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圆通禅寺念佛团已于近日成立,团长由住持和尚妙云法师亲自担任,登记入团的居士逐日增加,目前已逾150人,正在学习法器、演练助念。
山西省大同市圆通禅寺念佛团章程
称念弥陀名号,求生极乐国土,为如来胜方便。然而古往今来,念佛的如牛毛、往生的如麟角。博地凡夫,三昧未成、未到一心不乱者者,净念不续,往生多阻。平日修持精进,全仗自己。临殁提携引导,尤赖助缘。因为临终一念,即可决定后有来生。此时无始以来的善恶诸业同时显现,八识不能把持,故随业升沉,出苦无日。当此千钧一发之际,若有善友,为助病人,使目睹圣像,耳闻佛号,净其心地,摄其正念,则正可借此最后一著,突破铁围,往生净土。从此超脱三界牢笼苦、永免死生轮回悲。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殊胜的。为此,特邀净业同修,成立念佛团,参加寺院各项佛事活动,如放生打七、般舟道场、临终助念等,既增进自己功德,又利益他人往生,以此结无上胜缘,从而同登安养、共生极乐,成就自利利他、冥阳两利之无量功德。何以故?助一人往生,即是助一人成佛,助一人成佛,即是救无量众生出苦海。凡是能为他人临终助念者,自己临终必有菩萨助念成就。为使这项殊胜善业兴旺持久,特制定章程,开列于后。望各界男女善信,幸垂鉴焉。
第一章 总则
一、本团定名为圆通禅寺念佛团。
二、本团以共同往生极乐世界为宗旨。
三、凡三宝弟子均可加入本团。
四、入团时,须填写志愿书,详载自己年龄职业电话住址等。
五、本团设团长一人,干事若干人,办理本团一切事务。
六、团内下设助念组若干,每组成员7-8人,设正副组长各一人。
七、行人病亟,照章邀请本团助念时,由团长或干事邀集组长、组长通知团友,团友闻邀即至,以免贻误。
八、对于佛法毫无信仰心,或患急性传染病及疯癫者,虽病亟来请,本团俱难应命。
九、本团经费,由团友自行乐助,并不在外募捐。
十、本章程,凡团友及家属均应遵守。于邀请助念时,尤须予以便利。临终及断气后一切办法,悉听助念者指导而行。如未入团之佛友,而欲邀请助念,更宜注意此节,否则却邀。
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由本团理事会通过增删修正之。
第二章 邀赴规则
十一、凡邀请本团助念者,须由家内主持人,或代理人,填明邀请书,详载病人名号、年岁、职业、详细电话住址。并声明照章行事,决无违碍等情,经团友介绍,俟团长考核行之。
十二、团友家属,设有深信切愿,求生极乐,预拟命终之际,欲邀本团念佛协助,又虑子侄辈稍不留意,坐失机宜者,可填就助念预约书,详载本人名号、年岁、职业、详细住址电话,及预约之言,并指定代表人(家属代表)。嘱家属听受指挥,予以便利。又声明照章行事,决无违碍等情。通告理事存记。惟其事之允许与否,当由本团议定之。
助念预约书,有家属全体署名签字或盖章,则更完善。届时(临命终时)本团接到代表人报告,即察核行之。
十三、凡邀请团友助念者,时期长短,得预先订定。
十四、邀请助念团之家属,须举定代表,以便与本团组长接洽一切。
十五、本团遇有邀请助念时,应由组长会集团友同往(助念团友邀集单另备)。
十六、本团团友,赴邀请家助念时,须佩带本团徽章,组长加佩组长徽章。
十七、助念期内,各团友须认定每日值班时刻,挨次轮值。如不能准时值班时,须切委托其他团友代理。
十八、助念时刻,或全昼夜,或因病势好转,只在日间助念,或订每日若干时。临时由两方代表与组长酌定之。
十九、助念期内,团友均系义务性质。昼夜轮念,如难为继,由团长邀请几个念佛组轮流助念。如欲邀请僧尼,应事先与团长或干事联系。
第三章 助念办法
二十、赴请助念时,至少由组长一人率众同往。随带接引佛像(或木质金装,或五彩绘画均可),及引磬香烛等需用物品。
