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 - 2012-5-9 20:56:37
下一个问题:师父您好,我们在家修行,身上有众生该怎么处理?您能在此道场给它们皈依,或超拔它们吗?
这个问题,关于身上有众生这些说法,辽宁要比河北的重,辽宁有时候农村信佛最好的家庭也供着大仙。身上哪儿难受了,他说众生“附体”了。大仙给看了——也就是巫医神汉给看了,说这是什么什么冤亲债主找你了。这些说法都不是佛教的,都是民间一种大仙的说法和一种道教的说法。佛教绝对不允许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是破坏修行。因为佛法真实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离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唯心造。如果我们这样思惟就远离了佛法,就变成了鬼神教了,这是不正确的。
虽然佛法也讲到六道众生的轮回,但只是讲六道众生的轮回,讲的是因果,因果是破自然外道的。所以说我们应该更加进一步了解佛法的实相,应该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去考虑就对了。因为这个很多的“附体”,所谓“附体”是意念力的关系,或某人暗示的关系。比如说我们这个墙,如果有人说是观世音菩萨在墙里面呢,我们用眼睛使劲瞪着看,时间久了那观世音菩萨就出现影像了。你再观一观,观世音菩萨就下来了。那是真的吗?不是,是你眼睛疲劳所造成的。
所以《楞严经》讲过,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编者注:师此处是举看观音菩萨的例子以说明《楞严经》中“结暗成色”的法理,在经文中并非是以看观音菩萨为例子。)如果墙里有观世音菩萨,那何必用你眼睛看才出现?如果是空中有菩萨的话,你何必还瞅墙呢,是吧?你眼睛里有菩萨,你何必还用看空中、看这个墙干吗,是不是?那在你心里,张开眼睛就应该有菩萨才对,为什么还要瞅呢?所以说三者都是虚妄。由于我们“结暗成色”,大家记住这句话——结暗成色。你瞅久了它就会产生色相的堆积,色相堆积就会产生影像,所以说我们心念一动弹就产生影像。有的把这种现象就解释为什么众生“附体”,这是很不正确的,是远离了佛法的。所以说有很多的精神上崩溃,出现了这个幻听幻觉,就是这么个现象。
这种说法非常坑人,有的很年轻,精神就不正常了;有的大学念不下去了,也是这么个原因,这个一定要远离。所以我建议大家诵《金刚经》、《心经》和《楞严经》,不要放松,一定要多读,特别是读《地藏经》的,一定要先读《金刚经》或配合读,这样的话才远离了这种相。有时这种说法和气功差不多,气功为什么昌盛?它就利用人们的意念力而起的作用,以为这功那功,实际上就是意念力的关系,所以说这都属于外道说法。
(三十二)佛弟子捐献遗体要根据自己的定力来决定
下一个问题:法师您好,我几年前听说目前医院缺少尸体,就想建立一个捐献遗体的协议,可家中有人不同意,我没有强行去签订。现在我没有做准分子治疗近视的手术,也是我想捐献角膜,可是前一段学佛的老师说,我如果不能留下全尸会走得不好,请问我身后捐器官或尸体对不对?
这个问题就在于自己自愿,如果你定力大了,你可以舍肉给众生,甚至活着时都可以舍,何况死了以后呢,是不是?都可以做到的。那是个菩萨行为,但是一定要有定力。你要定力不大,那你在中阴身走的这一段会有嗔恨的,所以这两种情况主要是根据你自己的能力和定力来决定。
(三十三)简单介绍闭关
下一个问题:尊敬的老法师,您好。请给我们讲讲闭关。
这个闭关哪,我只能简单讲,因为时间关系。闭关就是闭住六根,六根包括什么呢?眼睛、耳朵、这个嘴、还有感受,这些“关”都应该闭住,这叫闭关。一般的闭关要求是悟道以后闭关,这样的闭关比较安全;如果不悟道闭关,出现境界就解决不了了,而且很容易被境界所转。
比如说有的闭关,佛菩萨现前了,或是鬼神现前了,还有其它的众生,乱叫乱咬。比如说打雷等等的事情出现的时候,有时候就惊慌失措了,处理不好,精神有的就崩溃了。如果自己没有悟道,护关的师父一定要有所悟道,帮助你闭关才可以。但是闭关,我想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说闭关要克期取证。克期取证,首先不要看书,实在要看,也就是很少。有的是闭关时候把三藏十二部都看了,我说那个不叫闭关,那个就是阅读书籍。
闭关就是闭住六根。如果在闭关时要看书的话,那有的人可以闭个十年二十年都没有问题,因为他有消遣的地方,有放松的地方,有漏的地方。如果闭关再去看书就不合适了,闭关是不应该看书的,就是什么都不看,或是以一本经书作为一个指导,其它一切放下,这才能闭关,要克期取证。
(三十四)以理智实用的方式帮助亡者
