后还有一个依靠,这个多么的好。自古以来往生极乐世界的太多了,这不包括在我们今天演讲的话题。以前祖师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时间到了,事先宣布何时要往生。时间到时,沐浴、穿好衣服,打坐就回去了,就是这么自在。
所以研究佛法就是究竟的解脱,但是外道都毁谤佛教,念佛来不及了,念佛来不及了,不然要什么才来得及?所以这个就很可怜。没有看经典,没有亲近三宝,跟他讲又固执不听,那就没有办法。所以佛不度无缘的众生,确实是如此。佛有三不能:佛无法尽虚空界—佛无法讲出虚空有多大;佛不能尽虚空界一切众生—佛无法说出虚空界有多少众生,佛只能说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佛不能度无缘的众生,是为佛之三不能。佛有三种事他做不到,就是如此。
就是眼光短浅的人,也就是先进入外道,中毒,对佛教已有成见,短见。明明佛教就是这么究竟,他还说不是真的,拜佛是走错路……随便毁谤,这就是近视。星在天空上,明明就有;就是说佛道这条路确实是究竟解脱,但是他近视没有看到就说没有。就是说眼光短浅的人,没有智慧的人说佛法怎样的不好,或者是怎样的错误,不究竟;我们的宗教最好,这就是「 近视斥星 」。
「偏陋执」是什么意思呢?把笔拿起来: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叫做「偏」。只见一不见其二,只会 讲他的宗教最好,意思就是说意见偏歪了。「陋」就是眼光短浅,眼光太狭小,井中之蛙就是陋。「执」, 把笔拿起来,就是先入为主。我今天如果是基督教 , 就说我们的耶稣最好,上帝最好;天主教,我们这个圣母最好;如果是一贯道,我们的道最好,道在俗不在庙。都不要讲那么多,在座诸位,非常简单,如果有空,别的宗教在讲什么,你都去听听看。如果抱着我怕被人家度走的心态,那你是相信权威,不是相信真理。你内心自己有智慧,你会分辨,这个讲的有没有究竟,对还是不对。心里一开始就预防:我去听讲经,不知道会不会被法师度走。度走也是为你好,不然你想入地狱吗?让我度来不好吗?如果有衣角让你拉就不错了。不要说让我们度走不好,这是解脱究竟的宗教。当然你今天如果没有研究时,可能会说:你佛教说究竟,别的宗教也是说究竟。我说最客观的,你参考其他的宗教,再来研究这个佛法,这样最客观,不要先入为主。
这个「轿付前价」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比喻,一个寓言,不是真实的事情。以前有一个人坐轿,以前没有计程车、三轮车,都没有。以前都是用抬轿的,由轿夫这样抬。坐在轿子里面的人一路都是只看前面那个而已,都没有看到后面那个。轿子抬到目的地时,就把轿子放下去,然后就付钱,只付前面那个而已。他说:这个给你。后面那个问说:那我呢?他说:我又没看到你在抬。
这就是众生可怜。才只知道一,没有看到后面。众生迷信,他只看到宗教一点点,就讲这佛教怎样又怎样。这样不好,不要这样子,这样会阻碍我们的修持,阻碍我们求真理,这样不好。我们要彻底将它了解之后,再做客观的批评。所以「轿付前价」这个就是「偏陋执」。
所以佛就说,真理是不能辩论的。你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人是上帝所创造的;我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要相信。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无常,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心有生住异灭。佛是以前的人也是要生老病死,佛祖的时候也是要生老病死,到今天还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样,无常。真理不容许你辩论的,真理不受时间、不受空间的限制,超越一切人情,对就是对。释迦佛祖告诉我们,人有生老病死,生命是无常的,你要不要相信?你相不相信?你相信,还是要生老病死,你不相信,也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样,真理不容许你辩论。佛就是把天地万物实在的情形告诉你,就是这样,这就是现量。
记得师父一句话:有赞叹就一定有毁谤。 不被毁谤的人是蠢材,被毁谤的人就是挡住人家的视线,人家就要把你剪掉。换句话说,毁谤就是反面的赞叹,毁谤我们就是反面在赞叹我们。 为何他会毁谤我们呢?因为我们很行。如果今天我们是松山疗养院那些疯子,他不会毁谤我们;你是精神病患者,他要毁谤你什么?今天就是因为你行,高高在上,表示你有能力。所以如果有人毁谤我们,就要想我们就是有办法,知道吗?但是不能骄傲,要谦虚。意思是说如果遇到毁谤,就换个角度反过来,乐意的接受这个逆境,如如不动就是这样,这样就解脱。
「圣言量」就是非凡夫所能知,唯有听信圣者之话。不是我们凡夫所能了解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听佛祖的话,如此而已。佛告诉你: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从这个地方经过十万亿的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像这样凡夫要如何用比量,用比量也不能解决,没有看到。我们要知道我们没有证果,没有看到。佛当时在世时,佛有开悟证果、大彻大悟。佛有看到,他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没有开悟,没有大彻大悟,所以只要一张纸盖住,我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这个叫做凡夫眼。佛是有具足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所以佛光普照一切的世界。
有的信徒很可爱:师父 ! 我都早睡觉,晚上一点时不知道可不可以起来拜佛?我说:可以,佛祖没有在睡觉。还有一个更可爱:师父 ! 我中午二点拜,不知道可不可以?我说:为何不可以,佛祖不曾在午睡的。众生不了解,成佛的话就不用睡觉,成佛就毋须睡眠,天人就没有阖眼了。因为睡是一种意识的作用,我们众生的大脑从小时候一直执着到长大,要休息,要休息,要休息……你要不要相信,打麻将的人三天三夜他也照打,他为何精神那么好?因为是在拼输赢。没有一个人三天三夜不睡觉在念阿弥陀佛的,你相信吗?相信就要鼓掌了 ( 掌声 ) 。
为什么?众生在睡觉是一种意识的作用而已。你如果专心在做一件事情三天三夜不睡觉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输赢。你如果在战争时在决一死战、在逃亡,你跑到这个地方跑不掉,后面敌军到,马上就枪杀,我才不相信你会躺在地上休息,拼了命也要跑。今天如果有一个那个……今天如果来中正堂听经的都不能回去,譬如说,比喻一下,一分钟枪杀一个,假设这样子,还没有被拖去枪杀的人,在里面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不曾那么虔诚的,因为等一下就轮到我被枪杀了。我们人就是不会想,有一天他也是会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就是不精进。不精进时,到加护病房看看,和尚要死的情形是怎样?这样你们才会了解,要精进不能懈怠,对不对?
