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吉林大安三圣庵 〗 » 卍 三 圣 庵 卍 » 佛心法语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2


在唐朝有位叫懒残的禅者,由于他修行上的造诣远近闻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来请他,此时禅师正


在山洞中烤芋头吃,使者宣读了皇上的圣旨,禅师睬也不睬,时值冬天天气很冷,禅师冻得流著鼻涕,


使者见状,劝禅师擦去鼻涕,禅师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揩鼻涕。禅师有首写照自己生活的诗,可见他


的潇洒自。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禅者隐居山林之中,面对青山绿水,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于他们来说,生死都已不成问题了,还有


什么可以值得他们操心呢?


[MP=400,00]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guzheng_14.mp3[/MP]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3


佛陀时代,有一位跋提王子,和两个同参法友在山林里参禅打坐,不知不觉中三人喊出了:快乐啊!,


快乐啊!,佛陀听到了就问他们,‘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快乐呢?’跋提王子说:想我当时在王宫中时,


日夜为行政事务操劳,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又要耽心自身的性命安全,虽住在高墙深院的王宫


里,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锣锦缎,多少卫兵日夜保护著我,但我总是感到恐惧不安,吃不香睡不


好,现在出家参禅了,心情没有任何的负担,每天都在法喜中度过,无论走到那里都觉得自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有情因为有执著、有牵挂,对拥有的一切都足以产生恐怖,比如一个人拥有


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拥有地位,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娇妻,害


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拥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脏了;在大众场合


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黑夜走路,害怕别人暗算;谈恋爱,害怕失恋。总之,对拥有的执著牵挂,


使得我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像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


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比如唐朝的德普禅师在他死亡之前,把所有的门徒全召


齐了,问大家:我死了以后你们准备怎样对待我啊?弟子们立刻表示:我们会以丰盛的果物来祭拜,开


追悼会,写挽联。禅师说:我死了,你们祭我、拜我,我又看不到,不如趁我现在活著,举行这些仪


式,让我开心以后再死,好不好?弟子们听了面面相觑,但又不敢违师命,于是布置灵堂,准备了珍馐


美味,写祭文,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禅师吃饱看足了,很高兴,对弟子们嘉奖一番,悠悠坐化。



性空禅师的死也很有趣:禅师在死前留下一首诗曰。‘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开矿。撒


手便行,不妨畅快;谁是知音?船子和尚’。禅师的死采用水葬。禅师在死前宣布了水葬的想法,令门


人弟子们给他造个木盆,扛到江边,禅师在弟子们欢送之下,坐上木盆随波而流,他坐在木盆中,盆底


留下一个洞,口中吹著横笛,在悠悠的笛声中,随波逐流而水化。禅师觉得水葬既方便又经济:一省柴


火,二省开矿。与性空禅师采取同样水葬方式的还有船子和尚,所以禅师说:谁是知音,船子和尚。因


此性空禅师特又赋诗一首:‘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莫商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吃作教


坊。’面对死亡,禅师们都如此自在,世间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感到不自在了。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4

1.要想用思想和聪明来了解佛法,而不去实修实证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佛法的意义。


2.修行勿要巧妙,巧妙是挡不住无常的。


3.处顺境中必须谨慎,处逆境中必修忍耐。


4.欢笑是一礼物,可以与所有人分享。


5.满足是穷人的银行。


6.不学佛人,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向人间走一回。


7.只要你说实话,就不必常常发誓。


8.智者从师之长,愚者求师之短。


9.当你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10.学佛是学佛的知见。


11.业障重的人是没有资格悲观的。


1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13.世间欲望的快乐是瞬间的,但痛苦却是长久的。


14.学佛乃是学佛的智慧,觉性。


15.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觉性,终究能够成佛。


16.而佛法就是教导每个人如何开启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够清心自在的生活。


17.佛不是神,他是人间的觉悟者。


18.佛陀虽然能觉悟人生的真相,却无法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


19.佛陀尽管能化度众生,众生是否能够得度,尚得靠众生自我的努力。


20.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不要随声附和。


2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22.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见面若不识,还需从头练。



大安居士 - 2010-7-27 18:11:00

[em13][em14][em19]


感恩三宝!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5


1、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2、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不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愚者却是愚者中之愚者。


3、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4、在你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


5、只要你仔细去看,即使一个醉汉或一个疯子,都有一两件东西值得你学习。



6、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7、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是教你安忍的明师。在碰上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应该欢喜对待。你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碰上学习考验忍耐的良机!


