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吉林大安三圣庵 〗 » 卍 三 圣 庵 卍 » 八正道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正见,是如实的看世界,看人生。正见是相对世人认识的颠倒说的。世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五蕴


无我,却执有我;世间无常,却执永恒;事相虚假,却执实在;看不到三世因果的延续,却说无因果;


人间是苦,却执苦为乐。正见是如实见世间真相,使你的认识与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从无明的迷惑中


解脱出来。



正思维:是正确的思考。人的思考与人的认识有关系,一个无知的人,一个对人生充满困惑的人,一个


带著错误观念的人,他不可能有合理的思惟。正思惟是要你的思考符合真理,与真理相应,这就必须要


在正见的基础上始能产生。《经》曰: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也是这个道理。正思惟又称正志。志,是


有志向义,正志是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



正语:这是语言的德行。要避免四种语言,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要说真实语,是符合事实真相



的语言。说利益语,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大众的,绝不存心害人;说爱语,是本著对别人的关心爱护说


话,爱语,不是对方爱听便是了,而是要你具有爱心。



正业:是行为的德行。业有三种:是身业、口业、意业。三业远离十恶,行十善是正业;远离颠倒烦


恼,勤修戒、定、慧是正业;远离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通达无我,广行六度四摄是正业。



正命:是谋生的德行。命是活命,即通过什么方式得以活命。命有正命、邪命两种不同,邪命是不正当


的谋生手段,比如从社会道德法制来说,贩卖军火、毒品、开赌场、搞皮包公司、诈骗等手段赚钱;从


佛教的戒律看,与杀、盗、淫、妄相关的行业,都属邪命;反之,能用正当手段活命,如为社会道德法


律所承认,或是佛教戒律所允许的职业,称为正命。


正定:定,是专注一境。定,是对心念的一种训练。通常我们总是身心分离,心灵破碎,于是精神涣


散,修定,就是整合身心,收摄念头。如修数息观,将心从追逐外境中收回,观想内身呼吸出入、长


短、冷热,系心于息,久而久之,身心渐渐合一。又由于念头专注於呼吸,心念则自然凝聚,于是就会


身体健康,精神旺盛。佛经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明修定的效果。



定:又分正定与邪定。贪著定乐是邪定,修禅定会发生禅悦,禅悦与欲乐一样都是不可以贪著。《瑜伽


菩萨戒》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声闻人贪


著禅悦则不能趣向解脱,菩萨贪著禅味则不能利他,因此菩萨戒视贪著禅味为犯戒。追求神通而修定是


邪定,神通仅仅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基础,缺乏健全的人格,而又拥有神通,就像小


孩玩火,那是很危险的,因此在佛教中,慈悲、道德、智慧都远比神通要重要,忽略了德行而去追求神


通是不可取的。



正精进:是人生努力奋斗的德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不


断努力,由于目标不同,人们的努力也不一样,有的努力是道德的,有的努力也可能是犯罪的,如希特


勒著《我的奋斗》就反映了一个战争狂人企图征服世界的努力过程,是正精进的反面。佛教反对我们从


事犯罪的努力,鼓励趣向德行的努力。《经》中说有四正勤:即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


生,已生善令增长。这是以舍恶修善作为人生正当努力的德行。



正念:心念活动的德行。修行修什么?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修念头。人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人的念


头,世间的一切事态也根源于人的念头,念头有善恶、迷悟、染净,所在世间有凡圣、良莠之分。六祖


说: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即佛。佛与众生距离如此悬殊的东西,差别只在一念。俗话说: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从恶人到成佛,只在一念的放下,可知把握念头是修学佛法的关健。、


[MP=400,00]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guzheng_01.mp3[/MP]


乡间小路 - 2010-7-27 18:11:00
八正道: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赞叹同修!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em14][em14]           [em56]      [em14][em14]
286

乡间小路 - 2010-7-27 18:11:00
呵呵,赞叹[em2][em1][em14][em14][em14]
简单就是佛法 - 2010-7-27 18:11:00
八正道到齐,可以开始修学了.
水晶心 - 2010-7-27 18:11:00

[em1][em1][em1][em1][em1][em1][em1][em1]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em7][em16][em6]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87


八正道以正见为始,正定结束,这就说明见在修行中的重要,一个人只有有了正确的见解,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这样修学佛法才不致南辕北辙,如果见错误,那就危险了,他越精进,他离真理就越远,所以修学佛法,一定要先把正见树立起来.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88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


          ——此为正见。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89


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应该树立的是因果正见,凡事都应该想一想,我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要切记:“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不虚,如是因,如是果,而且,果报到来之时,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自己种的因,还要自己承受。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0