“正信的佛教”
大家都在赚钱,但是不知道这 佛法才是永久的财富。 因此有钱的人有时候会活得很痛苦,没有钱的人也活得很痛苦。哪一种人, 他活得很快乐?就是面对死亡的来临,他照样是如如不动,因为他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生死本来就是真实的东西。 所以生一个就是要死一个,有生就会有死。有人问你生几个,你说:我生三个,这样就是死三个;如果问你生几个,我生十个,这样就是你家里要死十个。这是一定的,难道没有道理吗?有理。所以说有生必有死,有合必有离。来的时候要以欢喜心接受,这样就是有智慧。
口袋有很多钱,一夜之间变成穷人也不一定,这是不一定,但是世间有一种永久的财富是永远也花不完的,那就是智慧。智慧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自性的清净心所发出的大用。人家说自性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心在哪里呢?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如果明心见性的人,他是运用在什么地方?在每一个时间、空间交合所发生的事情,他有办法去透视它,去了解而不为牵引动乱,那个就是真正的自性。自性就理体来讲是空无一物,无形象的东西,般若智慧是 无形象 的东西,就像镜子一样。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将镜子照出去,会产生种种的现象出现。换句话说 “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请教一位禅师,他问:禅师 ! 何谓自性?他告诉他:麻七斤,外面树木。他想:我是问自性是什么,你怎么跟我回答麻七斤,麻三斤。怎么会回答我这样,这完全跟自性没有关系。一个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就是差这么多。没有开悟的人他只了解,就像一贯道讲的,老母娘是什么?他说老母娘就是无形象,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是一种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讲这个,但是这叫做虚空,不知道妙有,偏的思想。明心见性是什么?那是二十四小时都在你眼前,不隔一丝一毫,所以禅师就告诉他麻三斤,外面的树都是。证得本性开悟的人,就是实实在在有这东西可运用。依体起用, 依照这个本体的自性清净心在运用,这就是自性。
如果说自性什么都没有,那就和死人一样。所谓的什么都没有是指我们的本性无念,没有杂念,但是有妙有,它会幻化一切智慧在一切众生有为法当中, 当下彻悟那一念就是我们的本性,本性不离事相,事相不离本性。 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具足万法。具足一切的万法,万法都会归本性,因为一切法都无自性。这也是一贯道所讲的,万法归一统。事实上他根本对这个不了解,万法归一,那一归何处呢?所以这个变成怎样呢?他也是在说因果也是在讲经,似是而非,好像说的真有那么一回事,但是事实上根本就不了解,没有彻底去悟这道理是什么?都不知道。东抄西抄,抄一抄就是这样子。不是由自性讲出的话,就是隔着一层我法二执。一个开悟的人在讲经和一个没有开悟的人在讲经,你注意听,没有开悟的人讲经,所讲出来的法,每一句都含有我慢,自我执着的自性的影像存在。开悟的人在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心而入,一针见血,没有在多讲的。所以今天学佛是在学什么?就是学这世界上最富有的东西就是佛法,所以在座诸位你们要为今天能听到佛法而庆幸跟鼓掌 ( 掌声 ) 。
佛经里面有讲,这不是一佛二佛三佛所种善根,想听到正法是非常的困难。大陆要听经要如何听法呢?从这里到去听经得走好几个月,听完再走回来。求法,求法是如何求呢?方丈,禅师在里面,徒弟在外面,要用爬的爬进来,不可以用走的;所有的徒弟所坐的位置,不能比师父还高;你如果站着,师父没有叫你坐,你绝对要站着,都要站着,师父如果说坐下时你才可以坐下。哪有像现在要听经这么简单,叫部计程车不用三分钟就到了。大陆在求法是用生命,因为他知道这是人生的真理,不是像我们现在越散乱,所以大陆的人非常珍惜这个佛法。
相反的我们今天很容易听到佛法,却愈不珍惜佛法,就是这样。得来不易的东西,他就很珍惜,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他就把它看成没有用,他不知道。所以这秦始皇在求长生不老之药,派五百位童男童女向北去,听说是今天的日本,到了日本就没有回来了。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但是这有可能吗?道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求到后来希望练到最后这身体能永久不坏,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追求错误。今天只要我们有这个肉体,就一定会死,最多让你多活十万年也好,成仙二十万年也好,一百万年也好,当天人一样也要六道轮回。
佛告诉我们没有开悟、彻悟,看到如如不动的本性,永远要受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里来呢?很简单,从生灭法而来,从起心动念,这个生灭法而来。我们这个心现在高兴,等一下就又起烦恼,这个时候得到东西,等一下又觉得失去东西。用这种心在执着,看到儿孙放不开,看到金钱放不开,看到先生放不开,被情束缚住、名束缚住、利束缚住,你永远不可能离开这六道轮回,那就是一条绳子时时捆绑着你。所以为何临命终在助念时,不能叫仇人去助念,婆媳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婆婆要往生时,媳妇一靠近,她光是看到就会起嗔恨心,起嗔恨心时,一下子一念之间就下三涂了。