二十一、初到时,一面将助念利益,及所避忌,切嘱行人及家属。一面策励开示行人,及布置一切(佛像面东,行人宜西向,坐卧不拘)。
二十二、俟团友齐到后,开始总念一次(约二小时)。若病亟者,可由先到者先念,无须等候。由组长视缓急酌定之。
二十三、总念毕,由组长将人数分定班数,扣定钟点。遇紧急时,须日夜轮念,务使佛声相续不断,至行人全舍暖觉后方止。
二十四、班数分定,未轮著者,可回休息。但应于轮期前早到,以便瓜代。若人数少,可劝家属加入。
二十五、行人临终时近,得令家属加入同念。凡念佛声中带有悲泣之音者不得参加,也不得近前,以免行人临终失念、障碍往生。如对行人有须策励处,斟酌行之。
二十六、行人生西瑞相,须注意考察,以便报告。
二十七、助念仪:
团友坐佛案两旁,家属代行人拈香行礼,行人合掌听念(自念声默不拘)。先总念(此系未至临终时之仪。若至临终即可从赞佛偈起。赞佛偈念毕,即接念佛号,永不念别号,直至将欲停止,再照所订之章程,念三菩萨及回向等)。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弥陀经(一卷) 往生咒(三遍) 赞佛偈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数百声或数千声) 总念时临了再念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
忏悔偈(一遍)
次分班念。初念从赞佛偈起。以后换班,但念一句佛号。最后休止时(即行人全舍暖觉以后),全体齐念愿生偈一遍(一字一引磬),毕,再念四句回向文。
助念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第四章 团友须知
二十八、念佛助生,关系最巨。但亲属对于病者,情爱所系,令其不动悲悼,似属难能。是以朗诵佛号,使病人正念现前,得生安养者,实赖净业友人之协助。故团友逢有邀请助念情事,责任所在。当迅速前往,如救头燃。勿得迟延贻误。
二十九、团友既到邀请助念之家,推举功行纯粹,长于说法者,到病人前安慰劝勉,施以无畏。应云,我等为汝念佛,虔求加被,愿汝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随佛往生耳。然娑婆恶浊,易失正念。固当一心念佛,以求佛慈接引,即得往生。当生欢喜心,如出牢狱,得回老家。切不可怕死。若一心念佛求往生,寿若未尽,由一心念佛故,即得业障消除,疾病痊愈。寿若已尽,即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若痴心怕死,则寿不可延,往生永无希望矣。可不哀哉。大众竭诚净念,俾得往生。
三十、团友相处,应出以谦和诚敬,远离我慢贡高瞋恚嫉妒。不然,则是拒人千里,失却临终助念之大利益也。
三十一、念佛助生极乐,助念者获有四种利益。兹列于下:
(甲)我为他人临终助念,我之善根因是而长,功德因是而增加。
(乙)我为他人临终助念,因是而获得无边阅历,可为自己法戒。
(丙)我为他人助念,则他时人亦为我助念,可获相助之功。
(丁)彼人因我助念故,得生西方。他日以此善因缘故,彼人当从西方侍佛来迎,助我得力。
第五章 家属须知
三十二、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濒危,即得往生极乐。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为超度幽冥而设,疑为不吉。庸愚瞽见,大谬大谬。华严经,佛升诸天说法,无量天帝,共赞佛法,最为吉祥云。念佛者,佛所说之法也。故一心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三十三、凡眷属人等,切不可入房与病者作软爱语,或临床挥泪,扰乱病者正念,累其堕落。
