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寿 - 2025-6-18 20:10:21
醍醐灌顶的一段话:“有人总是怕死,实际上,很多人活到六七十岁死掉,和活到八九十死掉的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多活二十年,只是多了一些疾病和烦恼而已。”
生活中,不少人谈“死”色变,对长寿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我们习惯在祝福老人时脱口而出“祝您长命百岁”,仿佛长寿就是人生幸福的终极密码。
然而,细细想来,有人活到六七十岁离世,与活到八九十岁辞世,真的有着本质区别吗?多活的那二十年,或许只是多了一些疾病缠身的痛苦与琐碎烦恼的纠缠。
就像叔本华所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当我们把长寿当作人生的首要目标,为了多活几年而过度养生、谨小慎微,甚至牺牲当下的生活质量时,我们其实是在被欲望所驱使,陷入了痛苦的漩涡。
为了追求那可能多出来的几年寿命,我们放弃了美食的诱惑,放弃了旅行的乐趣,放弃了与朋友尽情欢聚的时光,这样的长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其实,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
有些人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生,却因为有了追求,有了奉献而变得无比精彩;有些人活了很久,却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到头来也只是虚度光阴。
很多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担忧生命的长度,不如用心去拓展生命的宽度。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关心身边的人,去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我们会发现,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即使短暂,也充满了意义。
哲学家冯友兰说:“人生在世,境界有高下之分。境界高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大;境界低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小。”
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决定着生命质量的好坏。境界高的人早已明白,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场不断向上攀登的修行。
我们要学会接受生命的无常,不盲目追求长寿,而是珍惜当下,用心去生活。
当我们不再被长寿的执念所束缚,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每一次与家人朋友的相聚都无比珍贵。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忽视健康,放弃对生命的呵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状态去享受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我们要明白,健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了健康而健康,为了长寿而长寿。
在这个世界上,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都是无法预料的事。
所以古人说:“祸福无门至,风云不测来。”
人生的祸福没有定数,好事和坏事往往是交替发生的。上一刻可能你还是顺风顺水、万里阳光,下一刻就可能狼狈不堪、愁云惨淡。
不妨放平心态,允许无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