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吉林大安三圣庵 〗 » 卍 三 圣 庵 卍 » 种善因的方法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2:00

UPLOAD=jpg,67.20,401,401,295]200711919341506.jpg[/UPLOAD]


种“善因”的种种方法


—如何去衡量种“善因”的效果大小


    “种善因”就是做善事。
    许多香港人,一提到“做善事”,就会有一连串的意念:“这是有钱人做的事。”“入息不多,怎么做到善事?”“要捐钱出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觉,认为“做善事”就等于出钱。要“出钱”,才能“做善事”。
    其实,“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建安老院、办孤儿院、赠医施药、造桥修路、设灯照路、赈济饥荒、施衣济寒、施棺葬尸、创修寺院、印造经文、捐印善书、买物放生等。
  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如:慈悲戒杀(减少世间一份杀孽),解除他人冤怨(调解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替人隐恶扬善,息除是非争端,原谅别人过犯,宣扬善德,捡除挡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桥补路,文明礼让。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人,扶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位给孕妇或老人,路见病危、尽力救护,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之人,鼓励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节义,助人骨肉团聚,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奸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过错,怜人之孤贫,劝人信因果,种福因,敬惜字纸,勿使污亵,施恩于人,勿求报谢,献血救人,诸如此等,都是不用花钱而能做到的善事。
  由此可知,“做善事”不一定要“出钱”,最要紧的,是要“出心”去做!
  “做善事”的范围很广阔,处处都是“种福之门”,只是世人有无立“心”去做而已!
  我有好几次由太古城乘坐飞翔船到中环,发现有一位船上的职员,在船泊码头之时,不厌其烦地扶持老人小孩上落船,而且态度慈和,我不由自主投以敬佩之眼光,在默默中,用目光来表示我内心的崇敬和赞叹。
  在车上见到让坐的人;在马路上见到搀扶失明人士的人,我都投以崇敬的注目礼,他们不但品德高尚,令人敬服,而且他们都在为自己种福。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给人知,不给人见,如匿名捐款济贫,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灾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这些人种的福德更大,暗而不显之善事,是谓之阴德。亦是佛经所云“无相布施”也。


[MP=400,50]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5/lyyx01.mp3[/MP]



「该帖子被 水晶心 在 2007-11-12 8:23:20 编辑过」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2:00

412


佛说有七种布施 既不费财物 又能得大福报


一、眼施:常常用好的眼色看待父母师长,以及一切修道的人,绝不用恶眼。此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报。
二、和颜悦色施: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人,不用皱眉恶色,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色相,未来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报。
三、佳言施: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人,出柔软语,不出粗恶语。此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殊妙辩才,所说的话,人皆欢喜,信受奉行。未来成佛,得四辩才,是名第三大福报。
四、身施: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人,起身迎接礼拜。此人往后得端正身,长大身,人所敬重。未来成佛后,如大榕树,无有能见顶相,是名第四大福报。
五、心施:虽然用上述四种方法行供养,而心如不和善,不名为「施」。如以善心行善,则和善功深,是名为心施。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
六、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为敷床座,请其安座,乃至以自己所用安乐座位,请他安座。此人往后,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是名为第六大福报。
佛说有七种布施,既不费财物,又能得大福报
七、房舍施:於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请来自己所有的房屋舍宅中,得行住坐卧,给予欢喜安乐,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于一切时处,得宝莲花座,是名第七大福报。

                                  种善因得善果


乡间小路 - 2010-7-27 18:12:00
[em1][em1][em1]
水晶心 - 2010-7-27 18:12:00

413


[em1][em1][em5][em5][em19][em5][em5][em1][em1]

大安居士 - 2010-7-27 18:12:00
[em56][em57][em60]
常喜 - 2010-7-27 18:12:00

[em15]


[em1][em1][em1][em1][em1][em1][em1]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善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