下一个问题:大师,您好!我父亲四年前过世我不在场,但是他最后的时间来到我家告诉我,来看看孩子们。第三天的午夜,他又来告诉我他冷,后来才知道他半身不遂,衣服没穿。我只是偶尔给他烧点纸,我感觉他很苦,我想为他做点事,他的坟在黑龙江,我可以在北京给他烧纸,以帮助他减少痛苦。一个不孝的女儿。
这个问题吧,就是说有时候父母事先在往生的时候,要说有一点感应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佛教处理这个问题,并不是用动情感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不动情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最殊胜的,因为生生死死,本身就是一种幻境,就是个迷。如果你在迷中又动了感情,反而对这个往生人并没有好处。应该怎么做呢?有理智地处理这个问题,不要烧纸,要诵经,至于他冷不冷,或是上不上家里看孩子,这些问题不要放在心上。关键是我们诵经,让他早离恶道,早日得到善道,离苦得乐,用这个回向就可以。可以采取多放生,多诵经就可以了。
另外,我绣一幅观世音菩萨十字绣,但家中没有佛堂,应供在家中什么位置?我想把观世音菩萨送给我先生的姐姐,会不会犯忌?
不会的,供在哪儿都可以,只要是恭敬就可以。
(三十五)依教奉行与戒律圆融的问题
下一个问题:请教师父,弟子是受菩萨戒的在家居士,佛法讲依教奉行,尤其对三宝,但有时候很难做到。请教师父慈悲开示,弟子如何依教奉行,又不违背因缘,又不违背戒律,这几个方面如何行持?
就是说在修行中,我们有时候感觉到很多事情不如自己的愿。首先一个就是不能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怎么依法不依人?比如说一个师父告诉你去做事情,你应该毫不犹豫地答应,他说你到北山去。好,我答应到北山……那你马上就去。外面下雨怎么办?下雨也去。因为你必须这么锻炼,你只有锻炼这种直心,你将来在对佛法上,对三宝的恭敬上才会更上一步。
如果你分别外面下雨了,我还去做不做啊?你说不做,也有道理,因为下雨把你浇了,有病了怎么办,是不是?另外,毫无道理地让你冒雨上别的地方去,是不是那个师父在折腾你呀?所以你有很多的想法,这样的话你会失去很多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直心?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依教奉行的心,我们不管哪件事情都会讲条件。当我们一讲条件,也就是分别心起来了,所以说与佛法就不相应。本来我们应该见到佛菩萨,因为有了分别心,所以不能见佛菩萨。所以佛法整个的概念,《金刚经》整个讲的,都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叫应无所住?就是依教奉行,不要分别,这才是正确的。
也不要考虑什么得失的问题。比如说行脚乞食的生活,我们也知道出家人行脚乞食的时候,只许乞七家,如果七家不给,就不允许再乞了,就得饿着,宁可饿着也不能违背。而且这七家必须次第乞,不能是跳跃地乞,那不行。说“这家有钱我去,这家没钱我就不去了”,这都是不允许。这都是锻炼我们依教奉行不分别,所以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不分别,本身那个心就是尊重因果。尊重因果,你怎么会违背因果呢?凡是遇到与佛法不相应的时候,因为你有这个心,自然它就会处理。因为你心里已经有了佛法,所以再处理其它问题就不成问题了。戒律也是这样,当和戒律有所冲突的时候,先有依教奉行的心。比如说那个师父告诉你了,说:“你去把那个鸡杀了。”你说:“我不去。”这就不行了。我得去,到那鸡跟前,我把鸡拿下来了我再把它放下,我依教奉行已到位了,鸡我也看到了,但是戒律不允许我杀。所以说最后以戒律为根本,这就可以了,两下都能圆满地解决。
(三十六)有关受戒持戒的问题(共三个小问题)
下一个问题:有关受戒持戒的问题,请问法师,受菩萨戒对修行的重要性?
因为受了菩萨戒,它有个戒体的问题,因为他接受的是菩萨的戒体,他的修行位置直接就入了菩萨位,所以说他的修行就马上和原先不一样了,他的修行就要更上一步。另外菩萨戒(戒体的功用)是尽未来际,不是说今生完了,来生就没有了,而他的戒体来生还存在,生生世世都种下了这个菩萨戒的种子,终归有一天会成熟的。所以佛讲了,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惟独不受戒不能成佛。不受戒只是世间法,不能成佛。受了戒,有的甚至破戒他也能成佛,有的下了地狱,他下去快,他上来也快。终归一天,因为他的种子识不灭,就成佛了。
下一个问题:在家菩萨在戒日、戒月如何受持八关斋戒?