三十四、病房之中,除念佛者外,非必要时,伺候者以二人为限。其余可在房外静候,不宜喧哗。或加入同念更好。
三十五、病者气绝以后,切忌哭泣。又忌揩洗手足,搬动身体,掉换衣服等事,致使行人痛苦,丧失正念。须照常念佛,待至暖觉全舍以后(最少8小时),方可举行。
三十六、病者暖觉全舍以后,臂膝弯屈,难以正直,可用热水手巾搭于臂膝弯处,自然照原。其实屈亦何碍。切不可听从世俗之谈,谓行人手足不直,来生将成折肱跛足之人。此等谬见,稍有识者,即知其妄。盖修行有得者,多侧卧而逝(称为吉祥卧),或坐化立亡。夫侧卧坐化,手足必屈,不辩自明。即释迦牟尼佛涅槃时,亦侧身右胁而卧。故行人身体之正直与否,实不成问题也。
三十七、生西以后,家属应以念佛代灵前哭泣。
三十八、祭祀应以素斋代荤菜。
三十九、节省丧事种种糜费,以作佛事。或买放生灵,或印送善书,为行人生西之助。
山西省大同市圆通禅寺念佛团助念须知
一、应备物品
●设置临时佛堂:桌子一张,上铺黄布或黄纸,置三尺大西方三圣或弥陀像,钉挂或置于桌上皆可,高度以不低于腰部为宜。方位以病者得见为原则,不拘何方。因屋宇方位各异,十方原不分东西南北,有佛像即为西方,但病者脚底不可朝佛像。若限于场地,病者无法得见佛像或病室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每日请至病者面前,令其熟视一、二次,以为忆念。
●供佛物:卧香炉、莲花灯一对、香(以不含化学香料之上品沉香为佳,不可间断,亦不可过旺,致空气混浊,影响助念)、清水一杯、鲜花、水果等。
●引磬二把:以备换班之用,然音量不可大于念佛声。
●念佛机二台,其中一台备用。
●金光明沙、往生被、咒轮。
●椅子:依助念人数酌量预备。
●助念通告、回向文:以大字书写助念通告及回向文,张贴之,俾令素未参加助念之亲友,知悉助念应遵守事项,并共同参与念佛、回向。
以上应备物品,每组一套。
二、助念须知
●助念对象
临终之人神识昏迷,若非修行工深,断难保持正念,念佛不辍,故须由亲朋及诸善友为其助念。唯助念时,当征得直系眷属首肯。若病者或家属无正信,见人前来助念,即心生恐惧,或起绝望厌恶之情,坚拒与助念者配合,则难收助念实效。
家属若已请净众或助念团助念,勿同时邀外道师巫之流混杂其间,以免妨害正念,又损佛法尊严。若有出家僧众前来助念,家属当代病者顶礼法师。
助念时,应遵守助念通告所列规定,家属及助念团员均听从团长或组长指导,庶几不致令亡者受堕落之苦。当知,成就一人往生,即是成就一人作佛,功德非小,但坏其正念,令堕恶道,罪愆亦非轻。
助念之责,重在家属。能情商僧尼净众或助念团前来饬终,自是甚好,倘不能,当由家属一力承担,以至诚恳切,助彼正念,此功德利益甚大。临终最后一念,乃升沈之关键,当令自力之正因、他力之助缘,二者和合,方能感应道交,成就往生大事。
●助念团友注意事项
助念团友至丧宅,应先面见户长,由其带领入内,以免有物品遗失等情事时遭嫌疑。
发心助念乃代佛荷担度生重责,亦为来日成佛之因,故须虔敬为之,万不可敷衍了事。视病者若亲眷,态度诚恳平和。
助念时,力求一心不乱,避免咳嗽、喷嚏或其他杂音,免病者遭惊吓而魂飞魄散。
病室内禁止闲谈,恐病者因此分心,失却正念。倘有人前来探视,可邀其参加助念,不愿助念者,领至他处招待,以免病者见之,触动情执。
为人助念,丧家所备茶水,可以饮用,但三餐应自行解决,不可增添家属困扰。助念完,丧家结缘之毛巾、肥皂等可接受,若自觉福德不够,可转供养出家众。红包则万不可收,缘自身为在家众,无法令众生种福田。
助念毕,返家后应沐浴、洗头,全身衣着换过,方可在佛前做功课。
助念时,不必一定着海青。若着海青,可准备二件,一件为拜佛、做功课用,一件为助念专用,可免时常清洗。
按戒律而言,葱、蒜、韭葱头、小蒜及其衍生物系植物中之五种荤食。《楞严经》云:“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故为人助念,切勿食葱、蒜等五辛。病者若要求饮食,可喂其素食。喂食时,不作闲谈,仍应持念佛号,防病者分神。