所以佛在《楞严经》里说,情是世间最难断的。临命终时情若放不下,就永远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束缚、束缚。因为我们的心在刹那间生灭,这一念来,这一念去,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就是一直在生灭、生灭……在生灭法里他无法体悟不生不灭的本性。你如果什么事都保持如如不动,一切事情现前都是如此,生命要消失在这世间。你就这样想,统统也要死,孔子也要死,世间的大企业家也要死。你记住,死比生更可怕,死人比活人更多,有史以来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要多。死后要去另一个世界,也不一定比这里差。每个人都怕死,也不知道在怕什么?明明知道会死,还是怕死,因为不了解,不彻悟,在这痛苦当中经过恐怖。所以菩萨无有恐怖、无有颠倒、无有烦恼,般若心经讲的远离颠倒梦想,诸佛菩萨心中没有恐怖。心中为何没有恐怖呢?他所做的事情,不会违背因果,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良心,所做的事情不违背法律,尊重国家所制定的国法。第一点。
接下来就是我们内心的功夫,内心的功夫要拿出来,在这永久的本性里面,慢慢的去体悟,你如果想得到永久的生命,就是要学佛。所以学佛是什么?学佛就是要学长生不老、永远不死。要永远不死就要如何?就是要证悟。如果没有证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一直念佛。念阿弥陀佛,念到往生极乐世界。那里有诸佛菩萨,到极乐世界就脱离六道轮回。两条路让你走而已,第一条就是要开悟,依我看要开悟是很困难,要开悟目前很困难,悟是什么还搞不太清楚,最稳当的是什么?就是一串念珠拿着,整天一直的念阿弥陀佛,每样都是阿弥陀佛 ! 这样而已。
所以过去有一位法师,冬瓜和尚,他拿了一串念珠都到哪里呢?都到市场卖猪肉的那里,他的相貌不是长得很英俊,而是长得一张冬瓜脸,拿了一串念珠就到市场,遇到人就阿弥陀佛 ! 大家看到他都以为他是疯子。他说:我不是疯子,赶快,要赶快念佛,不然来不及了。逢人就说要赶快念佛,不然来会不及,大家都认为他是疯子。冬瓜和尚要临命终时:这众生无知可怜,我变个把戏给他们看。就身体洗一洗站着,往生了。你们看看,他这样去劝导人家要念佛,劝到人家骂他是疯子、傻子。
你们哪一个有办法临命终时站着,如果有办法再打电话给我,我再去看,你再站给我看。你真的回去时能用站的,我才不相信。不要躺在床上呜~呜,像杀鸡没杀死,在那里苟延残喘,那就算很好了。人要死时,我告诉你,因为我曾去帮人家加持过,人要死时只有吸没有呼,人在临命终最后一口气,只有吸气,这样,吸进来就没有再呼出去。所以外行的人说死时是吸进来再呼出去,不对,只有吸进来就没有再呼出去,最后一口气,因为我去帮人家加持时,当场看到这样,吸进去就没有再吐出来。
在座诸位,印光大师说:学道之人在墙上贴个死字,有一天你一定会死,如果遇到棺材抬出来时你就要想到:你今天送别人,改天换别人送你。今天楼上楼下三、四千人,明年或再过二、三年后,我或许有因缘再来看,说不定往生了二、三十人也不一定。仰德大道一次意外二十二个人就死在同一天,你敢保证你能活到明年吗?还不赶紧念佛,那你要怎样?所以众生颠倒,对佛教不了解,以为念佛是老太婆的事,每个人都说等我嫁女儿娶媳妇之后再来用功。你能保证你有办法活到那个时候?我有一个学生,文化大学的,结婚两年因脑部坏死往生。他读法律的,两年就死了,才三十岁而已。我虚岁还有三十五,实岁三十三,要活到我这个年纪还是不简单,真的 ( 掌声 ) 。所以鼓掌归鼓掌,回去还是要念佛。真的,我不会骗你,等到临命终要念就来不及了。
我教我母亲念佛,我母亲常说:我可以吗?我又不识字。我说:不识字没有关系,佛祖专门找不识字的,识字读书的我慢贡高,不老实念佛。若你跟不识字的讲,他会说这师父就这样讲,阿弥陀佛 ! 阿弥陀佛 ! 反而更老实。识字的会钻牛角尖,学这聪明智慧反而不入道。教这老太婆你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来。她就会听师父的话,开始一直念一直念。所以祖师大德在讲如何之人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哪一种人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一闻南无阿弥陀佛誓死不改变,坚持到底,此人必定往生。就是一听到这净土法门,就算打死他他也永远不会改变,临命终绝对往生极乐世界,有那个信心。
今天我们不一样,今天丰原这里看哪一位仁波切或是佛爷来灌顶,反正闲着没事,就去灌一下。人家西藏在修密宗,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修法,西藏在修密宗是徒弟来拜师父,就从显教一直教他,还要做苦工。像密勒日巴跟着他师父十年,他师父连跟他讲一句都没有,师父一定是一直磨一直磨到业障消除,才开始跟他传授根本法,要如何修大手印法。你试着想看看,西藏密宗是如此修法,不是这么简单的。密法是很了不起的,即身成佛,但是大家都误解。所以所有的法门我认为以念佛最为稳当的。
善事要叫他 「 进德修业,济困扶危、为众牺牲 」, 不去做。
什么叫做「进德修业」呢?德就是内心里面的功夫,修业就是修三业清净。
「济困扶危」就是帮助困苦的人做一些慈善。帮助一些困难的人,他都不愿去做。
在座诸位,我现在劝你们,假设目前经济很好的人,今天你三餐温饱,你有轿车、有楼房可住,你确实是赚很多钱,要听师父的劝导,“施比受更有福”,多做一些善事,对你有益无害。不要把这些财产留给你的子孙,留给你的子孙后,你被放在大厅旁,他们就开始要互告了。我现在不要说名字,有一间很大的百货公司的老板去世,因为他生十三个孩子,他的财产总共足足留下十几亿。父亲放在厅旁,不顾他的父亲,那些儿子媳妇开始互告。为何互相诉讼?因为财产分配不公。所以聪明的人都怎样?此刻要布施、喜舍,救济孤儿院、养老院、残障人士,施舍给三宝,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百元出去,一百元功德,一万元出去,一万元功德。等到你要死时,才要来做功德来不及了,太慢了,也不一定你的子孙是帮你请出家人,万一请道士来……我是不用拿那一支,不然我当道士也是有模有样,很像,他还要拿那个,我就不用。如果是请那个,就一定要杀生了,反而糟糕。
