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学交流 卍 » 南怀瑾 | 心不正 心不净 人身就多病
李明寿 - 2025-9-2 5:36:33
南怀瑾 | 心不正 心不净 人身就多病 。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 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 心不净,人身就多病。
什么叫净心呢? 平常无妄想、无杂念, 绝对清净,才是净心。 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 是因喜怒哀乐、人我是非而来的。 里面提到很多病, 一条条都是关于我们心理行为的毛病。
“喜怒偏激是一病”, 因大喜大怒或偏执自己的成见, 偏见固执得厉害即是一病。 尤其大喜大怒, 肝就首先受影响, 将来都是问题。
“亡义取利是一病”, 做人做事不讲仁义, 对朋友不讲义气, 光是图谋利害,这是一大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 因为好色而不顾人伦的道德。 这些病是讲人的病根所在, 心理行为,属心理学范围, 心理学是现在新的科学。
我们晓得, 今天世界上一切领导人, 不论是政治上、 工商业或社团的领导人, 最重要的必须要研究心理行为, 心理行为是今日领导人必修的课程。 真正讲心理领导的人, 就要进一步研究佛学的唯识与这些佛所说的心理病态, 而且这已经变成最新的科学了。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样学问是新的, 都是旧的,只是创了一些新名词, 写了一些新理论, 至少我看了觉得好笑, 只不过换了一个名词, 就蒙蔽了现代人。 假如拿佛法所讲的这些病态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尤其是研究领导心理学的必须要知道。 至于讲做人修行, 这里每一条都是戒条, 应该天天念的。 现在你们在座的年轻人, 五十岁以下的大都不清楚,
讲中国文化, 过去我们小时候念书, 最早背的是《昔时贤文》, 我们七、八岁就念得相当顺口了, 一辈子做人都用得着。
其次,我们小时候念书, 先背“朱子治家格言”, 不但会背,像我所受的家庭教育, 父母管得很严, 再冷的天也要叫起来扫地、扫雪, 手都冻得发肿,非做不可, 所谓“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硬是要做到。
另外有一本书也很重要, 每个读书人案头都有一本
《太上感应篇》。 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念这些书, 好比你们现在念的公民道德的课, 都是必须读的。……
下面讲治病的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 这一条太难了, 动静包括很多,做人做事, 处处有礼, 礼还包括了合理,这是一药。
“起居有度是一药”, 就是生活有规律。
“推分引义是一药”, 推分就是说一个人要守本分, 什么叫本份?人有人的范围, 男人有男人的范围, 朋友相处,讲话、作人、 态度各有范围, 超过了范围就是过份。 过份了就容易出错, 不要做过分的事, 不要说过分的话, 不要做过分的行为。 做人做事要晓得自己的本份, 本份就是立场; 讲话、作人、做事都要有立场, 不要任性乱讲话, 一句话讲错了, 没有办法改变。
引义,引用义理, 尤其读书人要合理, 就是讲道德的义理。 现在研究中国文化, 中文底子不好,看过去似乎也懂, 中国字嘛!怎么不懂? 但是一考你就完了。…… 这些地方要注意, 在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 文字不好,中国文化非常危险, 这样搞下去,文化要断了。
“虽憎犹爱是一药”, 虽然我讨厌这个人, 嗔恨极了, 但是我总觉得他也是一个人, 应该改变他, 还是慈悲他、爱护他。 这是治心病的一帖药, 如果做到,每个人都有道德、 都得长寿。
我看世界上男女之间感情久了, 或成为夫妇的, 都在这个病中,须吃这个药。 讨厌到了极点,不过, 好久不回来又担心, 走开了又舍不得, 都是在虽憎犹爱中。 如果扩充男女夫妇之间的心理, 爱一切人,那就是大药了。
“教化愚顽是一药”, 这里所讲的“一药”是一件功德的事, 功德是行为,功德成就了, 才能证道、悟道。 你们平常喜欢讲禅宗开悟, 开悟那么容易啊? 功德不成就,做人都不行, 悟了干什么? 况且你也不能悟, 即使悟了干什么? 悟了以后再去“误”人,那还得了!
所以, 有此机缘将《大藏治病药》
这一篇影印发给大家, 应该自己再抄写一遍, 作为做人品性的标准, 这也是学佛的基本。
——南怀瑾先生《药师经的济世观》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怀瑾 | 心不正 心不净 人身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