为免邪秽冲煞,助念时可戴咒轮。
三、助念程序
●排定座位
进入病室后,先安置佛像、香烛等,一切就绪后,即安排助念人员座位。座位应尽速排定,此举极为重要,若及早排定,可安定病者心情,不致随助念指挥者东张西望。
● 开示病者
病者尚未入昏昧位之前,应使之吉祥而卧,如不能者亦听其便。
助念开始时,如病者神智清楚的,应先说法安慰,劝其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说的内容大致为:“某某居士,现在请你不要想其他方面的事,清楚地听几句佛法。佛说人生有生、老、病、死,这是必然的现象,是任何人也逃不脱的,有生必有死,但死并不可怕。阿弥陀佛发过大愿,临终十念、一念,他都会来接引行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寿命无量可一生成佛。因此,你应当发愿,用你一生中所做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国,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如你阳寿未满还不该去的,因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他会使你很快恢复健康的。现在大家来为你助念。你能念,就轻声地跟我们念;不能念的话,就听我们念的声音,心里默念,专心地听着,其他什么也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中去!”“千万要注意,要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来接你才跟着去,其他亲戚朋友与任何人来接都别去。阿弥陀佛一定会来的!”
病人将断气而未断气的时候,值班助念团友须要留心病人的情况,如颜面上有出汗,或面现忧相,或头身手脚不安定,这是病苦的现象;或如睡眠一样,不觉不知,这是昏沉闷绝的现象。若有这样的种种情况发现,那是病人在平时对于念佛的功夫还不纯熟,这时不能作主,正念不易提起。此时,助念的人应向病人高声警策:“某某人,西方就在你的面前,快把‘阿弥陀佛’尽力提起,你是决定能生西方去的!”要把这话连说二次。然后再观察病人的嘴唇和形容,若是如前一样的不动,就得如前再说一次,最多不过三次,以后就只高声念佛。等到亡人断气以后,身体还没有冷透以前,在这个阶段中,值班助念团友必须要特别注意,绝对制止抚摸亡人的身体和眷属人等的哭声,只应大家提高声音念佛,必须经过8小时最好一日一夜,直到亡人身体全部冷透以后,助念才可停止。停止以后,即向佛前代亡人回向往生西方。若是这时亡者的身体还未全部冷透,那就得一日、二日、三日继续高声助念下去。大家都应明确,替代如来救度众生了脱生死就在这个时候,切切不可为着这短暂时间的辛苦,失误了亡人的神识不能往生西方。因此,大家必须恳切发心,高声念佛,念到亡人全身冷透以后,才停止助念。这样助念,真正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实际表现。
如亡者生前未皈依三宝,有法师同去,则由法师为授三皈依。如无法师,当由亡人家属或代表代为在佛前自誓求受。皈依词是:
1、我某某某(亡者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每遍结束一拜)。
2、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牲。(念三遍,每遍一拜)。
3、我某某某(亡者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念三遍,每遍一拜)。