清净斋戒的修行法门——六念法


    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就是要在这一日一夜之中学习佛陀,效法如佛陀一样身心清净的梵行。但是我们想东想西,起心动念惯了,一下子很难控制,要身不动可能容易办到,但要保持时时刻刻心都不妄动就太难了。所以佛在斋戒经中说:“受戒一日,应当修持六念。”这就告诉我们,受八关斋戒以后,应让心安住于六念当中。用六念来摄受自己的身口意,就能灭恶生善,增长功德,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
念佛:佛是人间的大圣者,是真正圆满体证宇宙人生实相的觉悟者,福德智慧具足,有无量的慈悲愿力,自己觉悟后,广传教法,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离苦得乐。我们念佛就是念佛的这种伟大人格及其清净的功德,并且希望能够追随佛陀的脚步,以其慈悲智慧的精神来作为我们修持的模范,培养自己的宗教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来成就佛教自利利他的事业。
念法:法即是佛陀所说的言教,是佛陀真实体证的宇宙人生的真理。依之修行,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所以我们要念法。时时刻刻以佛法来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就容易心生散乱,产生邪知邪见,若用正法观照,身口意就能安住于正念当中。如此慢慢熏修,日久功深,终能得到解脱。
念僧:僧是僧伽的简称,是承担如来家业者,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是人天的福田,在佛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尤其佛灭度后,僧伽的地位就更加重要,所谓法赖僧弘,凡真实出家者,无不精进研修佛法,弘扬佛法,以期自利利他。所以我们要念僧,并且依止学习,以求达到远离一切生死大苦,证得无上涅磐的境地。
念天:佛法修行的目标不是求生天,为什么还要念天呢?天道虽不是我们的修行目标,但它毕竟是胜趣,超胜于人趣,所以也要念天。而且念天的主要目的,是想让我们知道天人的果报来自于持戒修善,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跟他们相比我们做到了多少,如果做得不好,不但解脱无望,可能连人天果报都得不到。这样就可以激励我们持戒修善的信念,增强对佛法的信心,这对修行是很有助益的。
念戒:戒是佛陀欲令弟子们过规范的有道德的生活而制定的戒律,是佛弟子的日常行为准则。《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成就无上觉道,必须以戒律为基础,以戒起修。戒律就如同楼房的地基,地基打好了,楼房就可以一层层地往上建,不用担心建筑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如果地基打不好,那就危险了,房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多可怕啊!佛弟子受戒持戒,就如同打好了地基建房屋,戒定慧可以依次往上修,当智慧大开,就可证得佛果。如果佛弟子受戒不持戒,就如同盖房子不打地基,即使很精进,也不得解脱,而且还会南辕北辙,与佛道越离越远。所以是佛弟子,应持净戒。但是受戒容易守戒难,是凡夫就有凡夫人的习气和毛病,不是一下子可以改掉的,所以佛令念戒,时时以戒来对照自己的举手投足,起心动念之处,看有没有违背戒律的准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久而久之,自然如法如律,佛果决定可期。
念施:施就是布施。布施可以对治悭贪,贪是三毒之一,是众生的一个根本烦恼,是修出离行的一个大障碍,所以悭贪心重的人应多修布施来对治。布施如果通俗一点说又叫做施舍,如果谦虚一点说又称作供养。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或者叫做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财供养就是以财物布施于人,不单指拿钱到寺院供养出家人,也可以修桥补路,资助贫困,做慈善事业,救人于水火等等,这都属于财供养。法供养就是以法来利益于人,运用佛法的智慧来开导他人,以解除他人心中的迷惑或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从而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无畏供养就是以自己的勇敢救人于危难之间,让人消除恐惧。三种供养之中,佛说法供养为最,在《金刚经》中有十二品的内容说明法供养殊胜于财供养,因为财供养只能利益他人一生,而法供养则可令他人得到永远的解脱,所以说法供养殊胜于财供养。在《普贤行愿品》中讲到七种法供养,在《维摩诘经》中讲了怎样做才是法供养,此处恐繁不述,需者可自寻经典。虽说法供养殊胜于财供养,但也不能生起执著心,若著相又落入到有为法当中,不是真实供养,真正的供养应做到三轮体空,没有供养者、接受供养的人以及所供养的东西,这才是真供养,才能得到真实利益。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人往往都会著相,会执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其实这样一想就错了,就如当年梁武帝错把福德当功德一样,所以最好每天能诵一诵《金刚经》,以破除自己的执著,牢记经中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行布施。是佛弟子,应如是作念。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1