8、为什么我们会在与横蛮的人相处时生气呢?因为他的嗔心唤醒了我们本身之嗔恨。当你心中再无嗔心时,面对恶人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实上,你根本不再会觉得世上有任何恶人。


9、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10、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大安居士 - 2010-7-27 18:11:00
[em57][em56][em59]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6


11、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12、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13、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


14、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有人花费半生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返;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作乐,玩个不亦乐乎。


15、有人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但如果你心中没有平和,纵管跑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寻得到它;假如你心中一早有了平和,你也就没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了。



16、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17、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18、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19、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拥有一颗快乐的心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内心充满仇恨的人,见到的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心中满是忧伤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


20、透过评批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朱秀华借尸还魂》真实个案纪录片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286.html
正觉人生   音频 (张学友 唱)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136.html
三十七道品 (极力推荐)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824.html
观世音菩萨的因缘与功德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825.html
学习戒律的意义-学佛必读文章!http://www.fopusa.cn/read.php?tid=7230
106岁的许哲:爱使生命年轻http://www.fopusa.cn/read.php?tid=467
拂去心尘__一个外企"白领"的学佛经历http://www.fofaseng.cn/bbs/read.php?tid=11478
从地狱回到人间~~~戒淫百日达成 !http://www.fofaseng.cn/bbs/read.php?tid=11493
畜生源于贪,人贪多容易变畜生http://www.fofaseng.cn/bbs/read.php?tid=11460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惟觉和尚开示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273.html
答学人问——什么是鬼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357.html
今生受损为何因 前世害人结怨深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347.html
佛教迈向网际网络时代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46.html
出家人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世度人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47.html
魔王是怎样考验不退转菩萨的?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78.html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最新推荐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75.html
弘法接力棒--请您紧紧接住再传给另一个人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348.html
在家修行的佛子如何求的如意的菩提伴侣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126.html
出世间法仍以世间法为根本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2891.html

大藏经在线阅--佛法僧网最新推出!欢迎大家学习!读:http://www.fofaseng.cn/books
众人拾材火焰高-你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2810.html
说出您什么时候最富有,最快乐?接力请进!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439.html
切莫妄做评论、造谤法舍法重罪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79.html
提高修行的一个简便窍诀 ~ 烦恼现前时.如树安住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30.html

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8937.html
有一种助缘功德无量http://www.fopusa.cn/read-htm-tid-7058.html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436.html
学佛法贵在实行----宣公上人开示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13576.html
报佛恩中国网-影响你一生的网:http://www.fofaseng.cn/jingshu
佛法僧三宝论坛-这里可以找到你最投缘的朋友:http://www.fofaseng.cn/bbs
佛菩萨大慈爱公益网-做公益事业的站:http://www.fopusa.cn
佛菩萨在线礼拜-上网也可以供养菩萨:http://www.fopusa.cn/lifo
智慧宝库佛法源泉-学佛人最关心的站:http://www.fopusa.cn/baoku
以上网站请多多转发,并收藏学习,功德无量!

297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298

    


      慧律法师法语精华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东西。我們以为金钱名利可以解決我們生命的煩惱,其实不然,重要的是要拥有內在的智慧。


所以说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來讲是一种惩罚。我們每天都在惩罚自己!為什么,执着這个世间是实在的,分別這个世間的天地万物的假象,认为是拥有。


其實我们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从来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也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为什么?因为生不带任何东西来,死也不带任何东西去。真正的世间是个变幻、变化的,我们认为我们拥有和失去,那都是一种错觉。


我们应当放下。在每一分每一秒,放下这些取舍,放下这些是非,放下这些错觉、执着、分别。慢慢,慢慢,我们就见到自己的佛性了。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

智慧,是愚痴人心中的扫把。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

贪婪的火,灼伤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凉在你的心中。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平凡是最难演得好的角色。

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智慧有如一盏灯,它轻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

即使是一声轻轻的赞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则智慧丰饶。

一体皆有两面,尝试著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使你豁然解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陀慈悲的垂训,牢记之。

不放逸,自制、自律、有智慧的人,不为瀑流漂荡,能自作岛屿。

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无怨。

愚痴的人一直想让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郤努力地了解自己。

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沉默是最强烈的抗议。

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后悔会多于成就。

怨由亲生,无亲则无怨。

生命无常,刹那生灭,莫被幻境所骗。

299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0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透过语言,任何事情多少会有偏差。

情生智隔。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伤人之身,易医治;伤人之心,最难疗。

妄语、两舌,杀人不见血。

因加缘等于果。

你不能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所有的路径平坦。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双鞋子,希望得到内心的和平,就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感觉。

不懂得利用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尸走肉。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短处。

没有敌人能比自己的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创造一个天堂来赏赐善人,或创造一个地狱来惩罚恶人,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善恶因果终有报。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不要报复,报复心能令人痛苦。

要常常想:‘我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自己。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认命比抱怨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认命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小亏不吃(不能忍),大亏就吃不起。

一般人是看得破,却忍不过。

死亡,并没有讯号。

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1

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快乐而和平的。

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若能慈、悲、喜、舍、即近佛。

做人的可贵在自觉(教育自己),觉他(教育别人)。

信心是慈悲和教育爱的原动力。

世间人叫命运,修行人运命。

尽责任的人生,才有踏实感。

对别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最大的亲和力是赞叹他人,及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肠。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可忽略初发心。

