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
我们经常会听到"打马虎眼儿"这种说法,究竟什么是"马虎眼儿"呢?
有什么说道呢?
看了下面的故事,您肯定会明白的!
我是中原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南省,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母亲河的流域,我家就在这个人口大省的中部,许昌市鄢陵县,许昌当然就是三国时魏国的首都啦,当时魏文帝被逼禅让帝位的"禅让台",至今仍然巍然屹立许昌南20公里的繁城镇上,无声的见证着那曾经历史的真实.
至于鄢陵县,位于许昌东30公里,是著名寿星"彭祖"的故乡,同时,鄢陵也是正宗腊梅的故乡,"群芳谱"记载:"鄢陵腊梅冠天下."
在县城以南30公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镇------陶城,传说古人陶潜曾在这里居住,恐怕也是这里得名的原由,末学的祖上根据家谱的记载是在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从大槐树下移民到的此地,如今后人已经是枝繁叶茂,数不胜数了!
这里民风淳朴,古道热肠,人心向善,人才辈出.
镇南有"观音寺",镇北有"兴国寺",东门有东岳庙,西门有"关帝庙",鼎盛时县志记载,有十大寺庙,香火旺盛,香客如云..........各位如果有机会到这里一游,体会咱们老家的风土人情,肯定不会让您空手而归的.哈哈!
我们这里自古流传下来的关于殡葬的一个习俗-------就是有关于"打马虎眼儿",至于从什么朝代开始打这个"马虎眼儿",恐怕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传统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目前仍然在打,以后恐怕还要打下去,至于什么时候不打这个"马虎眼儿",只有天知道.
我们老家殡人的时候,有一个习俗是"掂老盆",就是除了披麻带孝以外,还要有一个最亲近的一人手执"哀杖",另一手掂一个底部钻了一个小眼(大小拇指或铜钱)的直径如20公分的瓦盆,这个瓦盆最后是扣在棺材的顶部覆土下葬的.
当然,掂老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掂得的,为了掂这个老盆打的头破血流也是有的,因为谁只要掂了这个老盆,就可以顺理成章理直气壮的继承死者一切遗产了.
乡里人有时和谁开玩笑也骂:"不让你给我掂老盆!"
当然,这就是骂人的话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老盆底部钻的这个眼儿上,(当然,风俗也不尽一样,比如禹州是有几个儿子钻几个眼儿),究竟钻这个眼儿是为了什么用呢?
老辈讲,就是到了阴间,每一个死者都要到阎王殿里过关,其中有一个关口,就是要把这一生浪费的水全部喝完,您想想,如果把一生中浪费的水集中起来,平时不显眼儿,真的集中起来,要一起在喝下去,可是要噎得白瞪眼儿!怎么办呢?
亲人们只好在阳间作弊呀!
在将来要喝水的小盆子底下搞一个小眼儿,就是打一个"马虎眼儿",反正那时侯不是单个较量,大家一起喝,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究竟这法子管不管用,反正没有人回来说过.
不过,这种打马虎眼儿的习俗,不也是在给我们活人表法吗?
不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吗?
要不然,就是后人斗胆在阳间帮你打马虎眼儿,不要说阎王执法如山,就是到阴间能打这个马虎眼儿,流下去一部分,其他大部分的水还要一气喝完,受得了吗?
想想都难受呀!
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呢?
正是:苍天有眼,明察秋毫,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
要"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不但是宝贵的水,就是其他的物件儿,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当然,对于那个"真金难买"的光阴,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福慧双修,要争分夺秒!
阿弥陀佛!
原我们在我们的修行中,正念正修,念念分明,一步一个脚印的真修实练,千万不能给苍天大地,千万不能给阎王老子,千万不能给佛祖菩萨,千万不能给芸芸众生,"打马虎眼儿"呀!
[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em52]
~~原我们在我们的修行中,正念正修,念念分明,一步一个脚印的真修实练,千万不能给苍天大地,千万不能给阎王老子,千万不能给佛祖菩萨,千万不能给芸芸众生,"打马虎眼儿"呀!~~
我们要老实做人,老实学佛,在实际生活中真得要考虑如何使用水了,我不考虑阎王如何考察我,但我要珍惜水!!!
谢谢师兄,您给我们提供了这磨一个耐人寻思,发人深醒的故事,,,,,,[em6][em13]
阿弥陀佛!
您对家乡描绘的淋漓尽致,读起来有一种美的感受!
"打马虎眼儿"的故事,给人以深刻启示! [em19] [em14]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有水,我们人和动物植物体内也有水.没有水,人和动物植物就不能生存.希望我们人人都珍惜水!
是啊!愿我们在修行中就像一座熔炉一样,去伪存真,去粗取经,炼出剔透的金刚!阿弥陀佛!
呵呵,"打马虎眼儿"的出处原来在这儿啊!--河南--中原--历史--方域民俗!长知识了!
不知在那本书上看到过“彭祖八百寿考”的句子,人寿800岁,当时甚异之。读了佛经之后才知道毗婆尸佛时代人寿是8万岁,尸弃佛时代是7万岁。。。,伽叶佛时代人寿也有2万岁,只是到了我佛释迦牟尼时代人寿不过百。因此,现在来看这个叫彭祖的老祖宗的“八百寿”,也就不疑了。又新知道其住处在“河南许昌市鄢陵县”,和三宝光明行师兄是老乡,就更增了一个实地根据!在这一轮人类文明的劫期中800岁肯定是吉尼斯世界记录!
至于三国时的魏都,今天也知道了是在许昌!那么“建安七子”也是那时候的文坛盛事么?那个吟着“观沧海,龟虽寿”的枭雄哦!
陶公也在那里隐居过?
真的是“黄河啊母亲!”--您孕育了--
“这里民风淳朴,古道热肠,人心向善,人才辈出.”
这不--我们的三宝光明师兄,喝着黄河的水,就挥洒出了不让古人的才华和聪慧!从一则地方殡葬民俗“打马虎眼”的考证中,发出了学佛人独有的睿智和慈悲!请看原文--
“不过,这种打马虎眼儿的习俗,不也是在给我们活人表法吗?
不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吗?
要不然,就是后人斗胆在阳间帮你打马虎眼儿,不要说阎王执法如山,就是到阴间能打这个马虎眼儿,流下去一部分,其他大部分的水还要一气喝完,受得了吗?
想想都难受呀!
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呢?
正是:苍天有眼,明察秋毫,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
要"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不但是宝贵的水,就是其他的物件儿,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当然,对于那个"真金难买"的光阴,不也是不能浪费半分毫吗?
福慧双修,要争分夺秒!
阿弥陀佛!
原我们在我们的修行中,正念正修,念念分明,一步一个脚印的真修实练,千万不能给苍天大地,千万不能给阎王老子,千万不能给佛祖菩萨,千万不能给芸芸众生,"打马虎眼儿"呀!”
好文章啊,真是发人深省!
(我还能说什么,赶快在其他的群中转发此帖,人更多的学佛人共享,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