所以人家说教你的孩子一个技术,远胜过万贯的家产。你要栽培你的孩子读书,就要跟他讲清楚:爸妈已经将你抚养到长大成人,这些钱爸妈要修行要做老本,要留着养老。诸位一定要听我劝导,如果你有房子、有金钱,一定要放在口袋里,你还没有断气之前,不要改变你孩子的命运。如果不相信,等时间到时,你就知道,眼泪会夺眶而出,我没有骗你。你要修行就要经济自主,有人很早就将钱交给他的孩子,结果到时还要向人家伸手。你不必,你把财产顾好,房子出租,到时两老有收入,不必管年轻的要不要供我们吃。所以在家人要修行一定要有经费,不然生病时谁要照顾你,知道吗?家里的财产不要事先登记在子孙名下,这样比较有保障。
世间需要我们同情和帮助的人很多,在世时要做善事,印光大师多了不起你知道吗?印光大师在大陆是一位高僧大德,受人供养十万银元,现在大约要算几千万,哪里发生水灾,全部布施出去,人家供养法师的钱,他一点也不留,全部布施出去。你看这位法师,他的施舍心到什么程度。我告诉你们,虽然是人家施舍给他这位出家人,但是要完全像印光大师这样将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不顾自己一切,将来的生活,这个就很少了。如果我有一千万,我最少也会留十万,九百九十万拿出去,十万留着打针用。 ( 众笑 ) 如果是我,我没有办法像印光大师那样,我会留十万元。印光大师是全部捐出去,那实在是很了不起。 所以你看高僧大德在修行,我们根本就跟不上人家。在家人就是怎样呢?施舍二十万、三十万、一百万,他就起大我慢,到师父那里就会说,为何没有泡茶。布施一点点钱,就算一百万好了,去就仗势大声嚷嚷。我今天也是要奉劝我们这里的出家人,我们出家人如果看到有钱人来,还是一样端茶请他,看到穷人,还是一样端茶请他,不然人家会说出家人很现实。都一样,你也不用担心那个大护法跑了,人一出生就带着福报来,福报如果是我们的,怎样都不会跑掉,如果不是我们的,怎么求都没用。钱有四只脚,有只有二只脚。所以这个济困扶危,诸位应该要好好去做,不要等到临命终时才要做,来不及了。所以修行是现在的功夫,临命终你才有办法自在。所以有钱你就吃得饱,要赶紧施舍救济帮助,做这世间的慈善,对你临命终绝对有帮助。三千也好,五千也好,在座诸位不要误会,我不是叫你一定要捐赠给文殊讲堂,看要养老院、孤儿院、残障,还是要扶轮社、狮子会都随你,看你要做什么善事。
「善消极」还是不学佛的人,对「进德修业、济困扶危,为众牺牲」,都很消极。
身 , 身体。 杀 , 杀生。
这个杀生是目前来讲,可能是女众比较多,男众大部分都是在外面赚钱,女众要煮三餐让人家吃。在座诸位要了解,皈依时不用吃素,没有关系。皈依时,如果你要吃素,蛋可以吃,因为你只有皈依而已。赌博可以,是真的,因为皈依没有戒律,不是五戒。皈依后你要签大家乐,那是随你个人的意愿。
所以这个杀,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的戒律最重的,这个杀业会影响我们的往生。忏公时常跟我们讲一个故事,讲他父亲,他父亲健康不佳时,都炖鸡汤给他吃。炖鸡汤不知道要如何炖,我都听不懂,说是滴什么汤,我们又没有做过。只看过鸡,用煮的或烤的,没听过用炖的。什么鸡汤,滴什么鸡汤,喝下去说有多营养,现在不能用吃的,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说要用滴鸡汤。就一直吃一直吃,忏公一直规劝他,他都不听,一直滴鸡汤。人家教他念佛,他也有在念,佛也是念,汤也是照喝。两种都同时进行。
有一天他在念阿弥陀佛,念得非常虔诚,因为那时候,已经病得很重了。那个忏公的父亲这样,就是我师父的爸爸,他看到阿弥陀佛现前,非常的大尊,他还一直要过去,一直爬过去,他要过去因为莲花在前面,阿弥陀佛现前,莲花在前面。有人在他的腰际绑上一条绳子,绳子牵得非常长,后面都是鸡,那群鸡都啄拿条绳子,要过去时,就越来越后退。佛在前面,因为他过去所吃的鸡都在后面,排整排的。依我看大约从这里到丰原的火车站那么长,照排队就是了。先吃的排第一号,第二吃的排第二号,后面都是鸡在啄着。你想想看一个人已经念佛,念到看到佛、莲花现前,他今天如果不炖鸡汤,绝对往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鸡吃得太多,看到佛、莲花都很清楚,就是没有办法过去。
——多吃素,不要造业。
说我吃得不彻底,我说真要这样吗?但是那个时候又没有素食团,你们听懂吗?那个时候没有素食团,回去就惨了。因为师父说那时我皈依之后就马上受五戒,师父每次看到你去,就叫你要吃素食,没有素食团要去哪里吃?没有办法,我到自助餐那里时,读大学时旁边都有自助餐,自助餐不可能纯粹煮素食给你吃,这是不可能的事,那个菜里都有放一些肉丝。我没有办法,只好尽量将肉挑到旁边,因为师父说要吃素。就夹起来,有一些黏在上面,我就一直甩,如果没有掉下去,就是愿者上钩。这个我甩了好久,是你自己不下去的,不是我爱吃肉的,没有办法。 ( 众笑 ) ,就足足吃了一个月,爬起来都头昏眼花,因为每次叫的都是包心菜、空心菜、豆腐,每天都是吃这样,没有素食团。所以素食随便吃,一个人吃那真的是很糟糕,不可以。所以为了履行对师父的诺言,就在大学里面设了一个伙食团,素食的伙食团。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开始吃素食,所以我真正吃素的时候是吃到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那时是吃肉边菜,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真正吃素,到今天已经十几年了。
