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寿 - 2025-10-16 6:11:23
看到一段话,突然就释然了:“做父母的,一定要接受孩子平庸,就像你自己也平庸一样。一定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期待太高,失望越大,情绪越容易失控,最后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
人活一世,最怕较劲。跟命较劲,跟人较劲,最后都败给了自己心里那点不甘。尤其是当了父母,总想把孩子雕成龙凤,结果刀子没落在木头上,先割破了自己的手。
孩子生下来不是来完成父母未竟事业的。他不是续集,也不是翻拍。你当年没考上大学,不等于他就得替你把考场踏平;你一辈子谨小慎微,凭什么要求他出人头地?这种期待,听着是激励,其实是绑架。披着“为你好”的外衣,干的全是榨取未来的事。
《论语》里说:“君子不器。”可现在的父母,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孩子定型、量产。钢琴、英语、编程、奥数,样样都要顶尖,结果孩子还没长大,天真先被磨没了。真正的成长,是让他野蛮生长,而不是按图纸施工。庄子讲“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一个能发呆、会犯错、敢平庸的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活得自由。
接受孩子的平凡,本质是接受自己的局限。你都不曾惊天动地,凭什么指望下一代逆天改命?放下执念,不是放弃,而是换一种方式托举。不是推着他往前冲,而是在他跌倒时递双手,迷路时点盏灯。
教育最高级的状态,是守望。像农夫看田,不拔苗,不强求,只除草、浇水、等风来。孩子能不能成材,三分靠教,七分看天。你能做的,是让他即便普通,也活得踏实、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