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学交流 卍 » 聪明人烂在心里,糊涂人挂在嘴边
李明寿 - 2025-8-25 6:04:59
聪明人烂在心里,糊涂人挂在嘴边
文/玄悟
人生过半,方知言语有轻重。有些话,宜藏不宜露。
古人云:“吉人辞寡,躁人辞多。”中年以后,愈发明白:言为心声,亦为枷锁。
世间有两句话,聪明人深埋心底,糊涂人却逢人便说。
其一曰:“我这一生,真是命苦。”
此言一出,便是自缚。
苏轼被贬南海,仍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不是不苦,只是不说。
苦乐如四季,本是常态。逢人诉苦,苦便成了双份。
弘一法师有言:“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人生滋味,各自品味即可,何必示人?
曾见一位长者,早年历经坎坷,却从不言苦。每日清晨练字品茶,眉目舒展。他说:“说苦,苦不会少半分;笑一笑,反能多得一刻清凉。”
其二曰:“若当年我能……如今早已……”
此言最伤己。
《了凡四训》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频频回首,如何前行?
昔有商贾失船,众人皆叹,唯他即刻另寻生计。人问其故,答曰:“沉船已沉,难道要我一同沉没?”
智者明白:过去种种,皆成今日之我。无昨日之失,无今日之得。
白居易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生韧性,正在于此——不怨昨日,只耕今朝。
中年以后,当学成熟麦穗,愈饱满愈低头。
有些话,说出来是风波,咽下去是风度。
见过一位老太太,子女事业未成,她从不催促,只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节。”果然,子女后来各自开花。
这便是智慧:尊重他人的节奏,放下自己的执念。
《菜根谭》有言:“心无事时,便是好天。”心中少挂碍,眉间多从容。
糊涂人之所以逢人便说,是因心中不安,欲借人言慰己心。
殊不知,言多必失,更添烦忧。
智者如深潭,静默却涵容万物;愚者如浅溪,喧哗却一览无余。
昔有二人同行,一人终日抱怨路远鞋破,一人静观风景云霞。同样的路,一人觉得苦不堪言,一人却觉得不虚此行。
中年以后,终于明白:你说什么,便会成为什么。
王阳明言:“心外无物。”你的言语,便是你的世界。
何必把自己说成苦命人?何必把过去说成遗憾史?
不如学那秋菊,寂然开放,默然芬芳。
人生这场修行,终究是修一颗淡定心。有些话,留在心里,会成为养料;说出口去,反倒成了荆棘。
愿你我在中年之后,都能懂得: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温暖的包容。
话说三分满,心留十分宽。
如此,方能安度四季,笑看风云。
1
查看完整版本: 聪明人烂在心里,糊涂人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