所以今天这个杀业,在座诸位一定要听高僧大德的劝导。如果不能吃素食,至少要吃早素,不是早斋,早斋是过午不食,要吃早素。有人问:师父 ! 吃早素要到几点才可以吃荤的。没有这种规定,吃早素只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最好是初一、十五吃一整天的素食,如果不行的话,若吃早素十点吃荤的没有关系。如果是泥水匠或开货车的人,要吃素食可能比较困难,所以中午和晚上还有两餐让你吃荤的,这样还没有关系。如果你叫他来皈依,就要他吃素食,他会吓得不敢来。一步一步来,等你认为自己可以吃素食时再改变成吃素食,听师父的劝导,说你是为我好。
这个 杀 ,底下是偷 盗 。
如果到寺庙时,师父没有叫你拿,你不要自己带纸袋去装。我们那时雷音寺有办上百桌,那个客家人都是自己带塑胶袋来,吃完随便带回去。这样不好,犯了盗戒,寺庙的东西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不可以动。这个「盗」很重要,偷拿三宝的东西比杀八万四千的父母罪更重。所有的戒都可以忏悔,杀生的戒都可以忏悔,偷盗的戒没有办法忏悔。杀淫妄酒都可以忏悔,唯有盗僧物比杀八万四千父母的罪更重。
如果到寺庙来,里面的一支针你都不可以动。寺庙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呢?水、茶、肥皂粉、肥皂、卫生纸,或是偶尔去稍事休息一下,这都没有关系,这都可以。其他例如花,后面种的花,荔枝、芒果这些都不能动,如果师父有说后山的荔枝、芒果可以摘,摘下后,我们多少捐赠一点,五十、一百,看你摘多少就捐赠多少,尽量不要犯了偷盗罪。
犯了偷盗罪是非常可怜的,很没有面子。你到日本看看,日本的百货公司都写着不欢迎台湾人。我们台湾人到日本的百货公司,他们都用闭路电视在巡查,他们都没有人在看顾,上面都装闭路电视是巡视。偷拿东西,进来,一搜马上找到,到底日本要记住,不要偷拿东西,那很丢脸。真的,台湾人到日本去,偷拿日本人的东西,马上被抓走,抓去关,会不会丢脸?对不对?所以盗是很没有人格的人,你只为了这一点东西,难道你的人格只值这么少吗?就算那个值一百万,你也不要去动它,人活着要有义气、骨气,一千万你也不要动它。我们生活像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圣人将这个富贵看得很开,不要盗。
所有的恶业就是这张嘴最厉害,你曾听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日本的心理学家岛影盟讲过一句话:当你破坏到对方的自尊心时,任凭你有多好的建议,人家都不会接受。你要建议别人,第一个你要先尊重对方的自尊心,你要安抚他,然后方便善巧劝告对方,不能单刀直入,伤到对方的自尊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伤到他的自尊心,你再怎么劝导都不会听,所以这个口要注意。口有四种业,戒律里面沙弥律仪里面讲,杀人不见血,杀人不见血就是什么?就是这张嘴,你知道吗?
所以我们这个口业有时侯会害死人,我就曾在屏东讲过,人的耳根子很软,很容易相信传播媒体,没有去查明事实就开始随便毁谤。我在屏东就比喻一个例子,我在屏东讲正信的佛教,我就说在座诸位人为何结婚之后和婆婆不和,因为妻子是睡在我们身边吱吱喳喳,人是经不起人家说三遍,讲了三遍娶个妻子就赔个儿子,这是一定的道理。娶妻之后都是妻子比较重要,母亲比较不重要。虽然知道要孝顺母亲,但是妻子太能干了,又怕她,对不对?打个比方,今天如果有一个人带一个小孩来,她都不用讲什么,第一句话就跟你说,喊得很大声:慧律法师,你很没有良心,你看,这是你的孩子,第一天这样,大家都听到。第一天听到可能会觉得,会这样吗?第一天。第二天又带来:慧律法师,你非常没有良心,丢下我们母子。第二天觉得可能是真的,不然她怎么会来两天。第三天又来,或是照这样讲,百分之九十都会相信:一定是真的,不然她怎么会这样。
人非常没有智慧,经不起人家说三遍,就被洗脑了,没有看到的事情,只有听到而已就改变你的观念。所以佛说,众生的口业很可怕。明明没有这种事情,他还是这样子讲,我们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女孩子也是这样。这个女孩子明明很爱这个男孩子,天天打电话给这男孩子,却对外人说:我男朋友今天又打电话给我。其实是我们打给人家,却说人家打给我们,这样比较有面子。你们可知道,有够可怜的,人都会歪曲事实。
有一位法师来向导我建议:法师 ! 你这往生被、金光明沙,这在藏经没有根据。我说:有,藏经没有根据,是根据成唯识论。我也是好好的跟他说,说这是根据哪里的,安乐妙宝,出自哪里。我很有礼貌地说,这位法师到外面如何毁谤我,你们知道吗?那个慧律法师,我只是跟他建议,金光明沙如何,陀罗尼被怎么样,他就大发脾气,我好意劝他,却对我大声嚷嚷。哪是这样?我是很礼貌的跟他讲,人很奇怪。事实就不是这样,他就是变本加厉的要毁谤你。所以我现在学聪明了,怎么说学聪明了 ?什么人来跟我说什么,我都有心理准备,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这个口业有 四种恶口,要守,不要说谎话,有一就有一。有二就有二。我们佛教徒应该要传好话,不要传坏话。传好话我们造功德,传坏话我们造业。
意贪瞋痴 「意」就是「贪瞋痴」。
这贪心非常难断,所以我们昨天讲过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就是这样。
瞋恨心发脾气,这是最难断的。大家都有脾气,脾气如果不改很难修行,临命终你就保证自己不会生气。临命终你要是在刹那间发起脾气,佛现前也无法接引你,因为你这个瞋恨心没有去除。所以坏脾气的人要注意,往生的机会不大,一定要改掉这个脾气。
痴就是没有智慧,人家说就跟着走,人家说就跟着做,不去分辨是对还是错,痴就是主观的根本没有智慧、没有理性。 看左边这个, 恶消极属于佛。 恶消极就是不从事这些事情。 佛对于「 纵欲享 受 、营私害公,争名夺利 」都不去做。 「恶消极」就是对恶事非常消极,消极就是不想去做,无心去做。