人生第一件大事——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是要凭一个「真诚」,若是敷衍了事是没有感应的。  
    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知识来皈依,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道理,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正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要投到旁门左道,听那个邪师说法。
邪师外道不单现在各处都有;就是在佛住世的时候,也是非常之多;那时候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七十二个旁门。这旁门左道是比这个正法还兴旺得多,往往人不懂得真理,就投入旁门左道去了。投入旁门左道,害处是很多的;因为你很容易就误入歧途,走到这个错的路上去。你走到错的路上去,就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了害处,这都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你们皈依三宝,投入正法眼藏,涅盘妙心,要寻访善知识。就是在出家人里头,也是龙蛇混杂,分子不齐。你误入旁门左道,那害处很大;你误投到邪师说法里头,这害处更大。
    所以你们各位学佛法的,不要想要往上升,反而堕地狱了;想要得到快乐,反而受了无量的痛苦。因为这个,所以我说这个皈依是第一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要看得特别重要的才对。所以在我这儿受皈依的,你必须要考虑清楚,必须要认清了这个门路。
    这个忏悔,你们每一个人要拿出万分万分的至诚恳切心,在佛前来忏悔以往的罪业。那么你忏悔已竟,忏悔得诚心,你罪业就都可以消除了,善根就可以增长了;你若不诚心来忏悔呢,那你罪业还是罪业,善根也不能增长。所以,这就看你个人的至诚恳切心,专一其心,不要有杂乱心,不要有痴心妄想,狂心野性。皈依三宝,是要凭一个「真诚」,你没有「真诚」两个字,就是那么敷衍了事,苟且塞责,这是没有感应的。
    正式皈依三宝,如果你信心坚固,行为清净,乃至成佛,一定没有什么困难的;你若信心不坚固,行为不清净,那么就不要希望成佛了,你就成一个人都不容易的。不要说你们各位在家人,就出家人,他若不修行,也一样要堕地狱的。
    所以你们各位在家人要好自为之,特别努力;不要这么在佛教里头,不专心、不恭敬。要恭敬三宝,供养三宝,信仰三宝,要终身地来奉事三宝,你这样子才能有所感应道交;你若不这样子,皈依之后,还像没有皈依以前那样子,那是不会有感应的。
    这四弘誓愿,你每一天一早起,在醒来之后,要对佛前发这四弘誓愿,这是每一个菩萨都应该发的誓愿。早晨要发,晚上要问一问自己,众生无边,我度了没度呢?烦恼无尽誓愿断,我断了没断烦恼呢?我如果没有度,我要度众生;没有断烦恼,我要断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法门,我学了没学呢?没学!我应该学这个无量无边的法门,我在忙里偷闲也要读诵点经典,看看佛书之类的,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佛道无上誓愿成,我现在还是个凡夫,还没有成佛呢,我要赶快修行,才能成佛。每一天都要做这一种的观想,早晨要发愿,晚上要检讨自己,是不是满自己这个四弘誓愿了?

     回头是岸——皈依三宝


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用贪心来求佛法。  
  皈依,这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初步。可是这一初步,你们要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转,这才是成佛的一条道路。你若向后退转,还会堕落三途,流浪八难。所以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


    不要说我皈依了,就倚赖着佛、倚赖着法、倚赖着僧。佛、法、僧,虽然有大威神力,可是他不能来帮助你修成佛果,不能帮助你了达一切佛法,也不能帮助你明白一切修行的道路。法赖僧传,佛法流到世间。
    那么,虽然你皈依三宝了,还要自己努力向前,你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才是真正受五戒了。你若是还杀生、还偷盗、还邪淫、还去打妄语骗人、还饮酒,这是受而没有受。
   你受戒不守戒,这是罪加三等的;因为你明知故犯,你知道这个事情不对了,你还去犯去,这就是犯戒。你犯戒就要堕落的。
     你终日管自己,行住不离家,总要回光返照,要反求诸己,天天问问自己,是不是守戒了?是不是犯戒了?是不是皈依三宝,我就做一个真真实实的佛教徒,(我是不是还去天主教、耶稣教、犹太教,或者回教,到其它的宗教去,或者学习外道法。)方才没说吗?皈依之后,不要说活着,就算有人逼着我,要我死,说:「你信佛,我就把你杀了;你若不信佛,我就不杀你。」就这样,也不信外道去。
所谓外道,就是自在天魔等。「等」,这就等于天上一切的魔,天魔外道。这个天魔他都有神通,都有本事,啊!他变化无穷的,神通妙用,他总是要显神通的。佛教徒不显神通,佛教徒若有神通,他也不会显,也不会说。凡是说他有神通,又有天眼通、天耳通,这都是五十种阴魔,天魔外道的眷属。
    所以我们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去用贪心来求佛法。今天听人家说显宗好,我就学显宗;明天又听说密宗不错,又去学密宗了。学了一辈子,可是没有抱定宗旨、没有专一、没有纯一,没有守住这个「一」,所以这一辈子还是把光阴都空过了。


    佛、法、僧是公道的,是平等的,你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不修就不得。所以你们各位「将军不下马,要各自奔前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