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 - 2024-5-15 9:52:24
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就教学,教了一辈子,一直到老死,没有一天空过,他教学。教学的时候没有文字、没有书本,这些经典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大家公推阿难尊者,把佛在世讲的这个经重复讲一遍。阿难的记忆力好,又听得最完整;释迦牟尼的侍者,一天没离开,照顾佛陀的,请他复讲。五百同学作证,听阿难讲,讲的大家都点头,确实佛是这么说的,记录下来。有一个人提出意见,好像不是这样的,那这句话就不要,取信於后代。
所以经典是什么?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对大众的教诲。听了佛的教诲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习,学而时习之,我们才得到真正的利益。
所以经不是给我们念的,念是一个手段,把它记住,重要是在习,习是什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变成我们自己的见解、思想,这个重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
学佛要依法不依人:学佛应该以经典为依据,凡事按经典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
据《圆觉经》云:告诉我们,凡夫想要得成圣道,首须寻求正知正见的人。经云:“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据《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如《璎珞本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戒』是佛教的命脉,是学佛修行的根基。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而戒为基础。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印祖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一
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跋语》中说,“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五浊恶世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就是别的门你不要找了,是死路一条,圣道门你走不通,你就只有通过净土可以了生死。
忏僧释净住与皈依弟子净寿居士自入佛门以来,深信净土,专修净土。专弘净土,为帮助初入佛门之信士,能更快地了解净土法门的殊胜,在阅读经典、讲义几百余部发心编印《净土修行必读故事集锦》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后,今又摘录汇编了《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上册。遂览经典、讲义几百余篇,志在取其精要,方便阅读,解同修无暇之苦。又末法众生,障深慧浅,修行中的不如法比比皆是,该书也想有引正纠偏之功。
佛法无边,其义无量,编印《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上册虽竭力尽心,仍是挂一漏万。内容所摘虽各有出处,所编也难以精准,然编者愿心之大,悲心之深,仍可见一斑。故该书也不失为净宗学人修学之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众行人之言均为个人之感想,是否与佛言一致,还需读者依“四依法”甄别,此虽非易事,然想来仍是利大于弊。阿弥陀佛!
山西省原平市楼烦寺 住持释净住合十
二O二三年五月一日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上册
目 录
为什么会出现末法时代
魔王波旬说:“末法时期让我的魔子魔孙披上袈裟破坏佛法”
宁肯持戒死 不破戒生 如不持戒 纵有多智 皆为魔事
学佛依戒为师应以依法不依人依经典为依据
末法众生特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何对待人之间是非
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世界
修行人是怎么面对死亡这件事情的呢
现在学佛的人多 迷信的人多到庙里烧香拜佛求这个那的个人多
末法众生如何才是真正信佛
末法时期如何护持出家人
修行路上多险滩没有善知识很危险
末法时代如何让自己获得“正知正见”
人在世间 都会有烦恼 物质上精神上 总之 没钱也烦有钱也烦
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如何暗中加持护佑修行人
真正想学佛 真正想入佛境界 第一个条件 就是要看破
当今社会修行很难定下心来更难如何解决
修行人不要把别人的事情放在心上要学会放下
破除“我执”和“法执”是佛教弟子修行的目标 如何破除呢
佛法修学头一个教人破身见
末法众生如何不打妄想 如何不昏沉
“佛教以慈悲为怀” 没有慈悲心不能叫修行人
读经时 不要有任何人打扰 用清净心读 才能收到效果
末法时代如何才能“清净自性” 在无烦恼中才能展现
末法时代修行人 最大的毛病 大脑思维多 修道障碍大
如何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末法众生只有持戒 由于戒律清净 才会产生真正的定力
末法时期不是不能修行 而是难修行 修行要持戒 尊重戒律
末法时期 闻佛者不少 真修者凤毛麟角
生死大事常记在心 趁我们活着 就要请佛入心 这样才能了生死
孩子在苦海里头 找不到一个边际 在这生了又死 死了又生
末法时代应该如何忏悔才能真正有效
经忏佛事源起是什么 经忏佛事的本质是什么
如法做以下六件事能转运气减低障碍与祸患 远离病魔解冤消除违缘 慧灯破诸暗消灭免难病痛即除愈 修大福报
净住法师简介
法名,净住。字,智亮。山西繁峙人,出生于一九六三年三月廿六日 。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九日于山西省五台山碧山寺依上妙下江大和尚剃度出家。
净住法师现任五台山碧山寺十方广济茅蓬西堂堂主、茅蓬碧山寺的下院原平市楼烦寺住持、山西省佛教协会理事、忻州市佛教协会付会长、原平市政协常委、原平市佛教协会会长。
近年来摘编了觉海明灯集锦,净土修行必读故事集锦(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整理了妙江法师讲:善恶因果、妙江法师讲:佛教小故事(第一册现今又摘录汇编了《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上册多年来不辞辛劳建设多座殿堂,在寺院里办起了养老、孤儿院,寺院有土地一千余亩,自种自收,自食其力。在慧远祖师的第一道场,专修净土、专弘净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