若见他人非,自非郤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必有过。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不谦则自狭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这世界是一场大笑话。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丘长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任然。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嫉妒,是难以踢开的绊脚石。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2

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独乐,殊不知人人若都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著快乐。

若懂得制心,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无愧的人。

为钱‘忙’,无智‘茫’,眼瞎‘盲’。

蜗牛角内争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能把奉献当作是一种快乐,那你所到之处,一定受人欢迎。

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人于改过,不可因循退缩: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

人间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之弱点。

不二过的人,每天都拥有新的生命。

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沉默是诽谤的最好答覆。

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处于乱中而不动,处于顺境而不逸。

想得到真挚的对待,唯一的秘诀就是真挚。

过于沉溺于自我的才华,会使人与你疏远。

弱者集中心力于一事,亦有所成。强者分心于太多事务,则一无可得。

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事。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任何事物可能长久有用,但郤不会永久有用。

得意莫忘失意时。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工作与爱心能征服一切。

莫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未来是属于勤勉于现在的人。

掌握现在的人,就能拥有一切。

当你懂得生活的乐趣,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3

宽恕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

轻视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实的赞美。.

懒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真理虽然没有名字,但是郤永恒的存在。

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将生命耽于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为了赞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白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之罪。

善于利用时间之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时间是最苛厉的暴君,抽取我们的健康、体力、容貌、才能等生命的税项。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圣人不贵尺壁,而重寸阴。

节俭为致富的秘诀。

一个小漏洞,足以使巨轮沉没。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著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智者警觉死亡的威胁,愚者郤不敢面对而谈它。

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聪明是分别心的产物,大智慧是永恒的真正自我。

学佛法的最根本课题,是自我突破。

迷而不知其迷,才是真迷。

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凡免我于危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平日可喜人也。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极其危。

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夸我们、赞美我们的,这都不是明师,会讲我们、指正我们的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

人有时不能太过相信自己的意思,因为心里善念说:‘我是善的。’坏念说:‘我是大善。’终于听从恶念了。

生有美丽的羽毛,郤不一定是有益的鸟,拥有美丽的外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与美好。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4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言来弥补,何苦?

拥有丰富内在的人,能够享受到孤独的美与好。

爱美之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

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不管拥有多大的财富,不如片刻安详的内在。

尚书:君子谦谦,卑以自牧。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怀著宇宙的心,过活现象界每一分每一秒。

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如果你能知足,虽然没有财物,你仍拥有‘至宝’。

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生命潜伏许多的危机,它比膨胀的气球更不安定。

处世无奇以率真为本。

已成人身,又作邪恶行,为是比在镶有珠宝的金器之中,存放恶臭呕吐秽物的人,更加愚蠢。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唾老拙,留它自干了。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现恶言,是功德,此则成我善知识,不只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真实的必是原本的,而且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人活著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实质上并没有异化

我们要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志士之节。

有知足心,去好胜心,何等安闲自在。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没有天然释迦,自然弥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5

闻赞而不喜、闻谤而不忧,毁誉不动、内外一如,名出世间。

手中一只鸟,胜过空中两只鸟。

执著的痛苦,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话多无益须达义——事烦无功须实际。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顺境不一定是好,逆境不一定是坏。

君曾思维否?若明日死神降临,你当如何?

欲为天下奇异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当你有办法时(心能自主),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境无好坏,损益在人。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义不当为之事,断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为善,虽一介寒士,人服其德;为恶,虽位极人臣,人议其过。

莫行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耐贫*,不作酸语;耐是非,不作辩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骂人人骂之,击人人击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大地最卑*,万物依之而生。

                             无事不要找事做,有事不要怕难做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6


佛教是大家的.重要的就是要团结.才能人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宇宙和谐.
佛教属于世界各国资产,他是属于和平祥和的佛陀教育,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属于一个人。

佛教属于十法界众生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11:00
307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 一起去拜望师父 : 师父, 我们


在办公室被欺负, 太痛苦了!


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 隔半天, 吐出五个字 : "不过一碗饭". 就


挥挥手, 示意年轻人退下。


才回到公司, 一个人就递上辞呈, 回家种田, 另一个郄没动


日子真快, 转眼十年过去了.


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 加上品种改良, 居然成了农业专家。


另一个留在公司的, 也不差。他忍着气, 努力学, 渐渐受到


器重 ,成了经理。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 " 不过一碗饭"


这五个字, 我一听就懂了, 不过一碗饭嘛,日 子有什么难过? 何必硬巴在公司?所


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 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 : "不过一碗饭" ,多受气, 多


受累, 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


了, 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 师父已经很老了, 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 答了五个字,


" 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 .....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心法语