这个八关斋戒必须在僧中受,僧中受也必须是持日中一食的师父给授。这个问题我也不避讳,因为八关斋戒本身这个“斋”就是指日中一食,是出家的戒律,所以必须持日中一食的师父才能给授。这个授戒的师父,沙弥也可以,大僧师父(指比丘)也可以,但是必须日中一食才可以,如果做不到是不能给人授八关斋戒的。
八关斋戒要求得严,比如说戴手表不允许,穿皮衣、带皮带这都不允许,还有一个是不允许用带有香味的牙膏、肥皂,都必须是没有香味的。这里要求很严,所以说八关斋戒一定要如法受持。有的说在佛菩萨前受,那是不得戒的,除非千里之外,一千里之内没有出家师父那可以,有出家师父是不允许的。另外八关斋戒只能是一日一受,有的说七天一受,或受一次,一次受一个月,这是不存在的。因为啥呢?你今天受了,明天到这个时间它自动就失去了。它就是一天一夜,它不能与这个沙弥戒和比丘戒相混淆。它沙弥戒和比丘戒那是长期受持,你这个只能是一天一夜。
下一个问题:在家菩萨应最注意又最容易犯的戒条是哪条呢?
就是妄语啊,妄语这一条。如果你要是不妄语,菩萨戒全能守住;你要妄语了,菩萨戒哪条也守不住。受了菩萨戒,答应挺好,第二天就犯了。如果你不妄语,那这些菩萨戒就没有问题。
(三十七)救命比救困更紧急
第三个:有人说贫困地区的孩子都上不起学,我们不去资助却大行放生动物,这样做慈悲吗?意义何在?要放生的方法不得当,致动物死亡是不是会和动物结怨呢?
这个问题和孩子上学相比,上不上学还涉及不到生命的问题,只是在世间作为上有点缺陷,国家多考虑这个全民教育。当然读书多也是好,读书不多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寺院出家,不认字咱也同意。这个不是紧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留给谁呢?留给社会其他人去解决,佛教徒当前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就是救护生命。因为灾难太多、太急、太快,现在来不及了,真的是来不及了!你看那地震啊,还有风灾啊等等频繁,这些都是杀生业所造成的。我们不赶紧地慈悲,用这因果来改变它,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失去了机会,所以说上学不是紧急的问题。
“放生不得当,导致众生死亡”的问题,这个我们有没有责任?是有责任的。但是我们一定尽量去做好,结不结怨在于你的心。如果你故意要害众生,轻视众生,而且该救护的不救护,这样的话就会结怨的。比如说,放生的钱你去支付学生念书了,那样你就和众生结怨了,因为你违犯了因果,是不是?而用来支付孩子上学的钱,也不应该放生。如果你要给放生了,众生还会感谢你哪,但你也会背上这个因果。如果你要是说放生钱你支付孩子了,那这个因果就大了,你该救命不救,孩子就花这个钱,他也会跟着摊这个因果的。所以说钱不可以乱用,救命的钱绝不可做其它用,这个一定要注意。
(三十八)修行不讲条件
下一个问题:定能转境,但没有修行到能够转境的定力时,如果自然环境太差,如太冷,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比如腿冻了,走路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样去修行?
这个问题就在于定力。修行,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修行,有的人在这个特别痛苦的环境中也要修行,什么事情都是一种考验,就在于自己。当然了,有时候我们的定力不足,也会造成身体的伤害,但你身体伤害,心不伤害,这是主要的,一定要保证修行。不能完全靠环境的好坏来决定修行,有条件也修,没条件也修。如果有时候说这腿不行了,甚至瘫痪了,瘫痪了不还有俩胳膊吗?是不是?还能修行。俩胳膊没了还有脑袋,是不是?只要活着就能修行。这是一心扑在修行中,这样的话,虽然你没有大定力,这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大定力,这种作为本身就能转境。
(三十九)持戒就是恒顺众生
下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恒顺众生”,佛弟子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受持,要遇到家人要我们做鱼、肉吃,应该怎么做才能恒顺众生,令众生欢喜?