「纵欲享 受 」,我们人就是这样,人实在是很迷茫的动物。我现在比喻给你们听,你家里如果有轿车、有娇妻、有儿子、有楼房,这样,我请问你,再来你要做什么?你说享受。享受要多久的时间,你要享受到何时?你想,当你在享受时,你不觉得很空虚吗?难道你不想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佛门这么好的学问你不想研究看看吗?万一有六道轮回,你不觉得这辈子白话了吗?要想活得更有意义,我告诉你,酒色财气不能解决你的人生,那是短暂的享受。不要认为刺激就是一种享受,享受到最后你内心还是空虚,由一个人在追求五欲六尘,就知道人类有多大的空虚,正因为他不能了解内在的智慧,满足、知足地去追求真理。人是很可怜的动物,所以就放纵欲望、享受。
放纵欲望、享受最多,大不了一般的人,目前很流行出国。三不五时就到外国走走,走一走那是很疲劳的事情。我到国外好几个国家走走,还是觉得很疲劳,就像是在赶鸭子。如果到泰国,是稍微有看到一些出家人的生活,去走一走,我不是享受。若到泰国,那个海产,如果是吃荤的到泰国,你就吃到撑死。那里一只螃蟹才几十块台币,这么大的龙虾才多少钱而已,不要听到这样,就拼死命要去,只是跟你这样讲而已。如果是跟着旅行团,吃荤的回来每个都胖了,如果是吃素的回来都头晕眼花。为什么呢?到泰国都吃什么呢?很可怜,每餐都是豆腐、空心菜,还有这个包心菜,要不然就是花生这样而已。 在曼谷,中国人有五十七万的人口。中国人在 Thailand Bangkok ,泰国的曼谷,中国人有五十七万。所有的经济大权都是掌握在我们的华侨。所以你到曼谷去看那个商店,泰国那个商店,他们的税金分成很多种。只打泰文,这个商店所抽的税金,比较少;泰文底下写中文,两种字,这个税金抽得比较重;如果是泰文、中文、英文,这个税金抽三倍,他是这种收法。所以纵欲享受想要出去走走,享受一下,哪里有,很痛苦,很疲劳就是了。是说如果不曾去泰国不曾去日本,就去走走而已,到外面走一走,我看还是台湾最好,只是徒增疲劳而已,一天到晚像是在赶鸭子。
像去芭达雅,我们这出家人多可爱,到了那里学射击,出家人在打什么枪,对不对?我们也不敢去射击。接下去芭达雅那里还有拖曳伞,他用汽艇在拉,汽艇一开,人就飞起来,出家人飞到天空中,这成何体统呢?飞上去不就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又咻,又下来。这是享受?不是。我出国看的是他们的生活如何,泰国的出家人是如何,去观察,哪有什么享受,回来一趟是徒增疲劳。
但是在泰国我得到一项最好的感想,吃这个椰子、喝这个椰子。本来去泰国都是带一大堆的药,都是拉肚子的药,到泰国喝了椰子汁都不会拉。真是奇怪,肚子拉成那样,到那里一天喝两、三颗椰子,都没有关系。人家说:师父 ! 那个很冷。哪有,喝下去就便秘。那一点我非常感动,到泰国七天都没有拉肚子。这点好而已,其他的我看一看也没有什么,对不对?
如果去香港,拜托你住你都待不住。香港的密度是东方之珠,那个楼房都盖六、七十层,如果飞机飞过去时你一看,香港全部都是高楼,人有多少。如果放假出去,摩肩擦踵都是人,那是有够烦的。到香港要找个素食馆,听说香港的素食店很好吃,去试一下香港的素食怎么样。到了香港的素食店,惨了,英文,我们讲,他听不懂;他讲广东话,我们听不懂,南腔北调。没办法只好用比的,那一本是写中国字。 This. How much money ?沟通不来,我说他听不懂,他说我也听不懂,只好用比的,真的很痛苦。去看一看,哪里是真的,香港的素食哪有很好吃,咸得要死,吃多了马上就得肾脏病,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人都是这样,不曾到外国去,就会很想到外国去看看,累得要死,真的,累到最后会死,在台湾哪里不好。接下去你再到日本看看,也是盖高楼种种吃味 噌 汤,看一看。如果去欧洲,两天游一国,每天都像在赶鸭子,下车就是开始坐游览车,这里住完换那里,回来后整个星期都很疲劳。人就是这样,所以什么叫做享受,这很难讲。你如果真会享受,就是从佛法开采本性的智慧。
第二种就是杀鳗,那个我看了很难过,很残忍。杀鳗,就是拿一支钻头钻在头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那个杀鳗的功夫多么厉害,钻下去之后,唰 ! 非常直,那支骨这样拿起来,好厉害,一点肉都不会被挖出来,只有那根鱼骨而已,如何练得那种功夫?实在有够厉害 ( 众鼓掌 ) 。这个鼓掌的意思,不是鼓励你们去杀鳗鱼,要分清楚,真的。再来就杀什么呢?杀蛇。杀蛇,我曾去看过,用一条绳子将蛇头捆起来,用一个割开,整个皮这样撕开,那条蛇这样,嘶……那条蛇的皮在抖,还在抖。我是听人讲,蛇汤、蛇肉是多好吃,喝汤,生什么烂疮、臭头烂耳、什么中毒非常好用,人家都跟我说蛇肉很好吃,但是我就不敢吃那个。所以说地狱,我们人间就可以看到痛苦的地方,不用到地狱。我们活在世间就看到,这么多的痛苦就是地狱。
不舍一人。 什么叫做「不舍一人」呢?一个人都不愿放弃,这就是说菩萨精神,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意思。 带果行因。 我们今天就是前世所造的果。前世所造的因感应了这世的果,果中有因,我们这世是前世的果,这个果又来造因,又继续造这个因。造这个因地就带果,「带果」就是果报,「行」就是造,「因」就是造业的根本。「带果行因」,「带果」就是前世所带来的果报,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身体。「行因」就是再继续造业,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就是果报,果报当中又有愚痴、贪心、愚痴心、杀心、嫉妒心、怀疑心、恶毒心,如果是修行人就是清净心、慈悲心、喜舍心、菩提心、佛心。因此我们带果行因要好好做。 戊 ,看这个戊: 天帝(造物主)。神鬼(司赏罚)。伪教(成神仙)。 天帝造物主,神鬼就是司赏罚,伪教就是成神仙。
天帝造物主,这是在讲基督教,或是过去印度教、婆罗门教,都是相信大梵天王,都认为有一位神在主宰,这是天帝外道。 他尚神权 。 万法心造。 他尚神权就是,「他」就是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宗教都是说造物主,都有一位神。我们佛教不是,佛教说万法唯心造。不是哪一个人在主宰你,他的手要伸进来就伸进来,要缩回去就缩回去,要走东就走东,走南就走南,没有人控制你,不是上帝在控制你。所以不是天帝造物主—就是创造这天地万物的神,佛法讲的我们是靠我们自己,万法唯心造。
