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学交流 卍 » 人与人不要揍的太近
李明寿 - 2025-8-12 5:14:51
人与人不要揍的太近
人与人尽量少交往,少搭理,少啰嗦,说真的,走的太近真没有好结果的,很累,心也烦。不交往,少搭理,少啰嗦,反而清净,舒心。独来独往是我的标牌,感觉和人在一起只有麻烦和苦恼。仔细想起来,人的苦恼大部分都是因为你与他人有关联,你和不熟悉的人,因为彼此没有交集,自然就没有关联,没有关联自然就没有苦难。
走得太近,就像把两盆原本各自舒展的花挪到一个花盆里。根须在看不见的地方缠绕、争夺养分,叶片在阳光下相互遮挡,起初或许觉得热闹,日子久了,不是这株蔫了叶,就是那株弯了腰。你以为的“亲密无间”,往往藏着无数细碎的摩擦:她随口点评你新买的裙子“颜色太老气”,你无心吐槽他追的剧“剧情太拖沓”,本是随口一提的话,却像细小的沙砾,在心里滚来滚去,磨出隐秘的疼。
更何况,人心是块不规则的拼图,哪能指望每一处凸起都恰好对上另一处凹陷?你把掏心窝子的话讲给人听,转头就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你以为“关系铁”就可以直来直去,却不知哪句实话戳中了对方的忌讳。去年帮朋友垫了钱,至今没下文,提了显得小气,不提心里堵得慌;前阵给亲戚出主意找工作,结果事没成,反倒落了句“你根本没尽力”。这些麻烦,哪一样不是从“走得近”开始的?
少些交往,倒不是要活得像座孤岛,而是在心里划一道清晰的边界。就像冬天里隔着玻璃窗晒太阳,既能感受到暖意,又不必担心被寒风呛着。买完菜遇到邻居,点头笑一笑说句“今天挺冷啊”,不用硬扯着聊孩子成绩;同事递来零食,接过来道声谢,不必非得回赠点什么才算“懂规矩”。没有了“必须热络”的压力,反而能在偶尔的交集里留几分轻松——他聊他的钓鱼经,你听着不插话;你说你的养花乐,他笑着不评价,谁也不用迁就谁的话题,谁也不用勉强自己合群。
独来独往的清净,是能把日子过成自己的节奏。不用为了凑饭局提前结束手头的事,不用为了“合群”假装喜欢自己不爱的热闹。傍晚去公园散步,想走快就走快,想停下看会儿晚霞就停下,不用等谁,也不用被谁等;周末在家看书,从早上看到下午,饿了就煮碗面,不用琢磨“要不要约人逛街”“是不是该回个消息”。那些被省下来的时间和心力,足够把日子熨帖得平平整整,连空气里都少了些鸡飞狗跳的浮躁。
说到底,人这辈子的苦恼,多半是因为把别人的分量看得太重,又把自己的边界让得太宽。不熟悉的人之间那点“距离感”,其实是层保护色——你不用猜他的心思,他不用顾忌你的情绪,萍水相逢,各自安好,反倒少了许多拉扯。就像天上的星星,离得远才各自璀璨,凑得太近,反而容易碰撞出碎片。与其在复杂的关系里耗尽心神,不如守着自己的小天地,安安静静地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倒也落得自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与人不要揍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