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寿 - 2025-10-16 6:02:51
沉住气稳住神,从从容容你就赢了,气定神闲,人缓则安,事缓则圆
作者:@少年曹阿斗
一个人能沉住气、稳住神,让能量在安静中聚集,命运自会在悄然间转向,成功也终将如期而至。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
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
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
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
心有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心平能愈三干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大学》中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智慧越高的人,越是平和,遇事不忿不喜,不让情绪占据主导地位。
生活里的麻烦,从来不是靠发火解决的。就像遇到堵车,越急着按喇叭,路也不会变宽;工作出了差错,先对着人嚷嚷,问题还是摆在那儿。
反倒是沉下心来,先让心里的火气降一降,再慢慢琢磨:堵车了就规划下一条路,出错了就找出问题在哪,一步步改,事情反而会慢慢顺过来。
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
人这一生,活的是心情,过的是心态。你有怎样的心态,便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心是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平静且坚定,不为外物所动摇时,人本身所具备的智慧便会显露出来,从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
认知不等,不争不辩。
三观不合,浪费口舌。
不要为了已经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拿得起也放得下。
好起来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少年曹阿斗说:「没有什么舍不得,没有什么放不下,没有一样东西真正属于你,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时刻都在完全变化中。」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唯有此时此刻,唯有当下才是生命的全部。
世事无常,人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全看自己的心态。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要学着改变自己的内心。
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只有心态好了,事情才能顺心顺意。
狄更斯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再往简单了说,连打猎的老猎人都懂这个理。追猎物时,要是慌慌张张、动静太大,猎物早跑了;只有屏住呼吸、稳住脚步,看准时机再出手,才能有收获。
这就是最朴实的“沉气”:不被情绪带着走,不被急功近利的心思乱了阵脚。
佛陀曾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困于窘境,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被情绪气昏了头脑。
若被外界的喧嚣裹挟,被一时的得失扰心,便会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唯有沉下心来,放下执念,以清明之心审视问题,方能拨云见日,让事情循着向好的轨迹发展。
当我们停止向外求,内在的丰盛自会破土而生。
你接受什么,什么就消失。
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
存在即合理,接纳即消失。
因为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张牙舞爪的征服,而是波澜不惊的掌控。
真正的顺遂,从来不是命运的馈赠,而是气定神闲之后的必然。
电影《无问西东》中说:「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决定做一件事时,学会去听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然后坚定的走下去。
你越是相信自己,你就越接近成功,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顺。
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外界的喧嚣是扰乱心神的根源,真正的安定,源于内心的澄明。
当年慧能在黄梅求法,于碓房舂米八月,不疾不徐,不焦不躁,正是这份“气定神闲”,让他在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瞬间开悟。
这便是气定神闲能量聚集的真谛:当人不再被外界的节奏裹挟,不再被情绪的波澜左右,心神合一,身心合一,心脑合一,天人合一,力量便会从心底源源不断地涌出,如同深潭蓄水,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终能冲破阻碍,奔涌向前。
《道德经》中早已说过:“躁胜寒,静胜热,清净可以为天下正。”
「静可以养人,只有你静下来了,天地之间的能量才会重新在你身上通行。
而在此之前,它只是被你的主观欲念意识所屏蔽,不能发挥心神的真正作用。」
改变命运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了解事物的困难,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
沉住气,你想要的,岁月自会一一成全。
人生这条路,难免有风雨、有坎坷,只要我们不慌不忙、沉心静气,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那些渴望的、期盼的,终将在时光的沉淀里,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