所以劝导诸位,在座诸位遇到任何事情都往好的一方面去想,那你就解脱了。不要往坏的方面去想,愈想你就愈生气。你如果生到不孝子,最好你就这样想:你不孝,好,我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我以后不要靠孩子,我要靠佛祖。在座诸位你一定要觉悟,靠佛祖,要不然就要靠师父,靠师父开示,靠师父加持,靠这些法师帮我们拔荐帮忙。我告诉你,孩子不一定靠得住,生到不孝子,反而好修行。生到孝顺的孩子也很好修行,修行没有障碍,不会障碍你,生到孝顺的、不孝顺的都好修行。
嫁到坏先生每天打,照三餐打,连点心都打,反而好修行,为什么呢?好让你觉悟这世间为何有这么不可理喻的人,照三餐打,没有开悟也会被打得开悟,所以你要把你先生当成是祖师、菩萨示现。如果夫妻太好,难修行,很亲密,就是要打才有办法修。夫妻如果太好,他太疼我,也不会反对什么,除非你自己有觉悟,有自省,自己觉悟,不然很难修行。很亲密,要去市场,我载你去,要坐靠近一点。若是要上班,我开车载你去,再载回来。如果一下子没看到,你跑去哪里了?今天为何都没有看到,几点到哪里全部报告出来,无异是户口调查 ! 太好了,夫妻太好很难修行。很亲密,情放不开,《楞严经》讲的情是一切的束缚,会下三途,佛教是不讲情的。有的人在讲,你们很无情。我们无情,但是很慈悲,情是束缚,慈悲是升华。我们不讲情,讲慈悲,慈悲就是救苦救难,知道吗?所以万法唯心造,看你如何观想。所以遇到一切逆境,都要好好观想、观察,以报恩的心来感谢对方。
神鬼(司赏罚)。 一般人都认为神鬼在控制我们,在处罚我们。 佛尚自权。 自转因果 佛祖是讲自己,自己的因、果靠这个缘分。
举例来说,这棵树,它的种子是因,如果我们每天浇水,每天去除草,将来就会结果,长出甜的水果让我们吃。人也是一样,出生后好好教育他,借着教育的缘来改变他的果报。所以因果是简略地说,照理应该翻译作因缘果,因缘果是一体三面的。像我现在是前世所做来的果,我借着这时候的果把它当成因缘,因缘再来造这个佛的善因来普度众生。所以我这个三 途 对前世而言是果,对这时候来造作是因,也是借着这个因的缘。所以因缘果是一体三面同时的角度,不能分的。在俱舍论里面谈到因缘果报,佛并没有把它划分得很清楚。因就是缘,缘就是果;果报里面有因,因里面有果;因里面有缘,缘里面有因;果里面有缘,缘里面有果;果就是因,因就是缘,缘就是果,听得懂吗?意思是说因缘果是看你依哪个角度。
简单比喻一下,今天的讲座就是果报,果报就是我们论过去,过去妙音寺妙广老法师请我来这边讲经,他的因造成今天的果。今天的果就是借着今天大众的缘,果就是缘;缘之后,大家都懂得佛法的因;出去之后度你的子女,以后你要往生时才不会帮你用拜耶稣的。你今天是念阿弥陀佛的,到临命终要是念阿门就麻烦了。要念正确,一样是阿,但是不一样。所以听经闻法的人,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化你的子女,你百年以后才不会帮你处理错误;如果处理错误,你这世就白修了,种得一个因缘。
所以在座诸位回去要注意,遗书要先写清楚:我往生之后第一,要拜素食;第二,要请出家人来诵经,不能请道士;第三,要帮我做水陆大法会,打佛七;第四,怎样……我们临命终要往生时,就将皈依证书放在口袋里,做为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护照。人家我有皈依,有皈依,再放进去。如果用土葬,皈依证书顺便放进去;火葬,皈依证书带着顺便火化。有人问:师父 ! 那里面有佛像,没有关系,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若是大张的佛相,我们是只能供养不能火化,整本皈依证书往生后把它放在身上,你随时可将那本拿起来:我有皈依的。你如果到鬼门关,把那本拿出来,看到释迦牟尼佛,鬼也会恭敬你三分。所以我们这个「 自转因果」就是要靠自己,不是谁在控制我们,是我们在控制自己,知道吗?
伪教(成神仙) 以后要做神要做仙,神仙以佛门来讲都是凡夫俗子。
有人写信来问:师父 ! 现在一贯道印善书,善书印很多,我们初学时,都无法分辨这是不是佛教写的,还是一贯道写的。在座诸位注意听,非常简单。如果要分辨那本是不是正统的佛教的,非常简单。当你打开时,如果看到里面的内容有仙佛两字连在一起,那就是一贯道。佛祖所有的佛经里,仙是凡夫,佛是圣人,仙佛没有合并在一起讲的。所以你如果去素食馆、火车站都有赠阅善书,如果有什么降,济公降,那个完全不是佛教。若有仙佛两字连在一起,那个都是一贯道,很简单。有人曾问过这个问题,这样就很简单能分别。
「自权」, 唯我独尊 。 把笔拿起来,这个「我」就是本性的意思,唯有本性是最尊最贵的。有的人经典看不懂,就会认为佛祖怎么这么我慢,出世一支手指天,一支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了解意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唯有本性是至尊,是最珍贵的东西,那是永久不生不灭的。所以我慢学佛要做什么?就是要得到永久的生命。如果有智慧的人,听师父讲完这三天之后,第一点,他回去一定赶快买录音带先拿给他孩子听,第二点他回去就拼命修行,为什么?因为你要活到什么时候不知道,我没有骗你。不要等到嫁女儿娶媳妇后才要开始念佛,来不及了,我现在三十几岁就知道可能已经来不及了,我就不相信你们不会觉悟。所以「唯我独尊」的意思,要了解。
底下,“ 巳 ”是: 忽略现实属他 。 什么是忽略现实呢?我们有时侯都会骂出家人修行是逃避现实。不是,出家人确确实实是追求真理,没有离开这个现实。我们一般的现实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问题,吃饭问题,这叫做现实的问题。依佛的观念,这不是现实的问题,现实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现实的问题就是生老病死。这个是最重要,现在要解决的。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