三皈依毕,接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对未受三皈的亡者说三皈依,古德认为是必须的,应该列为助念的条件之一,故应遵守之。说完三皈依和回向后,助念就结束了,一般助念的人可以离开了。但亡者遗体未火化前,最好灵前仍应佛号不断。
●助念仪轨
助念团友坐佛案两旁,家属代行人拈香行礼,行人合掌听念(自念声默不拘),先总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三称)
无常经(一卷)
弥陀经(一卷)
往生咒(三遍)
赞佛偈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数百声或数千声)
总念时临了,再念: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
忏悔偈(一遍)
愿生偈(—遍)
次分班念:初念从赞佛偈起,接念四字佛号,以后换班但念四字佛号。
最后休止时(即行人全舍暖觉以后),全体齐念愿生偈(一遍,一字一引磬)毕。再念四句回向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助念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功德,回向某某某(病者名),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轮班助念
临终助念,应以“阿弥陀佛”四字佛号首尾贯之,其余经咒偈赞,俱为枝蔓,只可于缓时开首念之。若已病势沉重,濒临命终,只须单刀直入,称念四字佛号,以其字少易念,病者随之念、摄心听,皆省心力。香赞、《无常经》、《弥陀经》、往生咒、赞佛偈、六字佛号可略过不念。若助念人数多,可四、五人至少二人一班,分批助念。每班念一至二小时即轮替,助念者方不致体力透支而无法持久,若念久,恐精神不济,心之念力(即光明)减弱。若未至将终,可分三班,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一小时后,由二班接念,头、三班默持。有事者当于默持时处理,值班时,则应克尽职责,不可擅自离去。如此三班相续,佛号不断。若不分班助念,恐大众疲惫而停歇,致令病者,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轮班用餐,勿断佛声。欲断气时,可三班同念。病者力逮则小声随念,力未逮则摄耳谛听,心中默持。或谓:“念佛当至诚洁净,病者恐无力为之。”殊不知,佛之于众生犹父母之于子女。平日子女固当孝养奉事父母,然于病苦时,父母必不以常仪见责,甚且为其抚摩身体、洗濯污秽。是故,但心存至诚,出声、默持功德并无差别。纵常人,睡时尚宜默念,何况病者?此际,应勉嘱病者悉心持念,由家属代为上香。
●助念声调及速度
诵念时应高低快慢得宜,念佛声太高则伤气,难以持久;太低恐病者听不清楚。因人临终气息急促,心跳加速,助念速度宜稍快。此际耳根虽尚可听闻,意识却渐趋涣散,若速度过慢,难收实效。太快则恐临终者气弱,无法跟念。应令佛号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者声声入耳,字字经心,方易得力。
●助念时机
何时助念为宜?应于奄奄一息时即为之助念,不可至体温全无方行助念,因彼时神识恐已脱离,未能掌握机先,助念恐徒劳无功矣!若太早助念,病者精神犹旺,则助念人力恐耗损过多。因此,应于脉博、呼吸渐弱方行助念。
●使用法器