这个“恒顺众生”指的什么呢?是菩萨的行为。因为菩萨没有分别心了,他就能恒顺众生;如果有了分别心,他就不能恒顺众生。如果你严持戒律就能恒顺众生,不严持戒律就不能恒顺众生。所以“恒顺众生”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大定力,大智慧,这叫恒顺众生。不是众生吃肉你就给众生做肉,这叫什么呢?这叫堕落,这叫随顺堕落,所以这是不应该的。恒顺令众生欢喜,什么是众生欢喜?你看表面的欢乐那不叫欢喜,心里清净才叫欢喜,众生心里净,那才是真正地恒顺众生。
(四十)安贫才能乐道
第二个:佛氏门中求啥得啥,学佛福慧增长,为什么有些佛教圣地所在的地区很贫穷?
这个贫穷看谁看,有的地区的人安贫乐道,虽然看着好像贫穷,但非常有利于修道,因为现在的兴盛,还有贸易,钱物很多了,人的流动范围大了,但修行的环境被破坏了。所以说真正的东西不在于物质的增长,在于能不能安全如法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求啥得啥。
(四十一)出世间善才为真善
第五个:行善事和慈悲是一样吗?
这个善事有世间善和出世间善,出世间善才为真善。什么叫善呢?佛法里的善,严持戒律为善、无我为善、究竟为善,所以说这个善和世间善不一样。慈悲和善事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因为慈悲它是一种无我的行为,这才能称为慈悲。有时候做善事可能是出于一种情感,情感在起作用,比如说:我看这人很可怜,这个人是我的亲属,或是我的朋友,或是一个小孩等等,他从情感出发。而慈悲没有这个概念,慈悲它是一种无缘大慈,他没有“我”字,没有我。他可以把生命、一切都付出去,也没有付出的对象,说我给谁,他没有这个想法;说那个慈悲了,那个谁需要了,没有,他就是说谁需要给谁,所以这为慈悲。
(四十二)综合问题(共九个小问题)
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出离心得严持戒律才能生起,多放生才能出离。
第七个:信佛、学佛、修佛怎样区别?
信佛只是一个开始。信,什么是信?就是严持戒律为信,如果你不严持戒律,实际上不算一个真正的信佛人。学佛,按照戒律去做才是学佛,不按戒律,做也不是学佛。修佛,以戒为基础,修戒定慧才是修。
下一个问题:师父,我家有个儿子,三十多岁,吃喝嫖赌,花了我几十万元也不觉悟人生,愁死我了。我给他念《陀罗尼经》也不管用,我想师父给我开示。
你别把你儿子当成你儿子了,你就当成一个众生,这样的话你就能教育过来。我们都带有情感地来教化自己的亲人,有时候反而效果不好。你把别人的孩子也当成自己的亲人去教化,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反过来就帮助你,这样你试一试。
下一个问题:请问法师,遇事可否将自己体悟中的过程讲给有缘居士,包括知识与方法。
这个“体悟中的过程”,互相谈谈对佛法的体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境界不要乱说,有时候说完了会产生慢心,解释不正确了,会给自己造成烦恼。
下一个问题:可否开光?超度的知识与方法?
这个开光和超度的知识与方法,有时我们居士的理解有的还有一定问题。什么叫开光?我曾经给他们解释过,我说开光灵不灵?回答开光灵,我说,不开光更灵。因为开光以为只是这一尊佛像灵,对其他佛像就会失去了恭敬心,或是有了分别心——认为那个佛像没开光,有分别心就会失去对佛的恭敬心。所以我就觉得不开光更灵。超度不是超度别人,是超度我们心里的贪嗔痴,这为超度。
下一个问题:请问法师,巴西龟能放生吗?听说巴西龟会破坏本土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那我们还破坏很多东西呢,是不是?我们还得活着吧,有的还吃肉、还杀生,是不是?那些人都该处理了?是不是?不应该。放生就是放生,众生它也有它生活的条件,我们尽量给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就可以了。如果你劝它吃素,那当然更好。(众人笑)
下一个问题:学佛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这样的想法让家人很反对,以为没有上进心,如何让家人理解?
你主要让所有众生理解,那就是家。众生要理解了,那家人就会理解,众生要不理解,家人也不会理解。与世无争、淡泊名利,那本来就是正确的。家人认为你不争,没有上进心,那只是一种考验或一种表扬。他说你没有上进心,你就认为他在表扬你,这样就对了。
下一个问题:请问法师,“法尚应舍”怎么解释?