在座诸位你长这么大,难道都没有想过自己生从哪里来?死要往哪里去?做一个人完全过着迷迷糊糊的生活这样值得吗?今天再给你天地万物,鸡肉、鸭肉、鸡肝、鸡 肫,什么海产都让你吃遍了,又能如何呢?还不是一样六道凡夫,只是造业而已。所以什么叫做现实?现实就是现在实际面临的大问题,就是生死问题,这个才是现实。你不要把现实误认为是金钱,这个完全错误。什么叫做现实?就是生灭生死。佛为一大事因缘降生人间,就是为了我们的生死。我们活到这么大岁数都不会想我们 生从哪里来?死要往哪里去?万一有六道轮回,岂不是继续团团转?实在是很冤枉,有一个极乐世界在等我们,我们不想去,佛的慈悲,可怜。所以说,世间好话佛说尽,佛语不信,何言可信?佛说的话你都不要相信,那也是没有办法。 所求(刀头舔蜜) 所求就是世间人说求的,刀头舔蜜。什么叫做刀头舔蜜呢?就是一支刀子,这支刀子刀刃的部分涂上蜜,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小孩子不懂,为了吃一点点蜜,会割到舌头。
这个涵义是什么呢?就是无知的众生,着迷于五欲六尘,造了无量无边的罪过。先让你吃点甜头,造成无量无边的恶业。比如说杀手,一百万给你,你去杀他们全家。一百万而已,拿去,打死好几个。你一百万不是花不完,会花得完,一百万拿给你,结果解决三、四条生命,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我们今天到海产店一直吃海产,这样为了一点点比较鲜甜的东西,你看造了多少业?有的人说:师父 ! 我们去吃海产都是煮死的。我说:如果是这样,还稍微讲的过去。有的活跳虾,是这支活活的拿去烧,烫得一直跳,吓死了。还有满汉全席,那个猴头用框框住,用铁 锤打洞挖起来,吃那个猴的脑髓。还有吃什么?吃刚出生的老鼠,眼睛都还没有张开,活生生的沾酱油,吱一声就吞下去。我说要是我,一定在那里吐死。这世间的人,煮云法师讲的,陆海空吃尽了。天上在飞的鸽子,水里在游的鱼,陆地上在走的狸肉、马肉、虎肉,我听说虎肉很好吃。
我这辈子只有吃过什么,只有蛇肉没有吃过,我曾吃过老鼠肉、猫肉、吃过狗肉、牛肉,我曾吃过这些,但都吃很少。小时候有人告诉我,吃猫肉眼睛会很明亮,害我吃了近视更严重,根本没有这回事。他说:你没有看到猫,晚上的时候眼睛都那么亮,所以吃猫肉会亮,被人家牵走了。被人家牵走,还炖整锅的猫肉。所有我吃过的肉,觉得最好吃的就是兔肉。不是鼓励你们去吃,兔肉我也只吃过一次。
那时候刚好我回去我外公那里,舅舅们知道我吃素食,还特地全部都煮荤的,一根菜都没有,看你怎么办?我妈妈带我回去,那些舅舅都在看你,来呀。那时候我已经吃了三、四年的素,到了外公那里,那些舅舅都知道。好,你会吃素,我就全部都用荤的,没有看到菜。煮兔子肉看你要不要吃,就诱惑我。我那时候知道,如果我没有吃,他们会毁谤我。就夹起来一直吃一直吃,吃到受不了跑到猪舍边吐,吐得乱七八糟。我一气之下,你要我吃肉,我就在猪舍……那个猪舍养了好几百只猪,我就到里面念大悲咒和往生咒“ 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罗夜菩提萨埵婆耶……”
我到 猪舍没有人知道,接下去又念往生咒,念完之后,我就和我母亲回到台北。相隔不到两个星期,就打长途电话来,说整个猪舍都死光光。我心中就想:你们活着,也是被人家杀,可怜啦 ! 干脆都让你们得猪瘟,都让你们死。可恶 ! 还叫我吃荤。念完大悲咒和往生咒后,平白无故的,那个每天都在消毒,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如果让我舅舅知道会被打死,真的。还叫我吃荤,我就出一招让你看看。去时我就每只都跟它念,整遍的。大悲咒水洒净,那些猪死得一只不剩,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叫我吃荤的。 「刀头舔蜜」就是为了一点点甜蜜,众生就造无量的业。讲这样,楼上、楼下,还敢吃荤吗?敢的请举手。不敢了,这样才是佛的弟子,这样对,照这样做就没有错了。不是求你吃长素,但是要吃三净肉。不见杀,人家在杀我们不要看;不闻杀,在杀的时候声音会吱吱叫不要去听;不为我而杀,不要因你去到那里,就说我杀鸡请你,不要,不要。如果他是已经杀好的,那你就吃没有关系。
知道吗?不要像我第三的那样,去我大姐那里,我跟她说不能杀,不能杀这个鸡,杀这个鸡会下地狱,不为我而杀。我那个第三的很调皮:没关系,不为他杀为我杀,杀。杀完之后,我大姐就用麻油煮得香喷喷,就叫我去。那时我没有受五戒、菩萨戒,就过去。杀完后就煮了一锅,来,来吃。那时候刚好大学一年级,还没有开始吃素食,只知道不能杀生。还炖得香喷喷,我叫我大姐不要杀,第三的就说:不为他杀为我杀,杀。杀了之后就炖得香喷喷,端上来之后就说:益谦,来,吃一块。我就假装不好意思,因为我们学佛的人不敢自动靠过去,她会一直叫我,一定会一直叫我。我就说:不好,你这样杀生不好,其实一闻到香味就快忍不住了。靠过去之后就坐着,我大姐就说:大学一年级就在吃素想笑死人,吃两块。就夹了两块,试试看。怎样?好吃吗?我说:试不太准,再加两块。再夹两块,慢慢试。试了好几碗。叫人家不要杀,杀了之后不吃,又不好意思。这个你要原谅我,不可以笑我,这是环境所逼。所以我至今都求忏悔,今天身体这么不好,可能爱吃鸡肉也有关系。
所得(昧机畏果)。 这个昧机,把笔拿起来,「机」就是因,「昧」就是不重视因。不怕因,怕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还没有做之前他就知道有因果,众生是发生车祸断手断脚、发生家庭的灾难,才想说:我上辈子是造什么业,此生才这么痛苦。这个菩萨畏因,菩萨还没有做之前他就知道,知道要做善事,任何恶事都不能做。众生是怕得到果报,得到果报才开始担心,我家发生火灾,我儿子发生什么事情,我爸爸怎样……那都是因果报应,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