诵念时,于“阿”、“陀”二字时敲打引磬。以引磬声清,闻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适用于助念,此就寻常状况而言。若病者神经衰弱,依弘一大师主张,应避免使用引磬、小木鱼,仅以音声助念,最为妥当。以免引磬、小木鱼声音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或可改用大钟、大磬、大木鱼,因其声宏壮,令闻者肃然起敬,但人各有所好,故须先征询病者意见试行,倘未得宜,可随时更改。
●以念佛机辅助
若助念人数少,可播放念佛机以辅助,但不可仅仅播放念佛机,而不参与助念。念佛机之作用在伴念,令助念者及病(亡)者提起正念。因活人具阳气,有心力、念力及光明,念佛时能放光、加持、避邪,而机器无心,音声鬼神不惧,必以活人助念,方可感得佛菩萨前来。助念者众,往生机率益高。故平日应多与法师、莲友结善缘,临终方不致无人助念。
又有令病者使用耳机,听闻佛号者,此举甚是不当。助念音量须视亡者脸色而调整,使用耳机,音量不易控制。就诸实例而言,助念若有感应,亡者脸色必转慈和。
●助念至何时
一般而言,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八小时,但为确保无虞,可延至十六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更佳。最正确者为,助念至遗体冰冷,毫无体温,方表神识已完全脱离。若未足十六至二十四小时,即仓促盖棺,倘有回阳现象,岂非于无知之下,置人于死地。捡骨时,偶值尸骨为俯卧者,即因回阳时挣扎所致。为免此悲剧,切勿急忙盖棺、安葬。
或以为既已断气即告死亡,诸根不再作用,助念有何助益?然则亡者气绝多时,遇亲人赶至而流泪之情形俯拾即是。吾人眼见为死亡,实则仍在弥留状态。笔者学生之弟因意外丧生,亡故三日后未婚妻前来,原已如木石之亡者竟七孔流血,可见亡者并非毫无知觉,断气后应持续助念,必有利于亡者。
断气而遗体未冷透前,值班助念者须严禁家属探摸遗体或哭泣,切不可依世俗之见,谓“不哭,凶星不退。”、“应趁体有余温,早为更衣”或“人死不早搬铺、会欠眠床债。”等迷信言论,铸下大错。此时,大众更应发心,提高音声助念,切勿时时触摸亡者,察其身体何处未冷,致亡者起烦恼。除非深谙加持之高僧大德前来,方可探视其体温若何。否则,须待一昼夜,始可谨慎轻探遗体。俟全身冷透,方停止助念,在佛前代亡者回向,往生西方。
●往生预兆
在亡者全体俱冷之后,轻手试探,注重其最后舍暖觉之部位。其有瑞相者,尤应征其平日入道因缘、修行精进,广为宣传,以资激劝。
附测验生界偈:
舍暖升降凭测验 足板地狱膝畜道
人天胸额腹饿鬼 顶舍成圣归正教
证入无生法忍之人,十方净土随意往生。凡夫或仗愿力、或仗密力得入净土,皆属带业往生。两种境界高下不同,而其超越娑婆则一。临终预兆,主要是说当人自见,不外是净境现前:最殊胜者,依正庄严具足,其次惟见佛菩萨,再其次惟见莲华。此皆是旁人所不知。若就旁人共见之预兆而言,观古来圣贤往生遗迹,可以考据者,有10种瑞应:
1、心不颠倒。2、预知时至。3、净念不失。4、洗漱更衣。
5、自能念佛。6、端坐合掌。7、异香满室。8、光明照身。
9、天乐鸣空。10、说偈励众。
以上十条瑞应,全具足者,生品最高。但得一三五条,亦可往生。
四、特殊情形
●神识昏乱
临终若神识昏乱,可用棉花蘸大悲水涂嘴唇,即可令神识清明。民初亦有以大悲米水或以大悲咒加持之香灰冲水饮用者,此系融合中国道教思想之故,今以矿泉水盛行,但以大悲咒加持清净、无虫之水即可成大悲水。
●昏迷
一发病即昏迷,甚且耳目二根断绝,苟彼神识尚未离体,助念者当视如清醒病者同等看待,尽忱助念,仍有效验。
●中风失语
若病者平素信愿念佛,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遇善友助念,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或有转醒,得闻佛声,则能发起平素信愿。设令昏迷至死,于中阴期间,得闻佛声,亦可忆起平素信愿,即或不能,值善友念佛胜缘,亦能增来世净土之善根。