这句话“法尚应舍”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正确的法最后也要放掉。因为这个放掉的不是法,是放掉法的相。因为法已经入心了,融化一体了,这个法相应该放下。“法尚应放,何况非法”——佛主要说的是后面这句话,佛法尚可以放下,何况非法?这个法的放下,就是说一切放下,那就是佛法。
下一个问题:法师您好,我家收留了几只流浪狗,狗身上生了很多跳蚤,把孩子咬了很多包,丈夫让我把狗赶走,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以把它(狗)洗干净了,或是找一个地方给它养活起来,不能把孩子咬了,这也不对,是不是?但是你别给随便扔掉,同样也不对的。这个我们都应该想办法解决,有病治病,有些虱子、跳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放远一点,比如放哪个山林里啦,或是找块合适地方,在哪个地方圈养起来,每天给喂喂食这都可以。
(四十三)以佛法指导经营 企业获信誉
下一个问题:尊敬的法师,在企业里能用佛法经营吗?如何用佛法经营生意?如何一边经营一边宣传佛法,而不至让顾客产生反感?感谢法师。
这个问题呀,用佛法经营是很正确的。只有用佛法经营才会让人们对企业这个集体产生一种凝固力,而产生一种善心。在社会上又会产生一种名声非常好的影响,最起码不欺骗,不妄语。那好处还有很多,比如说不杀生等等的事情,让人对你非常信任。
过去营口钢琴厂有一个厂长,他是总公司一个小厂的厂长,就到南方去谈钢琴的出口生意。在他之前,上海的厂家已经去谈去了。正谈着呢,这个厂长还信佛,刚皈依,他就跟南方厂子要了一辆车,他说我去拜佛去。南方厂子一听说他要拜佛,就派辆车,派一个人跟着他。到寺庙里,烧了一大炷香,然后又进行了布施。回来了以后,第二天南方那个厂的领导就跟他说:“你那个生意不用谈了,你有多少钢琴我全买下来了。上海那边的生意不谈了,都跟你谈。以后你也不用来了,每年你打发个人来就行了。”这个事情是这个厂长亲自跟我说的。就是说他信佛的行为,在企业之中建立了一个令人非常可信的信誉,就是说用佛法带领企业去经营,它会产生很大的利益。
比如说还有锦州有个居士信佛,他曾经有过几次考验。头些日子,他这个企业刚有点回头,他就想扩大生产。后来他就问出家师父,师父就告诉他了:“你不要盲目地贪,先把眼前做好就行了,别去贪。”结果不长时间,(世间整体)经济就出现了滑坡,这一下子他的企业没受到伤害。就是说什么呢?用佛法去经营企业,第一个他站得稳,他不站在贪上,而站立于什么之上呢?为大众服务,这个心正,果也正。所以说避免了很多滑坡的机会。他自己也非常有感触。
再一个就是说,一边经营一边宣传佛法,这样的话叫人信任。比如说,刚才上午咱们看见有一个王居士,大石桥的。他自己搞个小厂子,小镁矿。上海一个老板就他跟谈,说:“你这二等的镁矿,你要给印成牌子,写上‘一等镁矿’,销售由我来完成,获利咱俩分。”因为那时候镁矿非常好销售。这个居士因为他信佛,他说:“我不能欺骗人,我不能那么做,二等就是二等。”后来说什么也没有那么做。过了一年以后,那个经商人又找到他,说:“你现在你有多少镁矿,我都给你经销,我都给你销售出去,目的一个,就是你这个人太诚实了,没有欺骗。”所以说它带来的利益是长久的。如果搞了欺骗它就会不长久,人也会钻空子,也会使这个企业名声扫地,甚至于破产。所以说佛法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一面经营一面宣传佛法。而经营过程中,这个对顾客呢,当然了也得适当看一下子。但是由于你的虔诚,现在话讲叫诚信,和你做人的本分,叫人产生安全感,这个企业只能是越搞越兴旺,也会避免了很多的假相。比如说社会上的企业出现了一种假相的现象,他不会冲动冲进去;还有一些欺骗,他也会远离了欺骗,会安全度过很多的困难。所以用佛法经营是非常正确的。另外对职工的教育它也会形成一个坚固的凝聚力,会把企业搞得更好,我非常赞成用佛法来经营企业。
今天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回答完了。有的回答得比较简单,没有说透。但是不是以我说的为准,应该以佛经、佛的戒律为准,我说的只能作参考。
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放生的法会,对放生提高认识。它是我们证道、成佛的一个很好的捷径。只有不断地行放生业,我们才能成就菩萨的行为。只有菩萨的行为成就了,我们才能登入佛法这个位置上,成为佛真正的佛子。如果放生这块儿做不到,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所以希望我们居士做个榜样,大家共同努力,在放生这一块儿要尽心尽力。因为时间、时代都不等人,这是一件着急的事情。
好,希望大家在佛道上进步越来越广,越来越坚固,早日成佛道。阿弥陀佛!
大众: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