●聋者
聋人因宿世耳根所造之业,感得此报。其耳根虽缺,闻性不失,故气绝之后,第八意识自然能闻能觉能知,倘得善友助念,以坚固信愿,一意求生西方,亦可感佛来迎。
在濒死体验中,残障者之神识脱离肉体后,失聪者能听见声音,盲人可看见东西,即可证明,气绝后,第八意识之知觉作用已不受此限。
●未及助念即气绝
病者甫断气,或已气绝未超过三小时,助念者方至,此刻,宜以简明扼要之生西信愿,高声开导亡者,再行助念。缘其断气时,心必恼乱,高声开导,令其知觉,而有所依循。此乃紧要关头,切莫等闲视之。
●挣扎嘶吼
倘临终者因极度痛苦挣扎而吼叫嘶喊,或如《地藏经》所言,阴间众生幻化为眷属亲友,前来接引,令临终人心生怖畏,面色发青等情形时,系冤亲债主缠身,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解冤释结,超度其冤亲债主,令自他两利,此时暂不念佛,先取小木鱼持往生咒一○八遍(至少四十九遍),令鬼魂莫近,俟病者意识、情绪稳定再助念。一信徒死不瞑目,由晨助念至暮,双眼未阖。笔者闻讯赶至,见亡者全脸泛黑,乃令一人打木鱼,大众齐诵一○八遍往生咒,笔者亦为亡者加持,未及二十分钟,亡者双眼即缓缓阖上。
●恶业深重
倘亡者生前障人修行、毁坏佛像、经典...等,以其恶业深重故,死相必不忍卒睹。助念时,先为其三皈依,令求忏悔。
一人生前诽谤三宝,障妻修行,死后面呈黑色,助念无效。此时,宜先代亡者忏悔,持诵安乐妙宝,始为其助念。
●堕胎
某次,为一曾堕胎之子宫癌及口腔癌患者助念。其母前来探视,但闻童声唤外婆,凝神正视,却不见人。故曾堕胎者,应虔诚礼拜八十八佛求忏悔,持大悲咒或往生咒回向冤亲债主,解冤释结已,方不致命终生障。
●病苦疼痛
或有临终,因病苦而疼痛难当,此时应注射止痛剂、镇静剂,免因病苦而无法摄心念佛。注射针剂须发挥止痛作用,但以不伤害脑部清醒为原则。若全身麻醉,病者昏迷,即无法念佛,当谨慎拣择。
对癌症患者而言,疼痛乃最大苦恼。据统计,末期患者中约60%~90%有癌痛现象。此时,癌细胞多已转移至骨髓,而骨痛乃癌痛中最严重者,此刻若欲念佛,为剧痛所扰,恐已力不从心。所幸,近年医界已研发锶——89之治疗,注射一针可止痛逾三个月,且不伤及脑部之清醒,其中尤以肺癌、乳癌及摄护腺癌成效最着,患者可衡量自身病情,是否接受此种治疗,免因剧痛而无法专心念佛。
●回光返照
助念一段时间,病者或有精神旺盛,病势好转情形,此乃回光返照现象,切莫等闲视之,应注意其变化,恐于二小时内即会断气。
●横死
横死者无法助念,唯赖金光明沙、咒轮及往生被或可得度。此外,楞严咒亦有无上功德。《楞严经》云:“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大小诸横,同时解脱。”
生死事大,人命无常。《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故念佛法门,为十方诸佛所护念。临终之际,多有恶境现前,唯有念佛,可消诸魔障。即令病者平素未尝念佛,临终不生反对,即具超升资格。助念者但无躁急狂妄态度,无论男女老幼贵贱僧俗,皆可参与。故知念佛饬终最为方便切要。
五、助念通告
来访探视之亲友及所有家眷务必遵守下列事项:
1、念佛中保持肃静。
2、大家现在要能表达孝心(爱心)唯有念佛,在念佛声中助送他安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请各位亲友出声念佛,不会念的小声跟随着念。
4、助念之时,请勿:
(1)焚烧金银纸(以免污染空气影响念佛)
(2)触摸身体(免得引动他的情爱失去正念)
(3)号啕哭泣(若觉悲伤请至他处)
(4)与患者嘘寒问暖(以免妨碍念佛)
5、谈论别事,请至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